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新書快訊

  • 分身:與陰謀論者交鋒的鏡像世界之旅
    第一次發生的時候,我在曼哈頓華爾街外的公廁隔間正要開門,聽見兩個女人談論我。 「妳聽到娜歐蜜・克萊恩說的話嗎?」我瞬間愣住,想起高中時每一個壞女孩,準備聽見羞辱。 我說了什麼? 「今天的遊行是個壞主意之類的。」 「誰問她了?我不認為她了解我們的訴求。」 等等。我從沒說過任何關於遊行的事,更沒說過訴求。然後我恍然大悟:我知道誰說過。我不經意走到洗手台,和其中一個女人在鏡子裡對上眼,然後說出接下來好幾個月、好幾年會不斷重複的話。 「我想妳說的人是娜歐蜜・沃夫(Naomi Wolf)。」 當時是二○一一年十一月,占領華爾街運動正值...
  • 掘墓人:揭發法國高級長照機構的老人虐待黑幕
      身為一名記者與公民,我不反對大型私人集團經營失能照護產業賺錢。這項調查絕不是要大力抨擊或全盤否定失能長者住宿機構。這一行有許多企業與數以萬計的從業人員,秉持謙遜與專業精神,扛起重大的社會責任:為孱弱的長者提供照護服務。   本書旨在揭發某公司的種種不法行徑,它成立三十年之後,成了失能長者住宿機構和私人診所產業的龍頭老大,目前旗下有一千一百一十家失能長者住宿機構,分布於三大洲二十三個國家,提供超過十一萬個床位。該公司企圖在短期內躋身巴黎證券交易所市值前四十大企業(CAC 40),它就是歐葆庭(Orpéa)。   本書也指出法國醫療衛生體制應負的責任,尤其是大區衛生局...
  • 這一年,我靠植物找回自己:讓疲憊歸零,綠活慢療重啟人生
    如果靠得夠近,就能無視眼前的金屬。用指節緊緊勾著鐵絲網,望進間隙,白色的花朵在另一頭搖曳。那是幾十朵的雛菊。宛如磚塊和混凝土間的一場短暫熾熱幻夢。 我最後一次經過這兒是幾週前,當時從院子裡供應晚餐的館子漫步回來。這曾是週日晚上常有的文明儀式:跟朋友見面,撬開扇貝,夾進麵包裡。有人會拍張自拍照,發到網路上。這是舒適生活的標誌,是成就感的所在。這些都是我們這個世代被教導該嚮往的事物:在晚春時節頭一個溫暖愜意的夜晚,跟志趣相投的人外出,簡單地吃頓美食後再一同散步回家。在倫敦也是這樣的。 喬許和我手牽著手往斜坡上的家走去,途中我把他拉回來看這些花。有時這真令人感到新奇,彷彿生...
  • 社頭三姊妹
    一號醒來,想吃稀飯,有死亡的預感。 一切,都不一樣了。 空氣有葵花油質地,黃橙黏滑。床頭燈色調變了,明明是熾熱白光燈泡,怎麼隔一晚就蒼老了,閃爍黃暈色調。哪裡來一大隻冰涼的死魟魚黏貼在她身上?喔,原來是吸飽整夜溼氣的棉被。她躺在床上瞇眼觀星,在自己的雙臂上數老人斑,兩根長斑的繁星香蕉,數啊數,一夜多出了十幾顆星星。 有涼風。對,竟然是涼的。怎麼可能是涼的。今年夏天好漫長啊,以為會一整年都是夏天,終於,在熱死之前,等到風涼。稀薄淡霧從清水岩林間啟程,一路翻攪,方向隨意,經過芭樂市場,籠罩芭樂園,刷過社頭運動公園,越攪越濃稠,變成卡布奇諾的奶泡,慢慢覆蓋整個臺灣中部...
  • 父能量:放下父愛的缺憾,也放過自己
      (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專文推薦   .大師兄(國民作家)   .李崇建(台灣薩提爾推手.作家)   真情推薦   .NeKo嗚喵(YouTuber.說書人)   .李家雯(海蒂)(諮商心理師)   .李崇義(薩提爾模式溝通引導講師)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黃致豪(家事/刑事律師)   .蔡詩萍(作家)   .賴芳玉(律師)   .魏瑋志(澤爸)(親職教育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