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跌落的少年,
與仰望的少女之間,
乘風而來的「神明」如一張黑幕,替他們展開如願以償的世界。但那何嘗不是另一種包圍?
我們品德敗壞,
但我們純真地愛。
──關於終於能活下來的加害者們。
-
本書為過去十年來,台灣女性主義與性/別研究的回顧與前瞻。精選的十篇論文,以台灣學術場域的女性主義學者為主,結合精神分析、解構主義、後殖民研究、文化研究等方法論,展現當前研究在性/別、國族、階級、族群等意識形態上之權力布局與欲望轇轕,企圖開展出既具女性主義政治批判立場,又兼後結構理論交雜互動的繁複,以此挑戰傳統對文學研究之固定認知模式。
-
本書為會議論文結集,主題乃以中國古典及現代文學為範疇,探討女性在文學中的處境與面貌,以及女性作家作品研究。期藉西方蓬勃發展的女性主義文學理論來重新閱讀古典與現代的文學作品,尋覓出女性共有的經驗與問題,並關切女性文學的發展。
所收論文共計十六篇,古典文學方面,涵蓋詩、詞、小說、戲曲、民俗等;現代文學則以小說、新詩為主,其中並包含大陸地區以及海外華美文學的研究。
各篇論文作者均為台灣及大陸學者,並任職於各大學或研究機構,且皆學有專精,於女性文學尤有深入研究。
-
本書集結了台港、大陸及海外學者(康來新,池上貞子,周芬伶,羅久蓉,王德威,張小虹,平路,胡錦媛,梅家玲,蔡源煌,彭秀貞,金凱筠,陳思和,李歐梵,陳芳明,楊照……等)對張愛玲的討論。從〈第一爐香〉到〈半生緣〉、從散文隨筆到《紅樓夢》研究,張愛玲一生的文字事業,盡皆包括。而各篇論文所引用的歷史材料及理論架構,尤其可以得見張愛玲的啟發之深,影響之廣。本書是「張學」研究最重要的里程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