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閱讀生命政治

作者:黃涵榆
出版社:春山出版
出版日期:2021-09-21
語言:繁體中文
ISBN/ISSN:9786269500314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376頁
開數:14.8 x 21 x 2 cm開
類別:精選書展 > 人文/史/哲視野

定價:NTD$ 460
優惠價:NTD$ 414
庫存 > 有

作者簡介

黃涵榆

  現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教授。研究興趣包括生命政治、恐怖文學、當代歐陸哲學、精神分析等。近期著有《跨界思考》(南方家園,二○一七)與《附魔、疾病、不死生命》(書林,二○一七)。

內容簡介

★ 透過對原典的細讀與考掘,思索當代生命政治的情境及其多元論述。 ★
我們如何與看不見盡頭的「例外狀態」共存?
如何從哲學層次思考並承接這個時代所給予的挑戰?
自古以來,人類為什麼這樣活著,就是生命政治的課題。

特別收錄:新冠肺炎下的生命政治思想論戰

  =========================================
  生命政治(Biopolitics)
  一門跨越政治學與人類生物學的學門,觸及的領域包括經濟學、醫學、哲學、法學、社會學甚至神學。
  主要關懷為對實質生命的保護、管理、排除與界線維護。
  =========================================

  隔離時代的思想指南

  「生命政治」一詞看似抽象,發展路徑也顯得廣博多元,往往較難給予一個清晰、簡單的定義。不過,由於生命政治涉及了各種界線(健全╱病態、公民╱非公民、安全╱威脅……)的劃分與維護,以及政府(主權)以捍衛國家或群體安全之名,對於人們身體、行動、心靈意識與生命的實際介入;當代許多重大或具爭議性的議題,都是生命政治討論的範圍。

  鉅觀如全球共同經歷的COVID-19防疫困境、針對打擊恐怖主義或「維穩」所進行的政治監控、跨國移工、難民潮與新疆再教育營;或是日常生活中的食安、疫苗施打與否、風險社會等,都可以看到個體生命與國家力量不間斷的倫理爭議,甚至是拉扯與衝突,也因此開啟了思想家們多面向的爭論。

  本書將亞里斯多德、霍布斯、鄂蘭、傅柯、巴迪烏、阿岡本、艾斯波西多、桑特納等作者涵蓋西方政治哲學、政治神學到當代生命政治論述的十一部著作,區分成城邦與政體、極權主義與集中營、裸命與見證、精神病院、經濟與治理、神學救贖七個主題,希望透過主題間的相互引導,看見「生命」與「政治」間的關連有什麼樣的演變,又有什麼樣的緊張關係,並幫助讀者進入當代生命政治的脈絡,導讀多位思想家原典的精髓。

目錄

【導論】現代生命政治情境與理論

城邦與政體
亞里斯多德與他的《政治學》
霍布斯與他的《巨靈論》

極權主義與集中營
鄂蘭的《極權主義的起源》
生命如同一座集中營:歐威爾的《一九八四》
資本主義老大哥在看你!
——電影《楚門的世界》和《鬥陣俱樂部》

裸命與見證
阿岡本的《牲人》
見證與書寫「另類生命」的可能

精神病院
傅柯的《精神醫學權力》
關於瘋狂與精神醫學(史)的哲學漫談

經濟與治理
傅柯的《生命政治的誕生》
阿岡本的《王國與榮耀》
「故鄉的異鄉人」——家務移工:理論觀點,在地情境

免疫
艾斯波西多的《免疫:生命的防護與否定》
以免疫邏輯持續分析現代的生命政治:《生命:生命政治與哲學》

神學救贖
巴迪烏的《保羅:普世主義的基礎》
桑特納的《日常生活的精神神學:論佛洛伊德與羅森茨維格》
法律如同一座迷宮
——卡夫卡的《審判》
不死生命與救贖政治:阿岡本觀點

思想報導
新冠肺炎下的生命政治思想論戰

結語
注釋
引用資料

傅柯的《精神醫學權力》

傅柯一九二六年十月十五日出生於法國普瓦捷(Poitiers)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在高等師範學校就讀期間(一九四六—一九五一)受到依波利特(Jean Hyppolite)、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康居廉(George Canguilhem)等人啟發,對尼采和德國現象學傳統產生濃厚興趣。在歷經一番波折完成博士論文出版後,於一九六一年五月取得巴黎大學心理學博士學位。一九六○年代,傅柯陸續以《古典時代瘋狂史》(Histoire de la folie à l’âge classique)、《臨床醫學的誕生》(Naissance de la clinique: une archéologie du regard médical)、《事物的秩序》(Les mots et les choses: Une archéologie des sciences humaines)等考掘學著作奠定在當代法國結構主義思潮的地位。傅柯於一九七○年獲選法蘭西學院成員,隨後開始一系列主體、治理、自由主義、生命政治等思想史講座,也陸續發表包括《知識的考掘》(L'Archéologie du savoir)、《規訓與懲罰》(Surveiller et punir: naissance de la prison)、《性史》(Histoire de la sexualité)等代表作。期間也積極參與反種族主義、反人權迫害、獄政改革等運動。傅柯後來長期在美國講學並活躍於舊金山同志社群,一九八四年因愛滋併發症於巴黎過世。

為何需要重讀傅柯《精神醫學權力》?

我在本書一開始提到的搖搖哥個案顯示社會大眾對待精神病患的負面眼光和態度,以及精神醫療、警察和司法的「三元共同體」所施展的權力,不論稱之為生命政治權力或精神醫學權力。社會大眾似乎理所當然地認為,精神病患就該待在精神病院,而不是在外面「賴賴趖」,否則就是不定時炸彈,會造成社會恐慌。(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