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台灣新文學史(十週年紀念新版)(下)

作者:陳芳明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21-12-16
語言:繁體中文
ISBN/ISSN:9789570860566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416頁
開數:17 x 23 x 2.2 cm開
類別:精選書展 > 人文/史/哲視野

定價:NTD$ 480
優惠價:NTD$ 432
庫存 > 有

作者簡介

陳芳明

  從事歷史研究,並致力於文學批評與文學創作的陳芳明,1947年出生於高雄。畢業於輔仁大學歷史系、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並於美國華盛頓州州立大學歷史學系取得博士學位。他曾任教於靜宜大學、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系,後赴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任教,同時受委籌備、成立該校台灣文學研究所。目前獲聘為國立政治大學講座教授,以顯其治學和教學上的卓越成就。

  陳芳明創作逾三十載,其編著的作品影響深遠,例如主編《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選文篇》、《余光中跨世紀散文》、《練習曲的演奏與變奏:詩人楊牧》等;其政論集《和平演變在台灣》等七冊見證了台灣社會的歷史變遷,而散文集《風中蘆葦》、《夢的終點》、《時間長巷》、《掌中地圖》、《昨夜雪深幾許》、《晚天未晚》、《革命與詩》、《深淵與火》、《邊界與燈》,在在呈現了高度的文學造詣。

  在文學創作之餘,陳芳明的詩評集《詩和現實》、《美與殉美》,文學評論集《鞭傷之島》、《典範的追求》、《危樓夜讀》、《深山夜讀》、《孤夜獨書》、《楓香夜讀》、《現代主義及其不滿》,以及學術研究《探索台灣史觀》、《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殖民地台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傳記《謝雪紅評傳》等書,為台灣文學批評建立新的研究典範。

  2011年,陳芳明終於完成歷時十二載的《台灣新文學史》,為全世界的中文讀者打開新的台灣文學閱讀視野。

內容簡介

為台灣文壇造像的重磅巨作,十週年經典紀念!

  最好的漢語文學,產生在台灣。
  全世界最好的華文作家,都選擇台灣的讀書市場。
  《台灣新文學史》除了以台灣文學為解讀對象,
  更是對台灣社會與文化的評述。
  近50萬字,超過450張珍貴照片,全世界中文讀者必讀!

  自1999年首度發表台灣文學史論以來,歷時十二載,陳芳明的巨作《台灣新文學史》終告成書;起自1920年代台灣新文學運動,終於21世紀首個十年的群聲並起,是目光深沉的百年回眸,也是給未來世代的殷殷期許。

  上一輪的文學盛世,奼紫嫣紅,繁花爭豔,都容納在這本千迴百轉的文學史;下個世紀的豐收盛況,必將醞釀更開闊高遠的史觀,為未來的世代留下見證。本書的完成,向前輩作家致敬,也向新世代致意。台灣擁有如此豐饒的文學遺產,當可預期下個世代將抵達更輝煌的藝術峰頂。

  全書共分二十四章。下冊始自第十七章,迄於第二十四章。陳芳明以新的文學觀點、論述和視野,完整介紹、詳細敘述日據時代以來,台灣社會各個時期、各個階段之文學發展,包括重要作家、文學作品、文學雜誌、文學社團、文學思潮演變、文學論戰、文壇大事等。

  十週年紀念新版因應十年來的文壇變革,適度增補、修訂原書中之不足,盼使讀者對台灣文學史有更完整的了解。

(第二十四章節錄)

二十世紀的台灣文學發展,穿越戰前的日本殖民時期,也走過戰後的戒嚴時期。文學若是一個家國、一個時代最佳心靈的縮影,那麼從一九二○至二○○○年,整整八十年的歷史過程中,確實見證台灣作家從最封閉狀態朝向開放境界,完成一個罕見的文學盛世。從日語到漢語的轉折過程,受到政治權力的干涉,幾乎造成文學傳承的斷裂。憑藉微細一線香的信心,終於使文學命脈不絕如縷。在龐大的文化結構裡,文學表現可能相當微弱。尤其純粹是依賴靜態文字的保存,不可能使庸俗的世界具體發生什麼。但是在權力更迭之際,殖民者消失,壓迫者消失,文學家所謳歌的四季節氣、愛情酸甜、人情冷暖、鄉土盛衰,卻都完整保留下來。或者如詹明信所說,文學是一個社會共同記憶的表徵,它是一種國族寓言,即使只是短短的一行詩,卻壓縮了多少悲歡離合在其中。經過時間掩埋,在長久的世代重新出土之後,產生的強烈文化召喚,竟然不是塵世中的權力在握者所能抵禦。最鮮明的證據,莫過於日據時代作家賴和與楊逵作品的重見天日。相對於浩浩蕩蕩的壓迫體制,兩位台灣先人所留下的藝術,簡直無法形成氣候。但是,他們的斷簡殘篇於一九七○年代再度被挖掘出來後,竟然對歷史轉型期的戰後知識分子釋出無窮無盡的暗示。沒有人清楚記得當年這些作家在世時的統治者姓名,當然也無法釐清作品中的故事情節吸引多少讀者。他們的精神一旦復活過來,便開始與新世紀的青年展開對話。

文學的意義不宜誇張,不可能出現隔代遺傳,也不可能造成隔空抓藥。靜態的文字能夠產生意義,是因為經過不同時代讀者的閱讀。日據時代文學在戰後初期完全不能進入讀書市場,一方面是由於高壓政治權力下反日風潮的干涉,一方面是前輩日語作家的作品原典未經翻譯。他們被棄擲在荒涼的歷史墓園,從未接受過追悼或致敬的儀式。二、三十年過去之後,記憶變得零落之際,文學作品一夜之間降臨台灣社會,已呈失落與斷裂的歷史傳統,又再度鍛接起來。日據時期作家的幽靈重訪海島的鄉土時,喚醒多少湮滅的記憶。(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