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嘉漢(作家)、房慧真(作家‧記者)、陳栢青(作家)、陳雪(作家)、陳榮彬(譯者‧作家)、童偉格(作家)、馮品佳(交通大學外文系講座教授)、黃崇凱(作家)、楊凱麟(作家‧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廖梅璇(作家)、蔡秀枝(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鄧宜菁(清華大學英語教學系副教授)、鄧鴻樹(台東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助理教授)推薦
-
〈推薦序〉
客觀理性的背後——從人性的剖析到律法的觀照∕林志潔
二○○七年初,我在國立交通大學開設了一門通識課「Love, Sex and Law」,中文課名叫「愛情的法律學分」,我將這門課分為財產篇、婚姻篇、分手篇、性愛篇等主題,就不同議題所涉及的法律進行探討,我的聽眾是一群理工科為主、男生居多、樸實敦厚但沒有任何法學背景的大四學生,我希望這門課能讓他們在踏出校園前,對愛情、性,以及相關的法律具備基礎的認識。
當我們的主題即將進行至「性交易與法律」的議題時,我預備邀請日日春公娼協進會的工作人員來播放廢公娼及抗爭經過的紀錄片,若有時間,我也打算...
-
作者序
馬嶽
二〇一九年八月十二日,我放下了手頭上本來在做的研究和寫作項目,打開手提電腦,咬一咬唇,決定寫字,開始了寫這本書。
我其實主要只懂得寫字。
八月十一日晚上,一名女急救員在尖沙咀被打盲一隻眼睛、不少抗爭者在銅鑼灣一帶被痛打被逮捕、警察把催淚彈打進葵芳港鐵站、在太古港鐵站內追打已經準備離開的人群。這一天內的暴力帶來的盛怒,觸發很多人翌日到香港機場示威,癱瘓了機場運作及交通,很多人接著由機場徒步走到東涌離開。三個星期後,數以千計的人再到機場抗議,再徒步從機場走了二十公里離開大嶼山,不少義務司機駕車接載離開,傳媒稱之為「港式鄧宼克」大撤退。...
-
後記
謝謝即將要掩卷的各位,循著琴聲,陪伴我一路走到了這裡。
這裡除了寂寞,還有謊言,軟弱,恐懼,懊悔;但這裡也什麼都沒有,不是空無一物的沒有,而是無限可能的、那種無法預測的、宛若如釋重負的沒有。
的確是如釋重負了。沒想到一個隱約的念頭,在心頭積壓了二十年後,竟然此刻有了一個終於定格的畫面:一場雪,一架鋼琴,一個人。
要感謝的是歲月,畢竟二十年前的我是無法如此勇敢誠實的。
二○一八年的七月,當我寫下「起初,我們都只是靈魂,還沒有肉體」,之後,故事中的所有元素,意想不到地都開始被召喚出來了。終於能體會維琴妮亞.伍爾芙在寫下那句「達洛薇夫人說她要...
-
皮耶‧勒梅特(Pierre Lemaitre)
1951年生於巴黎,法國作家、編劇,龔古爾文學獎得主。
曾任文學教師多年。他迄今的小說作品備受各界讚賞,譽為犯罪小說大師,曾經榮獲2006年干邑處女作小說獎、2009年最佳法語推理小說獎,以及2010年Le Point週刊歐洲犯罪小說獎。《籠子裡的愛麗絲》是他第一部翻譯成英語的作品,贏得了2013年英國犯罪小說作家協會(CWA)國際匕首獎。
同年11月,皮耶‧勒梅特以描寫一次大戰的作品《天上再見》,榮獲龔古爾文學獎.暢銷突破兩百萬本。之後英譯版本也摘下國際匕首獎。並以《籠子裡的愛麗絲》三部曲完結篇《凡人的犧牲》勇奪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