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天早上,巳之吉也和茂作一同入山。
巳之吉年方十八,是住武藏國的樵夫,除了除夕和大年初一全年無休,過著不斷伐木、運木的生活。他侍奉的主人茂作是名嚴格又沉默的男性,但作為樵夫,他的本事無可挑剔,巳之吉很仰慕他,喚他為叔父。
不過這幾年,茂作一下子蒼老了不少。相對地,巳之吉不斷長高,去年夏天總算追過了茂作。他的相貌還保有一丁點稚氣,不過身體因持續從事嚴苛的山間勞動,變得如橡木般結實,皮膚在冬天也曬得黝黑,氣色很好。他的眼神如老鷹般率直、靈動,即使過著貧窮的生活,精神依舊煥發。當年被家裡送出去工作時,他還是個瘦小的孩童,連鐮刀都拿不好,如今已成了健壯的美青年。...
-
前言:死亡的記憶何其遙遠——在21世紀避免戰爭的方法
廖咸浩(臺大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
艾略特(T. S. Eliot, 1888–1965)在他的名作〈荒原〉(“The Waste Land”)開頭前幾句是這樣說的:
四月是最殘酷的季節,讓
丁香從死寂的土地中冒出,將
記憶與愛欲混合,以
春雨將遲鈍的根芽擾動。
本詩寫於二次大戰後,以這些詩句啟首所反映的是,即使在春雨陰影仍糾纏不去。然而,人是健忘的。在2022年2月24日,還未等到春雨開始擾動死亡的記憶,新的死亡已經開始了:俄烏戰爭點燃了21世紀的第一把戰火。與任何戰爭的開始一樣,雙方都有充分的理由:一方反侵略...
-
本書從人性的概念出發,博採不同領域的視角,探討AI的發展。其議題涵蓋全面:從AI如何影響到人對自身定位的本體思考,到社會各個面向受到的衝擊,到AI是否自己會有類似人性的條件,皆有觸及。在AI相關的人文社會研究成果中,可謂首見。
-
獲得一個病名,
是幫助我們變得更健康,還是變得更加脆弱?
被譽為當代最偉大腦神經醫學家──奧立佛・薩克斯真正的傳人
英國腦神經權威醫師暨惠康圖書獎得主
《腦內風暴》、《謎病睡美人》作者
~蘇珊・歐蘇利文~
探索社會醫學最新力作
◆《週日泰晤士報》即時暢銷書
◆BBC Radio 4「本週好書」選書
◆《泰晤士報》、《衛報》、《倫敦標準晚報》、《新政治家》、《愛爾蘭時報》2025年度最佳好書之一
「《製造診斷的時代》探討了許多讓我長期困惑、難以釐清的議題,她以優雅、深情且極富見地的筆觸,俐落切開那些讓我在為人父母與臨床工作間掙扎的矛盾與混亂。這本書...
-
和女學生不倫,被告上性平會的教授
始終堅信雙方是「你情我願」
直到那天,他發現自己的女兒也遭到了輪暴
200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柯慈
生涯最著名的傑作,亦是他最具爭議的小說
「柯慈筆下角色的救贖之旅往往是向下的,被內心的沉淪所驅使,但在被剝奪一切外在尊嚴後,卻反而從中獲得力量。」──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詞
**
「講到男人和性,大衛,我對什麼都不覺得意外了。也許對男人來說,對女人的恨會讓性更刺激。你是男人,你應該知道。你和陌生人做的時候──你抓住她,壓著她,讓她在你下面,把你的重量壓在她身上……這不是有點像殺人嗎?把刀子插進去、拔出來,丟下滿身是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