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喀飛
參與台灣同志運動超過二十五年,關注同志與愛滋人權、歧視與汙名建構、兒少性權、同志社群文化、老年同志口述歷史、台灣同志運動史。曾任: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創會理事長、行政院人權委員、台灣同志遊行聯盟文宣組長。台灣愛滋行動聯盟、民間愛滋修法聯盟共同發起人。曾參與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老同小組「老年同志訪談與出版計畫」,催生出版《彩虹熟年巴士》(二○一○,基本書坊出版)、《阿媽的女朋友》(二○二○,大塊文化出版)。
-
第八章
瑪格麗特告訴瑞米:世事難料,寂寞也是必要的調味品,所以生活才會有味道。
在夢中,他吻著江詠雲的頸部,他沉醉在南風的呼喚,和她說了好多情話。她是他高中同學,這是他們第三次約會,但也是最後一次。
那一天,他騎著摩托車載著她在宜蘭的山路前行,夜色迷人,南風不斷拂過他們的臉龐,他覺得到地老天荒,他都願意這麼騎下去,和她。
他們來到一家小吃攤,他停好機車,和她手牽手走過,坐了下來,點了菜和啤酒,「我不喝,」江詠雲說,他擰了她的手背,「一點點?」她搖了頭,但將臉依靠在他的肩膀上。
她去上洗手間時,他在外頭抽菸等她。
他抽了幾口菸後,回頭看到學校同學...
-
多數人都覺得炫富很容易,但德瑞(Dre)的生活卻告訴我們,要讓人做出炫富舉動,事前是得費一番工夫的。
接近午夜時分,在Downtown 這間位於蘇活區(SoHo)精緻又時尚的餐廳裡,德瑞那桌的晚餐即將吃完。德瑞的左右兩側圍繞著六、七個美麗女子,全都是時尚模特兒那種程度的美──年輕、高挑,五官完美無暇,身上的衣服和高跟鞋極其時髦,彷彿是離開伸展台後就直接來到這裡一般。她們只要走進房間,眾人的目光就很難從她們身上移開。
週日晚上的Downtown 別具風貌。店裡的裝潢很奢華:長毛絨套的傢俱、桃花心木吧台、巨型吊燈,牆上還貼著知名時尚攝影師的巨幅經典作品。店裡不放音樂,只有持續的談話聲,...
-
我們的能量從哪裡來?為什麼會有兩種性別?我們為何會成長、死亡?
這所有問題的解答,都是——粒線體。
本書作者尼克.連恩是榮獲英國皇家學會科學圖書大獎的生化學家,在這本《能量、性、死亡》中,他以一個非常微觀的角度(十億個粒線體只有一粒沙那麼大),來回答生物學的重大問題——也就是我們的生、老、病、死。
粒線體雖然微小,卻是生物不可或缺的重要胞器。我們每個人的體內都帶有一萬兆個粒線體,約占體重的百分之十。粒線體對生物的重要性,可以用以下幾個例子來說明:
⚡生物的發電廠:粒線體會利用氧氣將食物徹底燃燒,產生我們生存所需的所有能量。
⚡ 粒線體...
-
文潔華
現為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總監、人文學講座教授。她的研究及著作範圍包括:比較美學、比較哲學、女性主義哲學、文化研究、性別研究、文化藝術等。 她曾為美國福布萊特研究獎學金學人,以及美國馬其特大學婦女聯會講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