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溝通分析心理學經典1【人間遊戲】:拆解日常生活每一個互動、每一段對話中的真實密碼

作者:艾瑞克.伯恩
出版社:小樹文化
出版日期:2021-09-01
語言:繁體中文
ISBN/ISSN:9789570487671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256頁
開數:17 x 23 x 1.9 cm開
類別:精選書展 > 心理分析/研究

定價:NTD$ 400
優惠價:NTD$ 360
庫存 > 有

作者簡介

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 1910-1970)

  精神分析師、溝通分析創始人。

  1910年出生於加拿大蒙特婁,本名為艾瑞克‧伯恩斯坦(Eric L. Bernstein)。畢業於蒙特婁「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隨後移居美國進入「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接受精神科醫師訓練。
 
  1939年,伯恩成為美國公民,並且將名字「艾瑞克‧伯恩斯坦」改為為「艾瑞克‧伯恩」。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進入美軍擔任精神科醫師,並在軍中展開許多團體治療。

  首次提出「父母」、「成人」、「兒童」三種自我狀態的概念,並以「結構分析」(Structural Analysis)命名、其建立的「溝通分析心理學」於全球各地蓬勃發展,並於1964年成立「國際溝通分析協會」(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al Analysis Association,簡稱ITAA)。

內容簡介

「溝通分析心理學」創始人經典作品
生活中的每一個溝通,都隱藏著許許多多的心理遊戲
解開溝通、對話中隱藏的心理學密碼,擺脫他人遊戲的控制與操縱

  ★全球銷售「超過五百萬冊」
  ★連續兩年上榜《紐約時報》暢銷書
  ★深深影響「家族系統排列」心理學理論、「人際關係」心理學

  「要不是因為你……」
  「看你害我做了什麼事……」
  「都是你逼我的……」

  從親子關係、兩性關係到職場生活,
  我們的每一個互動、每一段溝通都隱藏著各式各樣的「心理遊戲」。
  這些心理遊戲可能是無意識的心理過程,
  為了隱藏我們的真實恐懼、
  為了避免我們面對殘酷的現實、
  為了獲得更多的安撫與關懷……

  我們受到兒時父母訓誡的聲音操控、
  被隱藏在內心的兒童自我所引誘,
  疲憊的夫妻相處、混亂的兩性關係、虛假的友誼、無法脫離的焦慮與憂鬱……
  我們被隱藏的心理遊戲掌控,想要逃離卻又不斷的落入輪迴當中。
  然而,只有覺察自我與他人的溝通模式,才能真正改變自己的人生結局。

  拆解日常溝通模式,解開生活中的隱藏訊息、人際溝通間的心理遊戲
  解析你的「父母自我」、「成人自我」、「兒童自我」狀態,
  從模糊、容易誤解的「交錯溝通」,轉化為一致且有效的「對應式溝通」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黃珮瑛(諮商心理師、溝通分析預備教師和督導)

  【專業人士推薦】
  ★丁郁芙(臨床心理師)
  ★邱慧輝(社團法人中華溝通分析協會秘書長)
  ★翁士恆(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廖偉玲(諮商心理師)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時間結構:人們渴望刺激與認可,以填補生活中的空檔

我們已經有明確共識,撫摸嬰兒以及對成人施予與之相當的象徵性待遇(認可),都具有生存意義。那問題是,接下來是什麼? 日常生活中,人們互相問候完要做什麼(無論其問候是口頭說一聲「嗨」,還是持續數小時的東方禮儀)? 在「刺激渴望」和「認可渴望」之後,接下來便是「結構渴望」(structure-hunger)。青少年經常面臨的問題是:「(互相問候)接著,你要對她(他)說什麼呢?」不光是青少年,對很多人而言,沒有什麼比社交中斷、一段沉默、空白的時間更令人不舒服(這個時候除了說:「你不覺得今晚這片牆特別直嗎?」 ,再也找不到更有趣的話題)。人類的永恆問題是如何安排其清醒的時間。從存在主義的角度來看,社會生活的所有功能都是為了讓人們朝該目標前進而互相幫助。

「時間結構」(time- structuring)的操作方面可稱為「程式」(programming),它有三個方面:物質、社會和個人的。安排時間最常見、最方便、最舒服和最實用的方法,是制定計畫以處理外部現實中的物質:這便是通常所說的「工作」(work)。這種規劃可稱之為「活動」(activity),「工作」這個詞反而不太合適,因為社會精神病學的一般理論應該會認為社交也是工作的一種形式。

「物質程式」(material programming)是為了應對變化無常的外部現實,就這一點而言,物質程式化的活動僅僅是安撫、認可,以及其他複雜的社交形式所產生與發展的條件。物質程式化一開始並不是社交問題,它在本

質上以資料處理為基礎。建造一艘船的活動要依靠一連串的測量和評估其可能性,而為了讓建造活動持續進行,在此過程中所發生的任何社交互動都應當處於次要的從屬地位。

「社會程式」(social programming)產生了傳統的儀式性或半儀式性交流。其最主要的判斷標準是能被地方所接納,即通常所謂的「有禮貌」。世界各地的父母都會教他們的孩子要懂禮貌,也就是讓孩子知道如何適當的問候、進食、排泄、求偶和進行哀悼儀式,以及在一段主題式談話中如何表現出進退得宜。這種進退得宜便體現出一個人處理人際關係是否老練或得體,其中有些是普世通用的,有些則具有地域性。有些地區的傳統禁止在用餐時打嗝或者問候對方的妻子,但有些地區則沒有這樣的忌諱,事實上這兩種禮節之間的確有很高的負相關。允許用餐時打嗝的地區,問候女眷是不明智的;而在可以問候女眷的地區,最好不要在用餐時打嗝。通常,正式儀式後面是半儀式性主題式談話,而為了區別,可以將後者稱為「消遣」(pastime)。

隨著人們愈來愈熟悉彼此,將會出現更多「個人程式」(individual programming),結果就會發生「關鍵事例」(incident)。關鍵事例在表面上似乎是偶然出現的,而且當事人也能夠將它們說清楚,但如果仔細考察就會發現,它們往往遵循明確的模式(我們可以對這些模式進行整理、分類),而且有一些潛在規則限制了這些關鍵事例的發展順序。只要大家按照心理遊戲規則玩下去,無論雙方是友好還是敵對,這些規則便持續潛藏,但是一旦有人違背心理遊戲規則,它們就會現身,並且帶來一聲象徵性、口頭上,或者「有法律意義」的大喊:「犯規!」和消遣不同,這樣的發展順序更多基於個人程式而非社會程式,所以我們稱之為「心理遊戲」。家庭生活和婚姻生活,以及各種組織生活,都有可能在年復一年的進行著同一種心理遊戲的不同變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