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序
另一種生命
兩年前的四月開始,我就沒有剪過頭髮了。髮尾披散著,漸漸往腰際的方向伸,每天出門前,髮圈拿著就紮起馬尾了。仔細想想,台灣的男生在留長髮的比例上,還是要比一頭俐落短髮的少。身邊留長髮的男性朋友就那幾個,我也是第一次留長,然後就一路留下來了。開始留長的那段時間,還感受不到生活有什麼改變,但留到一定的長度後,週遭的人就好像覺得很新奇一樣,見到我便首先關注我的頭髮。我身在這樣的髮型之中,看他們用「對長髮的認知」來解釋他們對我的感覺,我在想,人也許很需要用經驗,來指認眼前的事物,在給了一個定義以後,便不會再對突如其來的陌生感到不平衡。
在家裡,見到...
-
陳薇真,1985年次,汐止人,現居台北中山區林森北路。東海大學哲學系畢,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肄業。在千禧後流行音樂、獨立音樂與網路都會愛情流行出版物下長大。曾為低收入戶、無業、約聘建檔人員等,以及如髒話般的非政府組織。曾於國內文化研究年會、女學會年會等投稿多篇相關研討會論文,並投入跨性別政策、社群組織與文化倡導。
-
前言
我竟然寫出第二本書了。
其實寫《診間裡的女人》寫到一發不可收拾,編輯也聽故事聽到一發不可收拾,所以《診間裡的女人》在收稿時,有幾篇內容,就依照書的走向和規劃,放到第二本書來。
《診間裡的女人》是許多女人內在衝突的故事,《診間裡的女人2》則是女人和外在環境的疏離。
實習時協助換藥的那個病人,我們沒看過他的妻子;來產檢的那個經產婦,我們找不到她的老公;昏迷的那個年輕產婦,原來是不被祝福的小家庭;帶原HIV的病人,醫療單位能避就避,連在我們照顧的過程中也必須幫她避開別人;而獨自面對生子壓力的女人、遠離都市資源的產婦,總有一種手伸不到她身邊的感覺。不斷尋求卻無法得到解答的...
-
◎ 我養的貓經常像是我的前任男友
喜歡吃
不太理人
毛還一大堆
◎ 浪漫的事
曾經為你作詩
妄想成為你的雙腿
你的陽光
你的傘
如今我什麼都不是了
也不想再作為愛的詩
只想做愛
只想
把你的心跟肺
挖出來
帶回鄉下
餵狗
-
神給我的翅膀很小,飛不起來但很合身。
***
我的孩子,你好好玩耍。不必負責任。
當然會下雨,腳會溼。
當然會有一點疲倦。一點悲哀。
我的孩子,把耳朵臉頰貼到貓的身體上,
用鼻子吸她的毛。
做一個沒有用的人。
***
我找到你。我在你實實在在的肉體上感覺到生命。
找到世界的群鳥。神的寬慰。找到死寂之中令人振奮的氣息。
我找到的這個世界是我一個人的。
非常的自私的世界。
這裡要承受一個人的失落。一個人深切的悲傷。
雖然這裡的愉悅無比的巨大。
我越陷越深。
深到一個神都看不到的世界。
深到沒有人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