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台第一本!台灣原民「巫」文化的女巫傳記!
部落的靈療師‧祭儀文化的守護者
百年巫術傳統與祖靈信仰,太珍貴!
★書中收錄多張難得一見全彩照片,一窺排灣族女巫及祭儀全貌★
★要成為女巫,需要有特殊的能力和身分?還是有心就能學會?
★女巫究竟是怪力亂神?還是鞏固、療癒部落的中心支柱?
★該用理性來研究這股超自然力量?或是終究得臣服其中?
「沒有巫師,頭目怎麼保護族人?」
台東縣達仁鄉的土坂部落,保留了排灣族最傳統的文化,但他們已逾半世紀沒有立新女巫。嬤芼灣自從小時候目睹父親溺水身亡,便發現自己具有容易感知及接收夢兆的靈媒體質。而二〇〇七年達仁...
-
尤煌傑/導讀
你的功績高於偉大的軍事將領。擴大人類知識的領域比擴大羅馬帝國的版圖,在意義上更為可貴。——尤利烏斯.凱撒,如是說
古羅馬時代的西塞羅是人類理智的星空中一顆璀璨的星星、永垂不朽的羅馬人。雖然他作古已兩千多年,但他注重倫理學的實踐,以淵博的知識、雄辯的口才和流利的筆觸,對人生中一些重要問題進行透徹分析和系統闡述。《論老年》《論友誼》《論責任》這三篇就是這方面的代表作。
《論老年》
是一篇對話體。西塞羅認為,老年可以和人生的其他任何時期一樣幸福。他對於人生、死亡、敬老、養生等問題都有鞭辟入裡的論述。這篇對話雖然寫於兩千多年前,但至今讀起來仍然覺得...
-
鄙夷同情、譏諷民主、認可苦難、推崇強權
他,何以能得出這樣一個近乎人類公敵的結論?
當笛卡兒以「我思,故我在」作為一切事物的基礎,尼采說,我們根本無從判斷我們是否「知道」。
當傳統道德學說以「真─僞」、「善─惡」的對立來指引人類行為,尼采說,那是權力意志在某個階段狹隘、局促和歪曲的表達。
價值之重估──不是理性,而是權力意志
尼采斷然摒棄了「我思」這種思辯的自明性來思考人類的身心和活動,於是一併拋棄許多熟悉相關的道德準則與慣例:同情之鄙夷,對民主、平等和公共福祉的譏嘲,對苦難與刑罰之正當性的認可,...
-
黃自鴻
香港大學文學士(一等榮譽)、哲學博士、教育文憑,現職香港都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副教授,研究興趣為文學批評、中國現當代文學、杜甫研究、中國古典傳記,多次獲得研究資助,著有《小說空間與臺灣都市文學》及學術論文多種,編有《數碼時代的中國人文學科研究》(合編)。論文發表於世界各地學報,包括《杜甫研究學刊》、《國文學報》、《漢學研究》、Acta Orientalia Academiae Scientiarum Hungaricae、Ming Studies、Monumenta Serica等。
-
政治 — 空間 — 技術
民主 — 身體 — 文本
與世上許多地方一樣,自1990年代以來經歷全球化後,印度的政治生活進入了新時代。本叢書以蒙太奇方式,大膽拼貼該時期印度學者、藝術家、作家、活動家的文字與圖像作品,開展一場跨越不同政治立場的大辯論。
「人民」二字,貫穿全書文字與圖像:國家敘事將「人民」抽象化,使人民淪為生命政治技術下的國家資產,變成有求於人的受害者/受益者;語言、民族主義與意識形態糾纏在一起,或令媒體報導的合理性崩塌,滋生各類刻板定型和污名,或令多樣性大爆發,激生出各類流通於民眾間的紀錄與意義;行動者如何以英雄式言論作為策略,邀請讀者重新演練公民的基本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