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心靈的相遇:精神分析中的相互歷程

作者:路易斯.阿隆
出版社:心靈工坊
出版日期:2023-05-18
語言:繁體中文
ISBN/ISSN:9789863572916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424頁
開數:14.8 x 21 x 3.3 cm開
類別:精選書展 > 心靈療癒

定價:NTD$ 750
優惠價:NTD$ 675
庫存 > 有

作者簡介

路易斯.阿隆(Lewis Aron,1952 - 2019)

  美國精神分析師、心理治療師與相關領域教師,是親身參與關係精神分析於美國發展的歷程並做出重要貢獻的指標型人物。阿隆曾任紐約大學心理治療和精神分析博士後學程的主任,也是國際關係精神分析和心理治療學會的創始主席,曾任美國心理學會精神分析部主席。他獲得美國專業心理學委員會(ABPP)的精神分析委員會認證,並且是美國精神分析委員會(FABP)的會員。其著作《心靈的相遇:精神分析中的相互歷程》,以及他和史蒂芬.米契爾(Stephen Mitchell)合著的《關係精神分析:傳統的出現》(Relational Psychoanalysis: The Emergence of a Tradition)被認為是當代美國精神分析中的兩部重要著作。他也是《精神分析對話》(Psychoanalysis Dialogues)期刊的創立者之一。

譯者簡介

吳佳佳

  英國艾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Essex)精神分析研究取向碩士,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哲學心理學博士,德國海德堡大學訪問學者,研究方向為心理治療整合、精神分析與家族治療比較、心理創傷與心理韌性等。同時也是心理諮商師、譯者,參與中德家族治療等系列培訓專案的翻譯,譯有《體驗的世界:精神分析的哲學和臨床雙維度》、《精神分析複雜性理論》、《犯罪心理分析》等;發表學術論文《文化情境主義下的心理創傷與心理彈性研究進展》、《德國家庭治療師史第爾林論家庭治療的藝術性》等。

內容簡介

  對分析師來說,匿名永遠不是一種選擇。
  你可以坐在沙發上,但絕對無法躲在沙發後面。
  ──路易斯.阿隆/本書作者

  1980年代興起的關係取向精神分析洋溢著後現代的解構氛圍。古典理論的知識面臨挑戰,分析師被賦予主體性,從過往的旁觀詮釋轉而「現身」參與治療現場,與個案創造「相互」的關係歷程。然而這一由單人轉向雙人心理學的變化也令人不安──難道分析師不再專業?從此與個案平起平坐分享交流?過去的心理學知識將棄守?

  關係精神分析確實不再講求硬性統一的操作標準,但這不代表治療師內心沒有專業把持。只是這把持的尺規隨著不同的分析師、病人,甚至是每次治療的情況而相應變動。如何靈活且適切地拿捏,仰賴的是對關係精神分析的關鍵性質──「相互性」是否有多面向且深入的體會。

  這正是一本帶領讀者從方方面面咀嚼「相互性」的文集。作者阿隆是親身經歷了當代精神分析的變革歷程的重要人物,他細細爬梳了豐富的文獻,從多角度思辨分析師主體性、詮釋、共演、自我揭露等等重要議題。阿隆說:「諮商室裡的情感氛圍、談話或沉默,以及病人和分析師間的心理距離,都是意識和無意識互動協商的產物,是心靈的相遇。」本書誠懇的筆觸海納多元觀點,知行合一地體現當代精神分析的核心價值,是必讀的里程碑之作!

各界推薦

  (按姓氏筆畫排列)
  林俐伶/臺灣精神分析學會理事長
  徐 鈞/國際自體心理學會會員、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院碩士生導師
  張凱理/台齡身心診所主治醫師
  蔡榮裕/臺灣精神分析學會名譽理事長、臺灣心理治療個案管理學會理事長
  魏與晟/諮商心理師、躺椅上的貓心理諮商所所長
  蘇俊濠/諮商心理師、經營「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臉書專頁

  人生如露,如電,精神分析嘗試捕風捉影,這本《心靈的相遇》是關係學派點將錄,是人性探索的里程碑。我相信作者路易斯.阿隆要我們看完這本美景後,繼續往前走。──蔡榮裕

  文字清晰,內容豐富,阿隆不只談到了關係取向臨床工作上分析師與被分析者的分歧與匯流,也深入指出理論與觀點的分歧與匯流之處,是認識當代關係取向不可或缺的一本書!──林俐伶

章節試閱

【推薦序1】關係精神分析的里程碑之作/徐鈞
【推薦序2】非岐出者,乃敢言者/張凱理
【推薦序3】精神分析的美麗新世界/魏與晟

致謝
【第1 章】關係取向:引言
【第2 章】關係理論及其邊界:單人和雙人心理學
【第3 章】病人對分析師主體性的體驗
【第4 章】詮釋作為分析師主體性的表達
【第5 章】臨床精神分析中的相互性維度
【第6 章】 相互性與自主性的辯證關係:桑多爾.費倫齊和奧托.蘭克對關係理論源起的貢獻
【第7 章】 共演、互動與投射性認同:精神分析的人際化
【第8 章】 關於認識和被認識的過程:與自我揭露有關的理論和技術
結束語 379
附錄:譯詞對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