-
有研究指,香港每七名女性,便有一名曾遭受性暴力之害,但只有少於十份一人會向外求助,更遑論將經歷披露於人前。幸得九位童年性侵倖存者敢於受訪發言,本書得以記述她們的生命故事。《倖存者言》除了載有她們受害的經歷,更重要的是寫下了她們如何面對創傷,如何在創傷中過好現在的生活。
九位倖存者,橫跨五十後至〇〇後,侵犯者卻無獨有偶都是熟人,難以想像的是當中八個個案的侵犯者是家人和親屬。儘管成長於不同年代,書中受訪者卻不約而同地面對相似的家庭困局,求助歷程屢遭挫折,幸亦偶遇小確幸。童年遺留下來的難題,使她們扛着倖存者的身份,在走走停停的療癒路上繼續書寫未來的人生故事。
過去二...
-
或許青少女的行為表現一直都缺乏一致性且難以預測,但我認為要給她們時間,提供她們看事待物的見解,由她們找出自己的解決方式。反倒是父母需要協助和指導,才有辦法忍受和幫助女兒。應付試圖展翅離巢的青春期兒女,堪稱人生得面對的困難處境當中的前幾名。
——安娜.佛洛伊德《青春期》
給家長的準備之書:孩子進入青春期,大人請先穩住!
想要成功跟青少女對話,請記得,你說了什麼,跟沒說什麼一樣重要。
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生活,不一定要一團混亂;
青少女的發展有模式可以預測:本書提供一個藍圖,引導讀者從內在瞭解女孩成長的七個過程。
※女兒開始重視打扮,但你不喜歡她的造...
-
為什麼我們老是看錯人?
頃刻的誤判釀成一生的傷害。
揭露騙局、性侵、暴力衝突……背後的關鍵失誤,
刷新你對人的固有認知,
理解別人,也保護自己。
◎《紐約時報》Top 1暢銷書。
◎《商業周刊》1702期書摘報導。
◎歐普拉專訪推介:本書改變了我看待周遭世界的方式。
◎暢銷作家艾爾文:2020最期待有中文版的書之一。
◎《金融時報》、《彭博新聞》、《芝加哥論壇報》等眾多媒體評選為年度最佳書籍。
◎21世紀的彼得.杜拉克暨《時代》百大影響力人物──麥爾坎.葛拉威爾最新力作。
\他們,跟你想的不一樣//
為什麼我們無法分辨別人在說...
-
每25個人,就有一個反社會人格者 !
你是否成為犧牲者卻不自知?
作者首次揭露,顛覆你對反社會人格的印象
榮獲《出版人周刊》最愛選書
《紐約時報》、《波士頓環球報》、《科學美國人》 、《Booklist評論》好評推薦
一位患有反社會人格者最赤裸的告白,
她擅長博取人們好感,
外表和行為與平常人沒什麼不同,
背地裡抓住他人弱點毫不留情剝削、操控。
她從不在意社會價值,
將與人來往視為一場利益遊戲,
任何事物都在盤算自己能得到的好處,
用理性到近乎冷血的角度來看待這...
-
創新的教育之道
如何因材施教?如何學得有效率?
在科技日行千里的今天,教育者如何採行創新的教育模式?學習者如何學得更有效率?本書將提出創新學習與教育的做法,以光學神經網路模擬人類生物神經網路(人腦),探討神經網路的聯想記憶行為,並解說督導式學習以及非督導式(自修)學習方式,從而導引出學習的藝術,包含聯想、認知、創造性等學習方式,讓您發揮神經網路與生俱來的能力,找到學習的真樂趣。
瞭解神經網路的侷限與潛力,讓你和天賦互相找到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