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齋藤薺出版社:鯨嶼文化出版日期:2024-03-13語言:繁體中文ISBN/ISSN:9786267243589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40頁開數:14.8 x 21 x 1.8 cm開類別:精選書展 > 漫畫/圖文書
齋藤薺(齋藤なずな) 1946年3月3日生,日本知名漫畫家。出生於靜岡縣富士宮市,現居東京多摩市豐丘市。並在京都精華大學漫畫學院擔任講師。年輕時曾短暫擔任插畫工作,1987年,40歲的她決定投入漫畫創作,並憑藉《大麗花》(ダリア)獲得「大漫畫」新人獎而出道。從此移居多摩市並持續創作。代表作包括:《戀愛烈傳》(恋愛烈伝)、《沒有迷路的城鎮》(迷路のない町)、《夕暮人生》(夕暮れへ),以及《孤獨死之館》(ぼっち死の館)。本書《夕暮人生》榮獲第22回日本漫畫家協會賞優秀賞,以及第48回日本文化廳媒體藝術祭漫畫部門優秀賞。《孤獨死之館》則入圍第28回手塚治虫文化賞漫畫大賞最後決選名單。
高彩雯 臺灣大學中文系、中文所畢業,東京大學亞洲文化専攻博士課程修畢。現為中日文譯者,有時寫專欄。喜愛文史、散步與貓咪。漫畫譯作有《先養狗⋯⋯然後,養了貓。》、《我所看見的未來》(以上大塊文化)、《紅色褲襪男》、《潛水艇河童族》等(以上鯨嶼文化)
【日漫得獎名作】 日本漫畫家協會賞優秀賞 日本文化廳媒體藝術祭漫畫部門優秀賞 黃昏已近,夕暮將至 深情且殘忍的人間劇場 「我從未讀過這麼成熟的漫畫。一路至今,有種種事,從今往後,亦有種種事。 這是我們的人生故事」。──漫畫家近藤洋子(近藤ようこ) 【老與孤獨死,以及那些消失殆盡的年歲】 【你我都有終老的一日】 齋藤薺・沉痛的幽默傑作得獎記錄 第22回 日本漫畫家協會賞優秀賞 第48回 日本文化廳媒體藝術祭漫畫部門優秀賞 第22回 手塚治虫文化賞漫畫大賞最後決選名單
解說跨越二十年的空白 (吳智英) 這是齋藤薺睽違許久的單行本。總共三集的《戀愛烈傳》在1995到1998年之間出版,所以這本已經隔了二十年(選集版本的《如病態般愛過的文豪們》在2013年發行)。這段期間以來,齋藤在做什麼呢?除了照顧家人,也在京都精華大學教課。兩邊的工作都告一段落後,她再度提筆畫漫畫。 這二十年間,齋藤薺逐漸成為被忘記的漫畫家。雖說是漫畫界數一數二的實力派,只因為在書店的架上看不到她的新作品,也開始被遺忘了。 收錄在本書中的〈囚人〉,收錄在以京都精華大學漫畫學部畢業生為主發行的準同人誌裡。同人中有幾位,曾經在精華大學上過齋藤薺的課。但是,他們本來完全沒聽過齋藤的作品,連她的名字都不知道。直到上她的課,過了一段時間,才想起老師似乎是漫畫家,她畫的是什麼樣的作品呢,於是在大學圖書館找來讀,驚嘆不已。說我們竟然被這麼厲害的老師教到了。 確實,齋藤薺是作品極少的漫畫家。《鳥獸草魚》(1991年)、《片片草紙》(1992年)、《沒有迷路的城鎮》(1994年)、以及前面提到的《戀愛烈傳》單行本,就是全部了。二十幾歲的學生不知道她,也不奇怪。但是,稍有年紀的漫畫愛讀者中,有很多齋藤薺的粉絲。我也是其中之一。 齋藤薺出道成為漫畫家,本來就是大器晚成了。第一篇作品〈大麗花〉是她四十歲的作品。 這篇作品發表在1986年年底發行的《BigComic》(1987年1月10日號)。是昭和61年度(1986年度)前期的BigComic獎的入圍作品。有幾位參與選拔的資深漫畫家擔心這篇作品不是當時流行的畫風,不容易被接受,這也是頗有意思的事情。如果只是那種程度的作品,不要選進去也行,但實際上就是入圍了。一般人接不接受是一回事,可是也不得不承認這位漫畫家的實力。為了登出這總共三十七頁,篇幅太長的新人作品,採用了一頁刊登兩頁稿子的破天荒的刊登方式。即使如此,也沒有省略部分而刊載,在勇於全部刊載的地方,我能感受到編輯的熱情。 內容是從少女的眼睛所見的大人世界。並非十分戲劇化的表現,但是巧妙地描寫了少女纖細的感性和大人的哀愁,是很完美的短篇作品。我覺得有接近向田邦子和山本周五郎的地方。分鏡的連結和故事開展也不像是新人。後來才知道這位作者在那之前沒畫過漫畫,但從事過像是插畫報導的工作。即使是那樣,身為新人,她的畫和故事,都讓人感覺到超凡的能力。一直到她出單行本以前,我都會剪貼她刊行的作品,做成檔案保存。 本書中收錄的作品除了〈孤獨死之館〉和〈囚人〉兩篇以外,都刊登在《故事特集》雜誌中。 《故事特集》創刊於一九六五年底,結束在一九九五年,是被稱為迷你漫畫誌或是小漫畫刊的月刊雜誌。說「迷你」或「小」,但在全盛時期,實際銷售量也達到了一萬五千本。總編輯是記者矢崎泰久,執筆陣營除了矢崎以外有小松左京、寺山修司、小澤昭一等人,封面和插畫有橫尾忠則、和田誠、宇野亞喜良等人。是這個時代的代表作家們齊聚登場的雜誌。 齋藤薺在《故事特集》上連載漫畫,在某種意義上,可說是必然的。在1965年創刊時,齋藤還是18歲的少女,漫畫連載時是45歲。她幾乎與時代同行,體驗和思考都和時代共振。然而,在某一面,也限制了讀者群。齋藤連載發表作品的時期,雜誌的發行量已經陷入低迷,幾年後就停刊了。1992年,連載作品整理成《片片草紙》,由故事特集社發行,但想來發行本數並不多。證據就是,現在《片片草紙》的古書價格高漲,要價四五千円。當然,如果內容無趣的話古書價也不會水漲船高了。而且因為這樣的內容,發行的本數又很少。 書中的作品都不是特別艱澀的故事。登場人物和作者幾乎是同世代的男女。簡單說來是庶民,或者可以說是小市民的人物,但他們的內在都帶著點微妙的陰影。 這次,隔了很久重讀,我重新察覺到她描繪和人物造形的巧妙。每個人物的樣貌完全不同。我反而能理解她入選BigComic時評審們的擔心了。通常,漫畫很重視「角色塑造」。只要能創造出富有魅力的角色,可以說作品就成功了大半,所以創造很多角色並不是簡單的事。手塚治虫會在不同作品也活用同一個角色,創造出被稱為「明星體系」的演員方式的理由之一,大概就在這裡。但是,書中雖然都是短篇,齋藤薺的作品,每一篇人物的長相都各自不同,在那些臉上,顯示了個性。這是需要極度勞力的恐怖工作,而讀者也需要花力氣在每一篇裡投射感情。也就是說,這個作風正和受歡迎的漫畫的常規背道而馳。 書中〈海岸的閃電〉裡,海女藝人的「鮑魚姐」的形象尤其迷人,她的長相,她的一舉一動,都很有魅力。如果不是鮑魚姐這個角色,無法造就〈海岸的閃電〉。 「鸚鵡之神」的中年護理師也是,非這個長相莫屬了。就因為那樣的容貌,才生出如同執念般的情色床戲。只出現一格的賣小鳥的中年女人的樣子也是,我覺得她在圖像上成為了重要配角。 〈囚人〉和〈孤獨死之館〉,是她不得不擱筆後,經過了二十年的作品。那段期間,雖說她在大學教漫畫,但筆鋒不僅未顯鈍重,反而越來越尖銳。 這兩篇作品,主題都是老和死。是因為齋藤薺親自進入了那個年代,經驗了家人的照護和送終吧。兩篇作品,都辛辣地描繪了在面對死亡時潛藏於人類內心深處的我執噴發的樣貌。這裡也一樣,臉部的造形非常棒。〈囚人〉中老婆婆看似傲慢的淺薄,如果不是這樣的角色就無法表現出來。〈孤獨死之館〉裡,接受了各式各樣的老人的老與死,也是因為角色塑造的多樣性才得以表現出來。在接近結尾的地方,有一個人這麼說。「活著這件事──好像是,更奇怪、更複雜又莫名其妙的……」。這樣的真相,用台詞講出來看似簡單,不過,齋藤一一描繪出了每個人的樣貌。這裡,存在著漫畫才能表現出來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