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大哲學系 苑舉正教授 親譯
深入分析導讀,重現超越時代的人文關懷
閱讀盧梭政治理論的核心之作,重新審視自然與平等的真諦
《德行墮落與不平等的起源》一書收錄的兩篇文章,為盧梭早期的重要論述。〈論科學與藝術〉一文原為盧梭為參加第戎學院徵文比賽所撰寫的作品,在以追求科學發展為社會主要氛圍的啟蒙時代,盧梭敢於反對視科學與藝術為「全民運動」的理念,質疑科學與藝術對文明與道德的正面影響,提出「科學與藝術無助於風俗的淨化」的論點。論文一經發表,不但大受評審青睞,更獲得第戎學院論文獎首獎。五年後,盧梭再次參與徵文,發表了〈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與基礎〉一文,闡述剖析人類不平等的因由,並探討社會的形...
-
臺灣第一位婦產專科「無國界醫生」王伊蕾
在戰場迎接新生命的感心故事
「多麼希望每個媽媽都能開心擁抱自己的新生兒!」
說走就走,五十歲毅然踏出舒適圈,
在飽受戰爭蹂躪的土地上,為顛沛流離的人們服務,守護戰地媽媽寶寶平安。
也期待把臺灣愛心的種子,散布到世界各地,生根發芽。
本書版稅將全部捐贈「財團法人無國界醫生基金會」
「很久很久以前,曾經有個醫生從很遠很遠、一個叫臺灣的地方千里迢迢飛到這裡,
看到媽媽肚子痛,醫生就在媽媽的肚子上吹了一口氣,施了魔法,
一個完美的嬰兒就從媽媽肚子裡跳出來,這個寶寶就是今天的你。」
也許,只是也許,這個故事能讓孩子長大的...
-
獻給「駐台女性移工」(Migranteng Kababaihan sa Taiwan, MKT)組織
獻給二○一九年十月一日南方澳大橋坍塌事件中不幸罹難的六位勇士
並獻給為自己與家人尋求更美好的生活而旅居世界的勞工階級
黎剎,一個以納沃塔斯市立公墓為家的年輕人,日夜與死亡者為伍,但他有很多夢想。他與他的母親住在一間窄小的陵墓裡,白天以照料墳墓賺取微薄的收入,但每當他從馬尼拉灣岸邊遠眺時,他可以感覺到──在地平線更遠的地方,有一個充滿機遇的世界。
如果他能找到一條出路,也許,他可以想辦法,以某種方式,為他自己和他的母親掙得更好的生活,甚至贏回他小女兒...
-
推薦序
從黑暗漣漪到終極光明:一條永恆少年的不歸之路
當我們將眼光投向未知,乍始之初,舉目所及,無非黑暗。繼而深入,黑不僅是黑,有流動、變化、升降起落……,森然羅列、隱隱成形,如一齣謎劇,說著我們似乎知曉,卻未能及時明瞭的故事。
當源自古希臘羅馬文化的理性傳統在近現代被簡化成為科學主義,其方法論甚至擴及人文領域,發展出所謂的社會科學,改變人類對世界的認知。此時人們對宇宙從敬畏而驕慢,唯「科學」至上,濫用奧卡姆剃刀原則,大膽恣意地操作機械因果論,有意無意地忽略人類的感性與靈性。在現實的世界裡,尊崇人性貪婪的能量,鼓勵自由競爭,藉人與人、群體與...
-
歷久彌新的經典文學,重喚心中最純摯的生命探問。
法國二十世紀最佳圖書|來自B612星球的一則深情寓言
世界文學經典|小王子
×
荷蘭插畫大師|馬克.揚森
×
前文化部長|鄭麗君
當你夜裡仰望星空時,我就住在其中一顆星星上;
我一笑,對你而言,就好像所有星星都綻放了笑容。
來自B612星球的小王子與飛行員安東尼的奇幻相遇;
獻給每一位正長大成人的孩子,以及每一位曾有赤子童心的大人。
從前從前,有一位多愁善感的小王子,就住在一顆只比他自己大一點的B612星球上。他的星球上一天有43次日落、時常需要清理的火山與猴麵包樹,還有一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