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男子漢

作者:楊隸亞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2/05/31
語言:繁體中文
ISBN/ISSN:9786263354562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304頁
開數:14.8 x 21 x 1.74 cm 開
類別:精選書展 > 國內外文學創作

定價:NTD$ 400
優惠價:NTD$ 360
庫存 > 有

作者介紹

楊隸亞

  1984年生於台北,成功大學現代文學碩士畢業。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散文首獎,聯合報文學獎散文評審獎等獎項,作品入選文化部中小學生優良讀物及高中國文科閱讀教材,獲國藝會文學類創作補助、文化部青年創作補助、第22 屆臺北文學獎年金得主,多次入選《九歌年度散文選》。著有個人散文集《女子漢》。

內容簡介

★女子漢楊隸亞 睽違五年最新小說集
  ★台北文學年金大獎作品 篇篇精采的His Story
  ★以性別角度思考男性議題的十三篇動人小說 
  
  誰說直男就得充滿男子氣概?微娘的異性戀也可以很可愛!
  陽剛或陰柔?成功或失敗?你╱妳的人生該由誰定義?
  揭開鐵漢男子背後另一張憂傷軟弱的臉

  閱讀楊隸亞的小說最美妙的感受,或許就像她曾在專訪中說的:「對我而言,一種又女又男的狀態可能就是一種『好』。」之前的散文書寫曾有的迂迴之感,到了小說中更添魅力,看她七十二變幻化各種人物,時而痞氣時而軟弱時而深情,站在旁觀者以及說故事人的制高點角度,慈悲看待苦難,輕盈書寫傷痛,她翻轉了各種性別標籤,又在舉重若輕的文字中令人深刻感受到這些看似不成功的「男子漢」們的沉重人生。

  女性議題在現今文學書寫場域中已經得到高度討論,曾寫作《女子漢》的作家楊隸亞,希望藉小說的力量,讓讀者們將眼光稍微轉向至男性。正如陳雪序文中所說:「陽剛與陰柔,各種可能的組合與跨越,這些可以被鬆動嗎?有可能被拆解重組嗎?既不陽剛又不成功的男人該如何存在?她在社會各個階層仔細地尋覓,從各個構成男性的特徵中逐一辯證,走得最遠的時候,甚至跨越了性別,女跨男,男跨女,動過手術或只是扮裝,書中幾篇精采的作品,都與跨性別有關。」

  十三篇小說分別描摹了各色職業╱身分╱年齡的眾男子臉譜,他們是〈茶藝館的搖滾蛋寶〉的搖滾廟公,外型可男可女,〈島的遊戲〉的啃老御宅族,〈親愛的神大兵〉的逃兵男子,〈尋找失業老爹〉的中年失業父親,〈國師〉的網紅命理師,〈飄洋過海來做工〉的印尼男孩,〈詩人的紀錄片〉閃躲逃避往事的老詩人,〈快遞歐巴〉的物流司機,〈零件青年〉的生產線作業員,以及〈結婚秀〉的跨性者等等。在這之中,性傾向已不是重點,何謂男子漢?是什麼構成了男性特質?生理男性或者心理男性?這些故事中的角色互有牽連,就像你我的人生也隨處可見這些有著奇妙心事的臉孔。

  楊隸亞以其獨特的筆觸及視角,關懷台灣社會不同階層男性的困境,更牽引出社會邊緣的樣貌,帶領讀者跟隨故事中挫敗、邊緣的台灣男性,穿越台北這座繁華城市的幽暗小巷,走入那些陽光照不到的隱密角落,同時回看千禧年後從繁華到衰弱的台灣的灰色時光。
這是重新定義男子的《男子漢》。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宇文正、吳曉樂、紀大偉、孫梓評、陳雪、陳栢青、
  駱以軍、鍾文音、顧玉玲
  文壇齊推

  陳 雪 專文推薦

好評推薦

  她的素描有超齡的慈悲,深諳淡筆寫人世之哀的矜練,寫的是我們身邊常視若無睹的人物炭筆畫,其實是無所依、徬徨、痛苦、稀薄的活著。她卻能始終讓他們有一種輕盈靈性之美。那種介質和對象物之間,始終保持著橡皮擦、再思索著自己的指尖和那些受苦者籲天錄之間的,多一層延擱,那形成她作品特殊的光暈。這種多一下的停頓,使我相信,她走寫小說這條路,會走得長久。──駱以軍

  以性別角度思考男性議題的作品相對較少,我認為性別書寫如果要更完整,還缺少一塊拼圖,就是男性書寫,而楊隸亞的《男子漢》的出現,正可以補上這一塊。
  她不寫典型的英雄或強者,她更著意的是貧窮、挫折與失敗,但她舉重若輕的文字,使得這些看來沉重的題材,顯出一種奇特的輕盈,許多苦到極致時自嘲的幽默又會令人會心一笑,她的小說讀起來是笑中帶淚的。──陳雪

  楊隸亞簡直是性別與文字的魔術師,為種種性別弱勢者抵抗了霸凌與規訓。──紀大偉

  關於孤獨,欲望知道的比理解更多;關於欲望,身體知道的比法則更多;關於身體,楊隸亞知道的比我們更多。一個又一個,因為各種無出口的欲望而困於身體的「男子漢」,在他者理解不能的視線中浮沉。這是一本寫給孤獨無名者的情書。 ──孫梓評

  隸亞的小說是萬花筒,轉一下,有夢;轉兩下,有現實;轉三下,繽紛彩紙忽如雨落,沾得頭臉都是,原來⋯⋯還有自己。──吳曉樂

章節試閱

男子漢的躺平世界

  幾年前,有個文學交流活動,在那輛遊覽車上我坐在顧玉玲老師旁邊。車身搖晃,路途遙遠,我抱持著出遊玩樂的心態,也很放肆的用平輩朋友的態度跟老師聊天,還硬塞自己喜歡的音樂給她聽。旅途中,我講了一些自己的人生故事。其中,也包括父親的工廠生意在亞洲金融風暴時期失敗解散,生活從寬裕變得辛苦奔波。玉玲老師說,你有機會可以寫寫你父親的故事啊。

  後來,這故事逐漸成型。

  它就是我參加台北文學年金的書寫計畫,《台北男子圖鑑》。

  這個計畫如今出版成書,成為《男子漢》短篇小說集。
 
  寫作的幾個夜裡,我總感覺自己好像穿越時空,回到窘迫貧弱的青少年時期。父親用搖晃的貨車載著我和弟弟,暗路前行,一直行,一直行,可是前面什麼光亮也沒有。把我們阻擋下來的只有紅燈,以及更深更令人恐懼擔憂的黑夜。

  我甚至弔詭地想起童年時期會在幼兒園被循環播放的一首歌曲,《只要我長大》(哥哥爸爸真偉大)。這首歌的歌詞是這樣唱的:

  哥哥爸爸真偉大 名譽照我家
  為國去打仗 當兵笑哈哈
  走吧走吧哥哥爸爸 家事不用你牽掛
  只要我長大 只要我長大

  真正長大後,才發現這首歌好慘。

  身為男人必須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女人只能在家燒水煮飯洗衣,進行一個望夫加等待的動作。

  耳朵離開歌詞,回到真實世界。我的父親,我的兄弟,似乎都不像歌詞裡唱的那樣,父親生意失敗,弟弟害怕兵役。在人生的難關中,他們面對高牆不是一躍而過,而是躺平下來。

  對男性來說,承認自己失意或軟弱似乎就是無路用。

  人家會說你,臭卒仔或是孬種。

  可是,這個寫作計畫要紀錄的,偏偏就是這些人物。

  歷史(History)一詞,向來以男性(His)(他的),作為大時代敘事主權聲音。男性的聲音如此中心,單一,並且雄壯威武,不容質疑。大寫的英雄父權體制框架,男人必須該有力量,拒絕軟弱、陰性、哭泣、失敗,乃至將當代「喪文化」、「草食男」、「躺平主義」等視為無用邊緣甚至底層之人。

  以男性為中心的結構,賦予男人比女人更多的權力及優勢,卻也讓他們站在高臺上,再也無法下來。我們很少見到男性露出挫敗悲傷的臉孔和話語,那可能是一張連他們自身都不想看的臉。

  此外,《男子漢》短篇小說集較為特別的一篇應該是〈結婚秀〉。這篇小說算是記錄自己在「性別認同摸索時期」的某種心路歷程吧。怎樣的身體是比較好看的身體?我想要的是寬肩窄臀,倒三角形,而不是鏡子裡相反倒影的那個我,窄肩寬臀,正三角形。完全錯了,我好焦慮。

  在那段焦慮的時間,不只身形,我還懊惱內褲這件事。印象中那是流行低腰褲的年代。我總是如此煩惱:假如在一段美好的約會或朋友聚會場合,我無意間露出了長褲的褲頭,褲腰內緣是一件女性內褲。別人會怎麼看我?我深陷於自己預先幻想出的尷尬場面,白天憂鬱,夜晚失眠,導致不時在商場或網路添購男性內褲,Calvin Klein、Tommy Hilfiger、HUGO BOSS,能買的都買了,就僅僅為了確保自己在抬起手臂的那一刻,低腰褲頭展露的不是女性化氣質的女用內褲,而是中性甚至男性化的內在。

  如今回想「買內褲」這件往事,自己還會覺得有點搞笑。

  我為何那麼在意內褲是否穿得正確這件事呢?怎樣的內褲是「正確的」?這個「正確」又是誰規定的呢?

  現在的我不再煩惱內褲,想買什麼就買,想穿什麼就穿,對於他人的眼光以及點評,也沒以前那麼焦慮了。

  近年社會大談女性議題以及女力(女性力量)的時候,不少廣告代言活動或雜誌封面故事會放上女性創業家照片,強調女子也能當家作主,女性也有無限Power。電影《神力女超人》還告訴我們,女人也能拯救世界,原來世界上不是只有超人,還有女超人。關注女性議題的創作作品一時間達到最高點。

  如果,許多女性成長的散文和小說能幫助並指引我們更讀懂女人。我則期待將眼光轉移至男性人物,是否有什麼故事能讓我們也理解男性?《男子漢》裡有各色男性成長的經歷,那些他們人生路上也困惑疼痛的故事。

  我相信同色調裡,也會有不同深淺顏色。

  菁英、上流、成功人士、人生勝利組,這些社會大眾期待的男子,真抱歉啊,這本書裡恐怕沒有出現。

  佛系又如何?躺平又怎樣?

  讓我們由想像抵達想像,去看看陽剛男子背後另一張憂傷軟弱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