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凱特.曼恩Kate Manne
康乃爾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她於麻省理工學院取得博士學位,並曾任哈佛學會的初級研究員,曾為《紐約時報》、《波士頓評論》、《赫芬頓郵報》、《泰晤士報文學增刊》與《政客》等各出版品撰寫評論。英國《前景》雜誌曾將她評選為「世界十大思想家」。
另著有本書前作《不只是厭女:為什麼愈「文明」的世界,厭女的力量愈強大?拆解當今最精密的父權敘事》,以及為不分性別發聲的《懼胖社會──為何人人對肥胖感到恐慌?體重羞恥的文化如何形成,肥胖歧視如何與各種歧視交織並形成壓迫》。
相關著作:《不只是厭女:為什麼愈「文明」的世界,厭女的力量愈強大?拆解當今最精密的父權敘事【時...
-
★Goodreads 4.1星,超過3,000則評價!
★亞馬遜 性心理與諮商 暢銷書
★《今日美國》暢銷書
「關於這個仍然禁忌的話題,這是一本易於理解的指南,
揭示了我們最親密的聯繫不僅能夠持續,甚至能夠繁榮。」——《ELLE》
「任何想要重新想像極致性愛樣貌的情侶,都必須讀這本書。」
──蘿蕊.葛利布,《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作者
《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艾蜜莉.納高斯基(Emily Nagoski)
她是印第安納大學健康行為博士、前史密斯學院健康教育總監,
從事性教育已25年,參透健康行為、諮商、心理學,
專門教授人類...
-
所属
東京大学 大学院情報学環・学際情報学府 特任研究員(日本学術振興会特別研究員PD)
学位
博士(人間環境学)(2024年3月 九州大学)
-
台灣出生率全球最低,
試管多胞胎率卻遠高於多數國家,
背後隱藏什麼原因?女性生命與整體社會面臨什麼風險?
中研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得主】 吳嘉苓
耗時15年、橫跨3國、超過100場深度採訪,
寫下第一本全面探討人工生殖議題的專業之作
從追求成功懷孕,到尋求安穩生產,
她們在人工生殖過程獨自承擔責任,卻難以掌握身體與胎兒命運……
多胞胎懷孕是一場既期待新生命降臨,又得抵抗致命威脅的旅程。人工協助生殖科技常被當成治療不孕的解方,但過程中,用來提高成功率的刺激排卵藥物與多胚胎植入,卻大幅增加多胞胎懷孕的可能,讓母嬰面臨健康危機。
當各國紛紛...
-
In The Terrible We Cameron Awkward-Rich thinks with the bad feelings and mad habits of thought that persist in both transphobic discourse and trans cultural production. Observing that trans studies was founded on a split from and disavowal of madness,
illness, and disability, Awkward-Rich argues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