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怕去理髮店理髮?沒關係,老媽親自操刀幫你理!最愛吃鬆鬆軟軟的蛋糕?那好,老媽親自下廚烤一個給你!好想穿拉風的個性毛衣?沒話說,老媽親自動手給你打一件!看上了班上那個文靜可愛、數學一級棒的女生?沒問題,老媽親自下筆替你寫封情書給她!……
沒想到,天才不老媽也踢到鐵板,無法實現夢想,沒問題,換我來神救援,助老媽一臂之力。
一個不斷自我成長的家庭主婦,如何成為兒子眼中的「超人媽媽」?母子間竟也成為無話不談的貼心好友?本書值得大讀者、小讀友共同閱讀。
本書特色
★ 陳素宜描繪出一個企圖走出家庭尋找人生夢想的母親,並深入探討母子之間的...
-
世界打開,一聲高潮的餘韻──
一個新世代的混血聲音,以小說探索性別、國籍與數位時代的邊際。
二○二一年第三屆後山文學年度新人獎優選作品
作家吳明益專文推薦
來自香港的王和平穿梭於當代的感覺經驗,在手指的滑動張合中,打開通往身體與世界的大門。
沙沙沙沙飄蕩在背景的音訊挑動神經,逗引眾生最原始的本能。一道門接著一道門,世界在高潮與餘韻間延展:地下道麵包機拼合死生,柏林憑空砌出華麗中華夢,家國縫隙無法度化的觀音女身,變裝皇后周遊列國,茶座邂逅與遍尋不著的繩,郵輪停車場深處的喧囂騷動……徙居世界的生命,流淌於性別與國界的邊際,身分未定。
十篇題材各異的小...
-
同班同學聊天總是圍繞著彩妝和衣服穿搭,但我衣櫃裡除了制服的裙子,其他都是短褲,我明明是進到女校,卻好像到了風俗民情完全不同的國度。再來就是那些莫須有的八卦,把我貼上了標籤,拉開了我跟同學間的距離……
上了國中以後,我以為女校生活會如老媽說的「比較單純」,一定可以認識到新同學,結交到好朋友。但是,開學一個月了,總是覺得跟同學有隔閡感,直到班長問我跟同班同學陳梓玲是不是國小同學?我跟她是不是有過節或誤會?我才知道我被孤立了。天呀!她到底為什麼要這麼做?
原本以為讀女校的另一個好處是終於可以自由自在和其他女同學一起打籃球,不用再當男同學的候補。沒想到聽說深受學妹歡迎的籃球隊隊...
-
‧文字作品屢獲改編,2014「臺北國際書展大獎」入圍作品。
‧2019「臺北市立國樂團」x「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聯手跨界製作《臺灣歌劇:我的媽媽欠栽培》原著創作。
‧楊富閔的心靈小史,語言符碼的跨界想像,看見文學與音樂、文學與偶劇、文學與「文學」的轉譯交錯。五感全開,活跳展演二十一世紀有聲的文學!
阿嬤的過去式、媽媽的未來式,成就了楊富閔的寫作進行式。
青春的自我,老去的故鄉,流轉而出解嚴後臺灣囝仔的心靈小史。
電子雞、《漢聲小百科》、巴斯克林……楊富閔回憶童年的成長,那些有滋有味教人反覆咀嚼的昔日美好,在城鄉風景和人倫關係的劇烈變動中,似乎也隨著遠...
-
阿嬤的過去式、媽媽的未來式,成就了楊富閔的寫作進行式。
青春的自我,老去的故鄉,流轉而出解嚴後臺灣囝仔的心靈小史。
楊富閔生長於臺南大內,自幼即在古厝、宮廟邊玩耍,亭仔腳、菜園、墳場都是他𨑨迌的所在;籤詩、杯筊、謝籃皆是他玩樂的器具。楊富閔從這些尋常的鄉間場所與什錦物件,看出家鄉的光芒與衰頹,經由獨特的視點,重新賦予那人那事那物嶄新的樣貌。楊富閔說:「我對於探索腳下每方寸土地之典故有難以言說的狂熱,我從文史工作者筆下接收關於臺灣的知識。我的『臺灣』閱讀史,想來就是我的心靈養成史。」
楊富閔也藉由流經村莊的曾文溪串流而出家族遺事,以其樸實、生動的筆觸,細膩刻畫家中長輩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