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序
那些只剩下開始與結局的故事
有時候我看到年輕小坦克(註:我的讀者都被我稱之為小坦克)說我的故事是他們最好的成長小說時,我都會不由自主的抖一下。除了我怕他們爸媽知道自己小孩被我這個社會敗類帶壞會想殺我之外,也是因為覺得我的小說根本不符合成長故事的公式。
成長故事集的公式不是應該是:十章裡面前七章都是善良的主角被反派惡童欺負,後面三章中有兩章是在洗白惡童,最後一章則是快樂大結局,每個人充滿希望與正能量?
從小到大我只要逮到機會,就會泡在學校的圖書館,看那種超常見的成長故事集。
但說實在的,國小時的我總是不懂,為什麼惡童欺負主角一路欺負了七個章節,還能在後面三個章...
-
推薦文
好好的性、好好的快樂與滿足
徐志雲(精神科醫師、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理事長)
二○○三年,我跟欣潔幾乎同期進入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簡稱「熱線」)當義工。過了數年,欣潔成為熱線的專任工作人員,我也擔任理監事;爾後欣潔創立了彩虹平權大平台,我則擔任熱線的理事長。十多年來,我們一起參與了台灣同志運動的風起雲湧,也見證了台灣同志社群的巨大變化。
早年(真的很早年)的熱線裡,男同志是義工的大宗,也因此在舉辦活動時,經常落入男同志主體的用語。而欣潔是當年參加熱線最深入的女同志義工,常常(被迫)擔負起提醒大家「不要落入男同志視角」的糾察隊角色。我完全可以理解當這樣的糾察...
-
「一系列可疑的事件串起這些生活細節,恐嚇、意外、毒品、自殺……在一個女人眼中的事件,可能在另一個女人眼中有完全不同的風貌,讓人迫不及待一章接一章看下去。」──千晴
「《替身》是一段陰暗且令人不安、充滿懸疑與暴力的故事,發生在一所菁英演藝學院裡。四位暢銷作家將她們的才華傾注於如同發條鐘一般精密的劇情結構,敘事筆調迷人、節奏流暢,這組推理高手共同成就了這部作品,使它成為一樁卓越耀眼的文學創作實驗。」──英國水石書店
「要四位作家合寫一本驚悚小說,可能會造成災難性的結果,但《替身》的四人作者群漂亮地完成任務,而且顯然都寫得相當過癮。」──《衛報》...
-
名人推薦
對我來說,屠格涅夫是前所未見的偉大作家。--美國作家海明威
屠格涅夫比莎士比亞更偉大。--英國小說家福特
屠格涅夫是俄羅斯語言的大師。--俄國作家杜思妥也夫斯基
屠格涅夫的作品極具魅力,對世人懷著悲憫,充滿了人性的光輝,讀來絕不會讓人感到枯燥乏味。--英國小說家毛姆
-
第一部
第二部
推薦文 當我們討論友情,我們在討論什麼? ◎陳柏言
推薦文 未盡事物的微妙 ◎鄧九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