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部 散步
1.睡覺
她和他,在巴黎夏天結束那天,終於又睡在一起。
有多久沒睡在一起了?他完全不記得,她記得。他依然是離開的那個,她知道自己是留下的那個,等著,繼續等著,沒有離開,無法離開,等自己睡著,裝睡,等失眠離開。等久了,她不太確定自己是否就是在等他,還是在等自己放棄。真的等太久了,分秒成世紀,她的等待擴張成雨林,生態物種氣候繁複,地表腐葉爛枝等真菌分解,失眠的豹等睡意,蜘蛛網上的蚊等死,貘等走失的孩子回巢,樹葉上的雨滴等墜落,蟒等脫皮,鷹等風,樹冠等日出,穿山甲等蟻。別無他法,只能繼續等,等消失的那個人爬回床上,與她一起在雨林裡沉沉睡去。就算那個人終於現身,等待就結...
-
第三章、 劉乾
日本軍隊來的時候,已是秋天了。他們許多人都揹著長槍,穿戴洋氣的制服、軍帽、鞋靴,有的另佩掛軍刀。他們駐紮在舊日衙門跟廟宇祠堂,部分神像跟家族牌位只好轉往他處安座。劉乾看見昔日的廟宇改插上日本人白底紅圓的旗幟,不敢相信神明必須讓出居所。日軍每天列隊巡邏跟訓練,他們的休息時間,商店跟小吃店的生意非常好。他發現,那幾間日本人的店,就是為了這些軍人來開的。
也是這時候,民軍跟日軍的爭戰逐漸明顯。
一度民軍趕走林圮埔街上的日軍,但沒有留守,很快就離開。日軍又帶了更多日軍回來,再度控制林圮埔街。日軍在街上抓不到民軍就往內山找,他們庄頭也就開始有日軍出入了。有時守備隊來搜索...
-
泰戈爾傳
鄭振鐸
他的詩正如這個天真爛漫的天使的臉;看著他,就知道一切事物的意義,就感到和平,感到安慰,並且知道真正相愛。
許多批評家都說,詩人是「人類的兒童」。因為他們都是天真的,和善的。在現在的許多詩人中,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更是一個「孩子的天使」。他的詩正如這個天真爛漫的天使的臉;看著他,就知道一切事物的意義,就感到和平,感到安慰,並且知道真正相愛。《泰戈爾的哲學》的作者薩瓦帕利˙拉達克里希南(S. Radhakrishnan)說:「泰戈爾著作之流行,之所以能引起全世界人的興趣,一半在於他思想中高超的理想主義,一半在於他作品中文學的...
-
★出道十年,重探初心!小說家吳曉樂以「彷彿考了四次臺大」之力寫就的重磅之作!
★回歸教學現場的犀利觀察,細緻重塑新世代教育的學習困局、師生互動與同儕關係。
★世代怎麼複製?親子如何相殺?十年後的現在,是否依然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少女拒絕羽化為蝶,只願在蛹中寂靜長眠
「十七歲的我非常想死,這是我唯一可以決定自己人生的方法。」
「為什麼?妳就這樣喪失了活下去的欲望?」
「唯有這樣,我才再也不必擔心自己沒有活成某種模樣。」
吳依光從未預期自己能活過十七歲,也從沒有想過現在會成為一位老師,更無法料到在放學鐘響的三十八分鐘後,她的學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