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鄭琬融出版社:木馬文化出版日期:2024-04-03語言:繁體中文 ISBN/ISSN:9786263146334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192頁開數:17 x 23 x 1.7 cm開類別:精選書展 > 國內外文學創作
鄭琬融 第七屆楊牧詩獎得主 曾任職出版編輯,現就讀北藝大文學跨域創作所。詩作曾獲林榮三文學獎、第七屆楊牧詩獎。小說曾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散文入選2024年《九歌年度散文選》。2022年台灣文學基地秋季駐村作家、第十七屆雲門流浪者計畫獲選人。 著有詩集《我與我的幽靈共處一室》、《醒來,奶油般地》。詩作收錄於《2022臺灣詩選》、《新世紀新世代詩選》等。 個人網站:ilivewithmyghost.wordpress.com/
|我調整痛苦的方式像拔草,拔得沒完。| 「詩是那一塊塊的黑色玻璃,在平常日子裡,人們拿著這樣的東西不知所措,但總會有藉此將什麼看得更清楚的時刻。」 「我的幸福注定與我的痛苦相互滋長,因著我以梳理苦厄維生,言說才讓我有了一絲絲存在的位置。」 楊牧詩獎、林榮三文學獎得主【鄭琬融】,繼《我與我的幽靈共處一室》後,最新詩集。 灌注生命經歷、觀照自然與世界,詩人把目光投射在生活中那些日日可見、卻少獲留意的軀體:消音在經濟熱潮下的工殤;奔波於途、連一個紅綠燈的等待也奢侈的人;站在櫃檯後幾近工具而人們不以其名喚之者⋯⋯ 寫實的詩句如刀,劃開柴米油鹽的血肉,剖露恐懼、羞恥、責難、猶疑,也召喚凝視與同理:我們皆似一塊奶油,每日在勞碌或煎熬中醒來——這樣的我們,是熱鍋上燒焦的疙瘩,或終會成為美味的內裡,滋潤生命? 本作共分三輯: 輯一「骷髏狀的人馬」寫諸多都市裡的角色,呈現出更多的非我感受,與無時無刻磨耗著我們的城市價值。 輯二「身體群像」藉由書寫自己的身體經驗去擴展「女性書寫」的標籤。 輯三「無法複製的局部」寫自然的體驗與感動,也寫那些無法以語言表達的。
驚豔推薦 吳俞萱(詩人) 吳緯婷(詩人) 李癸雲(清大台文所教授兼人社院副院長) 言叔夏(作家) 房慧真(作家) 孫梓評(詩人) 楊佳嫻(清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廖人(詩人) 盧建彰(作家) 鴻鴻(詩人.作家) 顧玉玲(作家) (依姓名筆畫排序)
◎醒來,奶油般地◎ 這裡,沒有足夠的光線使我是酥脆的手肘卡在晨昏中,語言在上升一個工作日的結束,開始尋回自己從苦的牆柱,舔食回那些鹽粒,屬於精神我的奔跑何其軟弱?當我面對的方向正是我意欲逃離的方向。沙風在哭,若沒有任何打結的樹枝願意在其中滾動它又如何相信:自我得以遷移五吋的空花瓶,還是遭人踐踏的河濱?還是得以生根的裂縫,或廣漠中的一汪池?「能夠猶疑棲身之所,是件太奢侈的事。」餐桌的兩端不是座椅,是租來的床與沙發無法動彈的歡愉。我總是向牆裡那個陌生的人說:「不是你走,就是我。」我們暴力地共享一切包括她恨的搖滾,我認為缺乏意義的長途電話第三人永遠在場的性。這裡,有無數嚴厲的雨聲,朝我奔馳不分晝夜。我請房東在鐵皮屋簷鋪上荒謬的假草皮,好一點。但仍有破口大罵的爭執與油煙,另一個家庭的戲碼隨時闖入又隨時消失。鬧鬼的我住在鬧鬼的屋子裡穿戴自己種植比我生命力頑強的植物在粗糙的牆柱上舔食,嘗到自己的血,那麼真實痛苦是我的,醒來的慾望是我的日日無法擺脫的麻木,也是我的又一次,錯過了晨昏,在金色薄紗的餘溫中虛晃這裡沒有陽光的足跡點醒我:時間頭也不回地離去我總是在錯誤的時間中醒來奶油般地,在現實的火候中很快成為燒焦的疙瘩 ◎回首觸碰毒物的捏塑◎ 他奶油般的目光,厚且膩在他的圍堵下,我光裸的羞恥獲得了自覺逃,我說,身體卻僵著一雙手就這麼擠壓上來 觸碰所引發的頭也不回的捏塑狗的尖牙長出,朝那鬧鬼的影子不斷咬去沒能吠出聲。洞窟卻因此更深往內窺視,往我內在崩塌之處窺視扶著欄杆的手在顫抖。那唯一能被稱得上是欄杆的是我的骨幹我撐著唯一能支撐著我的,唯一能支撐我的是我的意志令我發疼。 門、門、門我在廊道上巡邏著渴望新的隱喻:靠岸、築巢、編織一張善於容納的網但碰撞聲、墜落的恐懼、網間的縫隙夾著我記憶,這麼無聲的一隻猛虎瞪著我,在入口處我不停不停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