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世界的巨大衝擊,社會文明的關鍵時刻!
2020年伊始,人類世界卒然受到不明病毒與肺炎病症的侵襲,首先是中國武漢驟然宣布封城,接著是亞洲各國紛紛傳出疫情,病毒遍及世界各地……封鎖與隔離成為日常風景,懷疑和恐懼也在靜止與暫停中逐漸蔓延。
面對持續蔓延的疫情,對未來產生憂慮或不安的情緒是能夠理解的。然而從較為宏闊的視野來看,在這史無前例的流行疫情之下,我們正站在一個歷史的關口,我們的每個決定、每個作為都可能成為影響疫情走向的重要關鍵。
而在台灣仍能維持安定穩健的日常生活時,全球各地又正經歷怎樣的景況?本書由中央社採訪團隊撰錄、整理,詳實記錄了疫情初起,擴散,肆虐全球...
-
用數據藝術說故事,解構資訊時代的暗黑力量
我數據你;你數據我。他們數據我們;我們數據他們。
~~我們全都數據在一起~~
★《紐約時報》首位駐點數據藝術家的嶄新書寫,收錄16幅珍貴數據藝術創作
★利用不同詞彙組合訴說視覺故事,思考數據是什麼、能做什麼
★什麼被蒐集、什麼沒被蒐集,數據蒐集絕非天真無邪
★數據的儲存結構如何影響它們被發現或遺失,故事如何敘述重現
★為事物排序、為是非分類,親睹演算法的神奇與失控
★深入麻省理工學院的Dataland,直擊推動四十年來資料科技的神祕地下室
▌在數據中活出人性,從龐大的資料量中解讀出全新洞見
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數據世界...
-
漢娜‧鄂蘭│西蒙‧波娃│艾茵‧蘭德│西蒙‧韋伊
她們在最黑暗的時期,為自由而戰,以哲學為火把,為人類的靈魂找尋救贖,並照亮整個世紀。
漢娜‧鄂蘭:「想法並不危險,危險的是思考。」
生而為人,不該放棄思考的權利、不該隨波逐流,否則,便是平庸之惡。
西蒙‧波娃:「女人不是天生命定的,是後天塑造出來的。」
她的存在主義思辨,對後世影響深遠,憑藉著作《第二性》成為解放女性的象徵性存在。
艾茵‧蘭德:「學會珍視自己,意即:為自己的幸福而戰。」
生命的目標和價值由自己定義,每個人都坦誠地面對自己,就能推動整個社會。
西蒙‧韋伊:「關注是最難得又純粹的慷慨。」
...
-
1790年,艾勒醫生展開一場氣味丈量行動,
行經巴黎近郊的城鎮時,他說道:
「這裡有淡淡的善良窮苦人家的味道。」
嗅覺,過去被視為獸性野蠻的象徵,因其虛無飄渺難以形容,往往被打入感官世界的冷宮。隨著十八世紀科學和醫學的進步,人們開始重視氣味中潛藏的危險,一連串消毒除臭、整治環境的行動旋即展開。在這過程中,新興的階級意識也和氣味聯手,劃分出社會貧富界線:氣味不僅造就出上層人士專屬的花園和鄉間別墅,化身為彰顯身分地位的識別證,更成為傳遞情感、撩撥情慾的絕佳途徑。
「柯爾本不只講了十八、十九世紀人們對氣味的厭惡,也談了香料與香水的發展、身體與疾病理論的發展、城市空...
-
原來我們與動物都一樣,富涵道德感與正義之心。
徹底打破「自私的基因」的功利假說
若賦予一名巴諾布猿說話的能力,當牠聽到「宗教已死」、「科學至上」這樣的無神論主張時,牠可能會說:「那真是太不幸了!」 自科學啟蒙以來,關於宗教與科學的辯證就持續不斷;演化論的出現更是石破天驚,完全顛覆了宗教對生命起源的想像。幾百年來,許多宗教家、哲學家、社會學家、生物學家、基因專家等等,全都捲入這場區別「萬物之靈」與「動物性」的爭論之中。
但法蘭斯.德瓦爾告訴你,其實我們跟動物沒什麼不同。
這可不是說人類充滿「該死的獸性」,恰恰好相反。人類所擁有的道德觀,全都可以在動物身上看到相對應的行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