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凱特.曼恩Kate Manne
康乃爾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她於麻省理工學院取得博士學位,並曾任哈佛學會的初級研究員,曾為《紐約時報》、《波士頓評論》、《赫芬頓郵報》、《泰晤士報文學增刊》與《政客》等各出版品撰寫評論。英國《前景》雜誌曾將她評選為「世界十大思想家」。
另著有本書前作《不只是厭女:為什麼愈「文明」的世界,厭女的力量愈強大?拆解當今最精密的父權敘事》,以及為不分性別發聲的《懼胖社會──為何人人對肥胖感到恐慌?體重羞恥的文化如何形成,肥胖歧視如何與各種歧視交織並形成壓迫》。
相關著作:《不只是厭女:為什麼愈「文明」的世界,厭女的力量愈強大?拆解當今最精密的父權敘事【時...
-
導論 台灣頌
本書是關於「玖貳壹.八七勿忘傷痛饒舌慈善義演」中歌手和聽眾所代表的社群,以及他們對饒舌音樂的參與。饒舌音樂在此,代表著台灣將近40年的戒嚴時期(1949-87)以後,一種犀利的敘事論述形式。嘻哈在全球各地的多重形式中,都提供並超越了反抗霸權意識形態或新自由主義共謀的辯論,因此,我將台灣的饒舌歌定位為:想像後威權時代新社會形式的協同行動。我認為,饒舌歌手的展演實踐和教育抱負,也就是對透過音樂活動來進行教學的渴望,使後威權時代成為一個契機,能以發揮創意來進行政治介入活動,而饒舌歌手的目標就是重新安排知識階序、權力結構,以及性別關係。從這個角度來看,饒舌的敘事精神不僅帶來效力,也...
-
第一章 告別人類的童年
或者換種說法,為什麼本書要談的不是不平等的起源
「這種情緒四處蔓延,在政治上、社會上、哲學上無所不在。我們生活的時代正是希臘人口中適合『眾神變形』的『καιρóς』(kairos,正確時機),也就是適合基本原則和象徵變形的大好時機。」──榮格(C. G. Jung),《未發現的自我》(The Undiscovered Self)(一九五八)
人類的大半歷史早已在我們面前消逝而去,無可追回。我們智人(Homo sapiens)這個物種已經存在至少二十萬年,但我們對這二十萬年來的絕大多數時光發生了什麼幾乎一無所知。例如西班牙北部阿爾塔米拉(A...
-
"Your body landed in a strange, theatrical posture beside the longan tree in front of your house. You were found, resuscitated, and sent to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Your score on the Glasgow Coma Scale continues to drop."
A woman has fallen off the roof of her house in what was either a...
-
Sabrina Huang 黃麗群
Sabrina Huang was born in 1979 in Taipei, and studied Philosophy at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Her books include the essay collections Song Behind My Back, Things that Feel a Bit Extravagant and Me and the Cat are Staying Home, and the short story collection
The House by 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