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清 (Anna Lowenhaupt Tsing)出版社:二十張出版出版日期:2024-03-06語言:繁體中文ISBN/ISSN:9786269821891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84頁開數:16 x 23 x 2.3 cm開類別:精選書展 > 社會議題/研究
安清(Anna Lowenhaupt Tsing) 美國加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人類學系教授,曾於丹麥奧胡思大學、哈佛大學、芝加哥大學擔任客座教授。研究方向為文化與政治、女性主義、全球化、多物種人類學、社會景觀與民族生態學。2018年獲頒英國皇家人類學學會(RAI)最高榮譽赫胥黎獎章。 2005年,安清與五位研究者創立「松茸世界研究群」(Matsutake Worlds Research Group),企圖在研究中探索出以「合作」為方法的新人類學。本書作為開場之作,正是透過松茸與松樹乃至其他物種之間的合作關係,帶領讀者思考潛藏的合作關係帶來的可能與啟發。 另著有《鑽石女王的王國》(In the Realm of the Diamond Queen)、《摩擦》(Friction)、《在受損星球上生活的藝術》(Arts of Living on a Damaged Planet)等書。
林浩立 美國匹茲堡大學人類學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大洋洲區域、環境人類學、流行音樂和嘻哈文化(Hip-Hop)。為《異溫層迷航記(芭樂人類學2)》共同主編及作者。謝孟璇 高雄長大,台北成熟,畢業於政大教育系、師大英語所。曾任教育業,受文字召喚而投身筆譯與撰稿工作。
★★多物種民族誌經典全新審訂版★★「據說,一九四五年原子彈摧毀廣島後,在一片殘破地景中最先出現的生物就是松茸。」英國皇家人類學學會(RAI)最高榮譽赫胥黎獎章得主──安清──經典著作當經濟成長達到極限,自然環境遭受嚴重破壞,不穩定成為現代人生活常態──在人類世的時代,菇類不受控的生命力是禮物,也是指引。串聯零碎的地景、多重的時間、物種之間的糾纏反思達爾文式的適者生存、進步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大師之作! 我們所處的世界,正處於人類世的危殆狀態。在目睹環境汙染、大規模滅絕與氣候變遷後,人類還能承受何種程度的人為擾動?儘管有在討論永續發展,我們還有多少機會能留下適宜居住的環境給後代子孫? 對此,人類學家安清提出,松茸這個獨特的物種,能讓我們在失調環境中找到共存的可能性,以及合作生存之道。 「據說,一九四五年原子彈摧毀廣島後, 在一片殘破地景中最先出現的生物就是松茸。」 松茸是世上身價最高的菇類之一。與許多人的認知不同,松茸並非只能生長在沒有任何汙染的原始森林;反而,松茸往往發跡於受到嚴重擾動的森林,並藉由自身滋養樹木的能力,協助森林在受人類侵擾的地區猶能茁壯。 而在日本,松茸之於文化與社會的意義,早已遠遠超越它的菇類身分。松茸是大眾鍾情的秋天標記,既激發歷史懷舊之情,也是高貴的賀禮。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珍罕價昂,松茸卻完全無法由人工栽植──它在林中現蹤與否,全憑機緣與巧合。 也就是說,松茸是物種互動之間無心插柳的結果。而在殘破地景上生長的松茸,所指引的是一種更廣闊的生活想像,包含了對所有生命與非生命的關注。 「好奇心可說是在這危殆的時代裡合作生存的首要條件。」 從經濟活動、人類學、生態學三個面向深入,安清在橫跨日本東京與京都、美國奧勒岡州、中國雲南,以及芬蘭拉普蘭地區的田野調查中,追溯了松茸從生成到消費端的商品供應鏈形成過程。她描寫松茸如何在美國廢棄的工業林地破土而出,經遁入山林尋求自由的瑤族、苗族與東南亞裔採菇者採集,成為買賣雙方高度較勁的競價品,接著在累積層層價值之後經由中間人「轉譯」進入日本,化身為帶有強烈象徵意涵的餽贈物件,傳達贈禮者不言說的訊息。 安清細膩地注意到,從單純的被採集物,異化為資本主義邏輯中的商品進入日本,進而成為聯繫人際關係的禮物,松茸的身分轉換實際上反映出的其實是跨越物種、各種各樣生活方式的聚集與創建,是由族群政治、歷史記憶、全球化經濟、政治秩序、科學知識、森林地景、生態互動等一切關係糾纏其中的宏觀圖像。 「進步是埋頭往前的行軍隊伍, 硬是將其他性質的時間全拖進它的韻律當中。 若能拋開這個強力的節拍,我們或許能覺察出其他時間模式。」 然而,透過聚焦松茸的生存發展,安清不僅止於拓展我們對已知世界的想像。首先,松茸的故事告訴我們,生命無法單獨存在,並總是在物種之內與之間的合作中轉變。她提醒,是經濟學與生態學長期以來將生存簡化為競爭的傾向,讓人們違反事實地幻想,以為人類可以獨自生存。 在此之上,安清進一步點出,在經濟要成長、科學要進步等單線進步的敘事仍深根於人們意識之中的情況下,松茸的故事可以作為回應:如果松茸產銷鏈的存續,取決於層層協調並維持一定的開放程度──她以複音音樂為比喻,揭露當人類不再追求統一協調、單一觀點的音樂形式,嘗試去聆聽獨立卻同時進行的旋律,覺察和諧與不和諧如何共存時,便能跳脫只專注於成長的單一路徑,找到多種抵達未來的方式。 在身處人類世的此刻,不以進步發展為前提的資本主義會是什麼模樣?人類如何與各物種保有互不和諧、但又無需掠奪的關係?透過一篇篇生動的故事,安清串聯起生態、經濟、政治乃至美學的視野,審慎檢視過度粗略的簡化論。本書中提供嶄新原創的觀點,帶領我們尋回對世界的好奇與關注。
★2016年人文人類學協會(SHA)維克多・透納獎民族誌類書寫(Victor Turner Prize in Ethnographic Writing)年度得主★2016年文化人類學協會(SCA)葛雷格里・貝特森獎(Gregory Bateson Prize)得主★2015年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 Higher Education)年度最佳好書★2015年美國「Flavorwire」網站評選年度最佳大學出版品★2015年《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年度最佳非虛構商業經濟類、科普類好書
古碧玲|《上下游副刊》總編輯 李宜澤|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兼主任 林益仁|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教授 洪廣冀|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徐振輔|作家、《馴羊記》作者 張君玫|東吳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黃宗潔|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 黃瀚嶢|作家、《沒口之河》作者 蔡晏霖|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 顏聖紘|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 (按姓氏筆畫排列) 「一朵朵珍稀昂貴且氣味濃郁的松茸,若真菌界的鑽石,引無數人競折腰。松茸無法透過人工栽培,必須生長於被人為大幅擾動過的土地,串起所謂『人類世』時代無所不包的經濟、貿易、社會、文化、戰爭、地理、生態、族群的領域。通書無一贅場,作者跨越人類學的寬展素養為讀者打開一道道既龐鉅又微細的視窗。」──古碧玲,《上下游副刊》總編輯 「人類學家最重要的任務,在於將熟悉的生活世界細心描繪拆解,再以文化共感的眼光在敘事的土壤上將其重新組裝起來。從這個角度來看,廢墟中生長的松茸與人類學者有著同樣的生命意義。安清以多重感官和行動者角度的書寫,帶領我們跟隨松茸開展祕密生活:透過菌絲路徑,連結採集者的勞動與美食家的鼻尖;跨越貿易與戰爭,從日本出發到東南亞與北美;在人為擾動下轉譯不同觀點,並重新體現森林的超越力量。透過松茸,安清在當代多物種書寫與本體論轉向之外,展示了人類學家連結多重宇宙的迷人能力,並且讓我們發現,資本主義的盡頭可以不是廢墟,而是另一個世界的起點。」──李宜澤,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兼主任 「《在世界盡頭遇到松茸》是本奇書。在寫作格式上,人類學者安清以隨筆的方式,極具詩意地道出人們與松茸相遇、因為松茸而彼此相遇的故事。安清的筆觸輕盈,以她的話來說,宛如一首複音音樂(polyphonic),但一字一句在在引人深思。她想要回答的問題是,在這人類生活已大幅牽動了自然,說不定會讓人類這個物種,連同其他難以計數的物種,一同走向毀滅的當下,人們需要什麼樣的視野,看待這個世界,乃至於人類在當中的位置。是要打掉重練?還是就此隨波逐流?安清建議,與其從那些被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圈出的『大自然』得到天啟,我們可以低下身來,跟在次生林中才有可能發現的松茸,好好學習。因為安清的文字與視野是如此不落俗套,讓該書的翻譯成為莫大的挑戰。這本由二十張出版社重出的中譯版,經過清華大學人類所的林浩立教授逐字逐句悉心改寫與審訂,為最為貼近原著的版本。林浩立教授為多物種民族誌的研究者,同時也是饒舌歌手;經他審訂的文字,如同原著一般,有種奇特的節奏感,讓閱讀本身成為一種莫大的樂趣。」──洪廣冀,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在我們的時代,跨物種的相遇相當迷人。人們總想從其他物種身上『獲取教訓或啟示』。但就在相遇的當下,他者早已默默在調教你的感性與覺察。唯有打開心靈的窗口,方能允許感性分子的線索參與編織你的世界。安清的松茸敘事就是關於這樣的過程。」──張君玫,東吳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圍繞著松茸這個關鍵字所開展的《在世界盡頭遇到松茸》,是一部『不只是人』(more-than-human)的人類學經典。長久以來習慣於『可規模性』的世界、習慣於將視野聚焦在人類對自然的控制及影響――無論是理所當然或批判反省――的讀者來說,安清在本書中所呈現的,既非和諧亦非競爭,以擾動為本的生態學;以及松茸森林透過跨族群、跨物種關係而匯聚的,多重生活方式、多重韻律的聚合體圖像,無疑會帶來思維上的衝擊。但毋須擔心一不小心迷失在這座由文字構築的森林之中,因為安清以清晰的理路,層層遞進地先透過民族誌的眼光,由奧勒岡開放票地的拍賣場景,帶出不同身分背景的採集人、買家、外勤業務之間,彼此牽繫又相互糾纏的軌跡;繼而將視野移轉至中國雲南、日本里山等地的松茸森林,透過它們各自面臨的不同形式之擾動,讓我們看見除了松茸、松樹、採集人這幾個主角之外,那些在文字中驚鴻一瞥的拐糖花、雲杉小墨天牛、松材線蟲、灰面鷲、囊鼠、鹿與山羊,也都在森林這個龐大的聚合體中相互糾纏著。若能覺察到這一切生命的韻律,聽見它們各自的旋律,我們或許才能真正把自己放入以『汙染』及『擾動』為常態的世界,並且調整過去對於物種及身分的狹隘定義、對人與自然關係的單調想像――而覺察的起點,正是從看見一朵松茸開始。」──黃宗潔,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
「如果人類必須在資本主義廢墟、也就是有些人稱為『人類世』的時代當中求生,那麼,我們就需要一個例子,從中窺見經濟、文化、生態以及生存策略彼此之間能形成何等出乎意料的糾結與連繫。在本書中,作者藉非比尋常的全球化的松茸,提出了美妙非凡的實例。」——布魯諾・拉圖(Bruno Latour),法國當代重量級哲學家 「我們並不常見到有書可以既是精湛的學術作品,又能寫得如文字行雲流水的小說。《在世界盡頭遇到松茸》是論述重大問題的傑出著作,構思精巧,讀來心滿意足。」──瑪麗蓮‧史翠山(Marilyn Strathern),英國著名人類學家、劍橋大學社會人類學榮退教授 「本書選用松茸做為透鏡,檢視當代的環境歷史,全球商品生產供應,以及科學。伴之以韻味十足的生動散文體,尖銳而透徹的智識,和獨特創意及原創性,作者藉嶄新而深刻的方式,串聯起各個迥異主題,橫跨數種領域。本書注定成為經典之作。」──麥可‧R‧多夫(Michael R. Dove),美國生態人類學家、耶魯大學人類學系教授 「科學家和藝術家深知,對於一個龐大主題的掌握之道,通常在於近距離觀察該主題的細小面向,進而從中揭露全貌。我們從雀鳥的嘴喙形狀得以見到整體的演化。於是,透過對松茸這個迷人蕈菇的近距離觀察,作者探討生態危機如何發生,又為何持續。她以透徹分析批判過度粗略的簡化論;而對於人類處境現況,她則以思考理性和人性行為的可能,取代恐慌的反應。在一個急迫且凶猛的遭遇可能蓋過人類理智的處境下,她提供了世人一種真切的深思方法。」──娥蘇拉・勒瑰恩(Ursula K. Le Guin),美國奇幻文學大師、《地海》六部曲作者 「本書書名有著雙重含義。松茸位於已知世界的盡頭,因為它很難被找到,是隱藏在森林深處的祕密。但安清也暗示人類確實知道所謂世界盡頭,因為我們有著盡可能從地球上攫取更多事物的本能。在這裡,人類的存在似乎從未如此恰巧而合理:一朵非常昂貴的松茸從大自然來到餐桌上,一場好似自然而然發生而完成的旅程。」──《紐約客》(New Yorker) 「本書出色地將一種最罕見菇類的產業與生態寫成一個關於在後工業時代生存與環境重建的現代寓言,是極具原創性的寫作。」──《衛報》(The Guardian) 「美麗、謙遜的一本書……最上乘的人類學著作。」──《東灣快報》(East Bay Express) 「一本直指當代地理學核心問題的傑出著作。」──《美國地理學家協會書評》(American Association of Geographers Review of Books) 「在社會科學、自然科學與人文學的複雜交會處,本書將引起人們極大的興趣。這點正是人類學的理想所在,但能做到這一點的卻相當罕見。本書不對讀者說教,也不批評指責某些學術信念,而是揭示了一系列既急迫又令人愉悅的事物,在讓讀者看到生態災難的同時,也留出足夠的空間給予讀者好奇心、多樣性、驚喜。」──《亞太人類學期刊》(Asia Pacific Journal of Anthropology) 「作者織就出一部風格大膽的敘事之作。她對於人類文化交叉影響,以及大自然復原力的細膩闡述,展現了對於人類現代性及『進步』究竟為何的全新觀點。」——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獨特觀點與細膩觀察在書中隨處迸發、閃現。從香氣四溢的松茸的全球商品交易鏈,帶引出作者高度原創的人種誌研究。頁頁引人入勝,書中關於採集及銷售這個野生蕈菇的故事,成為一扇窺探當代人類生活景貌的觀景明窗。」──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這一年出版了許多關於『人類世』的作品,此一名詞如今經常被用來描述人類對地理和生態條件造成不可估量影響的時代。在這些書中,很少有像安清這本書一樣聚焦且實用,透過日本美食家、資本主義商人、苗族戰士、工業化森林、牧羊人、芬蘭導遊等等人物,探討了松茸這一世界上最珍貴菇類的供應鏈。假如真有可能,我們還能怎麼商討我們自身的生存條件?」──Flavorwire網站
第一章 覺察的藝術我不是要提倡重返石器時代。我的動機沒有反動成分,甚至沒有保守主義成分,而是意在顛覆。就像資本主義或工業主義或人口那樣,烏托邦想像看起來一直困在一個只包含成長的單程未來裡。我的一切努力都是要想通怎樣把一頭豬放回正軌。──娥蘇拉.勒瑰恩(Ursula K. Le Guin) 一九〇八與一九〇九年,兩位美國鐵路大亨在奧勒岡州的德舒特河(Deschutes River)上競逐建造鐵軌。他們的目的是要成為打造一條工業鍊串連起東喀斯開山脈高聳的西黃松(ponderosa)林與波特蘭木料豐沛的貯木場的第一人。雙方的激烈競爭最終在一九一〇年轉為合作共識,於是松木從該地區源源產出,運往遠方市場。鋸木廠為當地帶來新居民,周邊小鎮因工人倍增而蓬勃。奧勒岡州到了一九三〇年左右,已成為全美最大的木材生產地。這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它是開拓者、發展,以及「空洞」空間轉型成工業資源用地的故事。一九八九年,奧勒岡一列伐木車上被人掛上一隻塑膠的斑點貓頭鷹。已有環保人士表示,影響生態平衡的伐木正在破壞太平洋西北地區的森林。「斑點貓頭鷹就像礦坑裡的金絲雀」,倡議人士解釋,「牠是……生態系統瀕臨崩潰的象徵。」當聯邦法官明令禁止砍乏老林以拯救貓頭鷹棲息地時,伐木業大為惱火;不過,此時究竟還有多少伐木工存在呢?伐木工作已隨著伐木公司機械化和主要木材的消失而縮減。到了一九八九年,許多工廠已然關閉;伐木公司也移往其他地區。曾是木材財富樞紐的東喀斯開山脈林地,如今已削成光禿一片,昔日工廠小鎮也荒煙蔓草叢生。這是我們必須知道的故事。產業轉型的前景最終還是泡沫化了,伴隨而來的還有生計失依的狀況與千瘡百孔的地景。然而,光有這些紀錄還不夠。如果我們讓故事以衰敗收場,便是放棄所有希望──或者只是將注意力轉向其他能寄予厚望、卻又必然走往毀滅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