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自己的房間

作者:維珍尼亞.吳爾芙
出版社:毫末書社
出版日期:2024-08-02
語言:繁體中文
ISBN/ISSN:9789887684312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208頁
開數:14.5 x 21 x 1.04 cm 開
類別:精選書展 > 女性主義

定價:NTD$ 620
優惠價:NTD$ 558
庫存 > 有

作者簡介

維珍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

  出生於書香門第的英國作家維珍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被譽為現代主義和女性主義先鋒,是二十世紀別豎一幟的意識流小說家。

  一戰與二戰期間,她是倫敦文學界核心人物、布魯姆斯伯里藝文圈的主將。其長篇小說如《戴洛威夫人》、《燈塔行》、《奧蘭度》等,以細膩幽微的意識流敍事手法,呈現主角複雜多姿的內心世界,至今仍被視為不朽經典。
 
  小說以外,吳爾芙的隨筆和評論亦十分出色。1929年面世的隨筆集《自己的房間》,以調侃的筆觸道出幾百年來女性在父權社會無法直抒胸臆的苦悶,同時以生花妙筆論證物質條件(金錢和一間自己的房間)對女性創作的重要性,是現代女性主義的先驅之作。

  吳爾芙還是一位獨立出版商。1917年,她和丈夫購置了一台印刷機,共同創立自家品牌出版社Hogarth Press。除了出版自己的著作,亦獨具慧眼出版了不少傳世經典,包括T. S. 艾略特的《荒原》。

  這位光芒四射的文學明星才思敏捷、筆鋒凌厲,內心卻異常脆弱,一生曾數度精神崩潰。1941年3月28日,再次陷進嚴重抑鬱的她留下一封遺書,在口袋放滿石頭後投水自盡,享年五十九歲。

譯者簡介

默泉

  香港寫作人、出版人,也是翻譯愛好者。痛恨語意不明爛譯本,嗜好之一是拯救被譯壞的經典。當過記者、編輯、文字散工和哲學講師,2017年創辦獨立出版社「毫末書社」,從此以寫書造書為人生職志。作品包括《吃一碗玉米飯,再上路》(遊記)、《浮生誌》(哲學散文)、《廢墟筆記》(閱讀隨筆)、《梭羅:公民不服從》(譯作)、《自己的房間》(譯作)等。

  IG: @spring_readingnotes
  Email: tippublish@gmail.com

麥穗

  超級喜歡多啦A夢的自由譯者,但一定不會使用「翻譯蒟蒻」法寶。深信文字的力量,能促成人、事、情、理的傳遞和交流,開闊視野和想像空間。譯作涵蓋宗教及哲學書籍、兒童繪本、商業、法律及政府文件,既雜亂無章,又多姿多采,最重要是用心傳情達意,永遠相信下一本更加精彩。

內容簡介

  1928年10月,倫敦布魯姆斯伯里藝文圈的星級女作家維珍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應劍橋大學女生社團之邀,到兩間女子學院演講。她以舉重若輕的調侃風格,暢論古往今來,性別偏見如何窒礙女性寫作。演講非常成功,翌年吳爾芙把內容整理成隨筆集《自己的房間》(A Room of One's Own)。

  在此隨筆集裡,吳爾芙以意氣飛揚的筆觸和鋒利無比的觀察力,大力剖破社會對女性的系統化偏見,指出女人並非天生比男人笨,而是社經制度和習俗傳統框限了她們的自立能力和想像空間,所以女人若想寫小說,必須先擁有「金錢」和「一間自己的房間」。吳爾芙又從文藝史追溯過往幾百年女性提筆時遇到的諸種障礙,並大膽建言:女性應該建立有別於男性宏大敍事的書寫傳統。

  自1929年問世以來,《自己的房間》都是關注性別議題者的靈感之書,書中很多超前創新、拒絕俗套的觀點,今天重讀仍覺擲地有聲。《自己的房間》有不少中譯版本,可惜沒有一本談得上理想。毫末書社的全新香港譯本,除了文句通順、註釋精細和配圖用心,還著意保留原著的慧黠挖苦風格。毫末譯本絕無味同嚼蠟的直譯,也非恣意扭曲的意譯,重視的是風格和神髓的還原,務求打破經典與現代人的隔膜,讓讀者真切領略原著的精妙之處。

目錄

0 譯者暨編者的話

1 在牛劍大學吃的午晚餐

2 到大英博物館找資料

3 假如莎士比亞有個姊姊或妹妹

4 開拓女性書寫傳統的祖輩

5 瑪麗這位作家

6 雌雄同體的作家腦袋

版權頁和圖片來源

序 譯者暨編者的話



  《自己的房間》是維珍尼亞.吳爾芙於1929年出版的隨筆集。這本書有很多種中譯版本,然而沒有一本談得上理想。為何它這樣難譯?我覺得原因有二。吳爾芙喜歡使用結構複雜活潑的句子以及跳躍的意識流筆法,譯者必須多做一重工夫,略為調整字詞或句子的次序,否則譯文會變成一堆無法理解的破碎句子。但舊譯本大多沒處理好這個問題:有時太過死板板直譯,有時又過份跳脫隨心,扭曲了作者原意。其次就是一般經典會遇到的問題:時空造成的「閱讀鴻溝」。近百年前的英國,對活在2024年的我們來說是遙遠的context,所以必需有點導讀文字作「盲公竹」。其實看不懂舊英文經典不是什麼丟臉的事,反而十分正常,出版社的責任正是通過好的譯文和註釋,為讀者搭一條橋,接通古今。舊譯本中也有註釋十分詳盡的版本,但有時卻「註釋過度」:有事沒事都下註,變成了show off,內容也太長太wiki feel,沒精簡擊中要害。結果一堆蠅頭小字聚成字海把讀者嚇走了,反而達不到「以註釋作導讀」的目的。

  這次決定重新翻譯《自己的房間》,就是希望譯出一本沒有上述缺點的理想譯本。毫末譯本的特點是行文流暢、註釋精細(但不冗長),並盡力保留原著的慧黠、挖苦和「串」的精神面貌。讀過我們上一本重譯書《梭羅:公民不服從》的讀者一定知道,毫末譯本沒有味同嚼蠟的直譯,也不會脫離原意胡亂意譯,著重的是風格和神髓的還原。是否做得到要由讀者評說,但初心確實如此。而這次為了增強註釋的「可讀性」,我們在撰寫和編排上花了不少心思,譬如為減省揭頁翻查的麻煩,內文和註釋是對頁排列的,部分註釋並附有精選插圖。總之跟大家心目中的沉悶翻譯書不太一樣。

  在翻譯人名地名時,毫末譯本盡量採用香港慣常譯法(如Virginia譯為維珍尼亞,George譯為佐治),知名作家的名字則一律採用通行譯法(如Jane Austen譯為珍.奧斯汀),但因香港並沒有統一的人名翻譯標準,所以遇上較少見的人名地名時會酌情處理:盡量使用跟港式粵語接近的字音來翻譯,而不會直接跟隨臺式或陸式譯法。但為方便不同地區讀者,人名地名首次在註釋出現時會附上原文。此外,吳爾芙喜歡為字詞注入特殊含意(譬如androgynous雌雄同體),這些字詞也會附有原文以便對照。

  翻譯經典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我想借此空間多謝義務協助此書初譯的老友麥穗,以及所有參與預購的讀者。沒有你們的支持,這翻譯工程不可能順利和美好地完成。身兼譯者和編輯的我,在整個譯書過程中一遍又一遍地重讀原文,卻從不感到厭煩,反而越讀越有得著,可知吳爾芙的文字有多綿密耐讀。希望正準備打開這本書的妳或你,也會像我一樣踏上一場愉快的閱讀旅程,真切領略吳爾芙的厲害和過癮之處。

默泉 六月二日草於屯門窩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