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代表一個人於根本存在上的改變。
它最顯而易見的,就是「無數的事物一去不復返」。
如果有人不為失去那些事物而遺憾,那是因為他不曾愛過它們。
我覺得,那些輕易就接受「老年」、歌頌「老年」這件事的人,
他們沒有真正熱愛過生命。
——西蒙.德.波娃
我們時時懼怕死亡,但我們不會在剎那間成為老年人。人生這個斜坡緩緩而降,讓人幾乎完全感受不到其傾斜。由於老年和我們相隔如此漫長的時間,以致它的到來在我們眼中有如永恆之久。這個遙遠的未來,在我們看來是如此不真實,因此普魯斯特說:「就所有現實來看,老年說不定是我們生命中一個懷抱最久的『抽象』概念。」
絕...
-
「史碧瓦克是學術界的名人……無論走到哪都會引起轟動。」──《紐約時報》
底層階級能發言嗎?
其實,沒有人可以用任何語言說「我是底層」。
蓋雅翠.史碧瓦克是當代知名的馬克思女性主義者、後殖民論述的重要理論家,其作品艱深,因而少有譯介。發表於1987年的《在其他世界》是她的第一本個人論文集,也是影響後世深遠之作。
1980年代,新保守主義的勢力壯大,先前女性主義運動、同志運動與尊重少數族裔的抗爭持續發酵、深化,學術文化圈也產生了激烈的論戰。《在其他世界》以文本分析的方式,精彩地為該時代的美國做了重要說明與注腳,全書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文學]
...
-
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一手小說,一手評論,皆有享譽當世且足以傳世之作。她的評論範圍甚廣,而以小說評論為主,本書選譯其中比較重要的作品。吳爾芙以小說家談小說家與小說藝術,於此道種種甘苦與關鍵自有其特別深入敏感與體會,用此善於掌握問題,出以具體切中的洞見,毫無浮泛的空談。又因不走純粹理論的路線,以「普通讀者」為對象,娓娓道來,精簡、平易,親切生動,行家可讀,一般人讀之亦覺趣味橫生。
-
不賣命工作,就是懶惰?
懶惰的究竟是不屈服於殖民資本主義的土著,還是一旁坐享其成的西方殖民侵略者?
《懶惰土著的迷思》是已故馬來西亞社會學家及思想家賽胡先・阿拉塔斯討論去殖民東南亞研究和亞際研究的經典社會科學著作。該書探討16世紀至20世紀間,西方殖民者將殖民地土著視為懶惰民族的意識形態建構。在卡爾・曼海姆和知識社會學的基礎上,阿拉塔斯分析西方殖民者如何構建殖民地土著形象,以及這些迷思的塑造如何加強殖民意識形態和資本主義的運作邏輯。
這部發表於1977年的經典之作,旨在解構這個「懶惰土著的迷思(神話)」,並替這個形象除魅,是系統性批判殖民主義/歐洲中心主義知識的早期典範。...
-
★國家文官學院年度選書
★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自然科普類」評審精選
★美國《發現Discover》雜誌25本最偉大的自然科普書籍
★紐約公共圖書館票選十本「科學或自然界的世紀經典圖書」
★美國現代圖書公司「二十世紀100本非小說」第五名
大地陷入奇怪的寂靜。
田野、樹林、沼澤到處了無聲息。鳥兒哪裡去了?
農場母雞孵不出小雞、小豬養不大、蘋果樹結不出果子
農民生了怪病、小孩在玩耍時突然倒下
好像魔咒降臨……
《寂靜的春天》是美國自然文學作家瑞秋‧卡森集大成之作,被譽為是可比擬達爾文《物種起源》的生態學世紀經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