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的性別議題無所不在,
本書從精選的文學書籍與電影出發,
帶領讀者認識何謂女性主義、何謂性別平權。
☆讀《愛的自由式》,破除對T跟婆的誤解
☆讀《惡女書》,明白真愛超越性別
☆讀《82年生的金智英》,體會現代女性的生活困境
☆從北一女擺攤事件中,看見房間中的大象
☆從性侵犯鈕承澤登上身心靈雜誌,看見社會的多重面貌
社會建構了許多我們認知為現實的概念,上個世紀中葉之後我們知道性別(gender)是社會所建構的,女性的樣子是被社會期待著的,但男性也同受其迫,社會中的個體無論任何身分都不會是局外人,因為男性的樣子也是被期待著的,就如同...
-
Letter 01 情色資本(節錄)
【女性無法接受自己是「被害者」的態度,是否會阻礙女權運動?】
上野千鶴子老師:
這次通信的題目「始於極限」,是我和幻冬舍兩位相識已久的女編輯坐在會議室裡討論出來的。此刻寫出來一看,倒覺得非常適合,所以請允許我先簡單聊聊這個題目。
關鍵字「極限」出自您對我最近寄贈的那本書的評論。那本書叫《想變成可愛、狡猾又壞心眼的妹妹》(暫譯),您表示「能用這種書名,看來已經到極限了吧」。當時我恰好接到與您連載通信的邀約,便將這個說法作為標題,暗指立於極限的我,從自己所在之處審視事物。
極限,意味著前方無路的分界線、不容許更進一步...
-
上野千鶴子(Chizuko Ueno)
一九四八年出生於富山縣,當代著名社會學學者,京都大學大學院社會學博士、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女性學和性別研究先驅。一九八○年代以後,以女權主義者身分引領時代、持續挖掘現代社會的各種問題,二○一一年獲朝日獎。近年來更把觸角延伸至老年人、福利和照護等專業領域。一九九四年以《近代家族的成立與結束》榮獲三得利學藝賞,其他著作包括《家父長制與資本制》、《女遊》、《裙底下的劇場》、《一個人的老後》、《一個人的午後》等。
本書內容最初連載在雜誌《scripta》二號至十六號(二○○七年一月至二○一○年七月)的專欄「日本的厭女文化」,所有文章經過編修,增添第十六...
-
朱迪斯.巴特勒 Judith Butler
一九五六年生,美國後結構主義學者,研究領域為女性主義、酷兒理論、政治哲學與倫理學,被認為是「現代政治理論中最有影響力的聲音之一」和「最有影響力的女性主義理論家之一」。
近年研究關懷轉向政治、暴力與倫理問題。二○一九年香港反送中運動期間,巴特勒參與學術界連署,讉責香港警察的暴力行為,並促請香港政府捍衛學術自由,以及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著作包含《性∕別惑亂》、《身體之重》、《消解性別》、《欲望的主體》、《危殆的生命》與《非暴力的力量:政治場域中的倫理》、《戰爭的框架》等。
-
第1章 學校裡,為什麼女生總是排在男生後面?
【顏色也分成女生的顏色和男生的顏色嗎?】
Q3 比起粉紅色或紅色,我妹妹更喜歡藍色跟黑色,所以她的衣服和書包總是只有這兩個顏色,而且她還留著一頭短髮,別人都說「看起來很像男生」。她這樣是不是有點「奇怪」呢?
A3 粉紅色和紅色是女孩子的顏色,藍色和黑色是男孩子的顏色;長頭髮的是女生,短頭髮的是男生──這樣的偏見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在哪裡、又是怎麼樣被灌輸的呢?真想聽聽小寶寶怎麼說。莫非女寶寶會自然而然地把手伸向粉紅色或紅色,男寶寶則是看到藍色或黑色就會笑個不停?根據研究指出,小寶寶喜歡的是紅色或黃色這類清晰明亮的顏色,那麼,把手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