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書是2007至2009年「交界與游移──跨文史視野中的文化傳譯與知識生產」整合研究團隊的研究成果結集。共收錄十三篇論文,依循「文化傳譯」與「知識生產」角度切入,就若干不同個案,從歷史、文學、文化史等角度來進行回應與闡述,剖析明清以降臺灣多元駁雜的歷史文化進程。
全書分為四輯。第一輯「知識生產與觀念轉型」中,陳熙遠〈新舊約與今古文──「聖經」在儒教中國的近代啟示〉,探討晚清今文學者在重構孔教核心理論時,對於今古文經傳統的吸納,及受到西教理解的影響。張哲嘉〈晚清時期日本旅人眼中的中國衛生與健康〉,分析晚清時期的中日文化交流,聚焦當時日本出訪中國者記錄下所折射出的中國衛...
-
黃舒楣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近年專注於襲產、記憶、空間政治的交集,長期與韓日同儕合作跨境比較研究,近期在東京大學進行訪問研究。續此專書出版後又主編合輯《記憶前沿:困難襲產與後殖民國族主義的跨界政治》(Frontiers of Memory: Difficult Heritage and Cross-border Politics of Postcolonial Nationalism,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22)。學院外亦參與公共事務,擔任第一屆、第二屆行政院推動轉型正義會報委員以及女建築家學會理事(2022-2026)。
...
-
奇瑪曼達.恩格茲.阿迪契(Chimamanda Ngozi Adichie)
1977年生於奈及利亞埃努古市,在恩蘇卡的奈及利亞大學校園裡長大。19歲時到美國,並拿到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與耶魯大學碩士學位。她是當代最知名的非洲作家之一,作品已經被翻譯成三十種語言。她的小說《紫色木槿花》(Purple Hibiscus)榮獲不列顛國協作家獎(Commonwealth Writers Prize)以及赫斯頓/賴特遺產獎(Hurston/Wright Legacy Award);《半輪黃日》(Half of a Yellow Sun)獲得女性小說獎(Women's Prize f...
-
台灣出生率全球最低,
試管多胞胎率卻遠高於多數國家,
背後隱藏什麼原因?女性生命與整體社會面臨什麼風險?
中研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得主】 吳嘉苓
耗時15年、橫跨3國、超過100場深度採訪,
寫下第一本全面探討人工生殖議題的專業之作
從追求成功懷孕,到尋求安穩生產,
她們在人工生殖過程獨自承擔責任,卻難以掌握身體與胎兒命運……
多胞胎懷孕是一場既期待新生命降臨,又得抵抗致命威脅的旅程。人工協助生殖科技常被當成治療不孕的解方,但過程中,用來提高成功率的刺激排卵藥物與多胚胎植入,卻大幅增加多胞胎懷孕的可能,讓母嬰面臨健康危機。
當各國紛紛...
-
In The Terrible We Cameron Awkward-Rich thinks with the bad feelings and mad habits of thought that persist in both transphobic discourse and trans cultural production. Observing that trans studies was founded on a split from and disavowal of madness,
illness, and disability, Awkward-Rich argues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