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蠣的構造(摘錄)
▌牡蠣的營養飲食
牡蠣因其攝食方式,而成為非常營養的食物來源。營養學教科書會大力推薦幼童、體弱者和老年人食用牡蠣。老奶奶坐在搖椅上剖牡蠣,或母親為生病的孩子準備晚餐時偷偷加一顆牡蠣的美妙景象,也許渲染誇大了牡蠣的營養價值,但老藥房確實很常建議病弱者食用牡蠣,也有不少研究分析可供佐證。牡蠣也是水手、開墾者、漁夫和早期四處游牧的原住民族的理想食物。
一打牡蠣的熱量不超過100大卡,蛋白質含量卻跟100克牛排一樣多,鈣質含量則等同一杯牛奶。在海產和其他動物來源食物之中,牡蠣的特別之處在於富含維生素C,此外脂肪含量很低,且主要是肝醣(動物澱粉)。肝醣...
-
第2章 骯髒的名字給骯髒的東西──「女陰」(Cunt)的歷史(摘錄)
我喜歡cunt這個字。我喜歡跟這個字相關的一切。不僅是它代表的外陰(vulva)、陰道(vagina)與外生殖器(pudendum)(這些是各種女陰精華,稍後會再提到),還有其實際口語和視覺展示cunt的符號。我喜歡它單一音節的結構。我非常喜愛它前三個字母(c u n)都是高腳杯子的形狀,它們一路滾動穿越這個字,直到結尾的爆破音T出現才停止。我愛C與T有力的咕噥音,兩者中間夾著較柔軟的UN音,讓人能像從口中發射子彈一樣迸出這個字,或是為了戲劇效果,延長un的音,讓它們在口中滾動:cuuuuuuuuuuuunt!
...
-
• 香草生活家|Julia(掛名)
• 和香草說說話|尼克(推薦語)
香料為美食畫龍點睛,作者讓我們品嚐美味的同時,一同穿梭全世界。
• 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郭怡汝(推薦語)
一本能穿越千年的美味探險!從羅馬人的奢華餐桌到大航海時代的冒險航程,香料不僅挑動了味蕾,也改變了世界歷史。這本書將帶你重新認識那些藏在廚房角落的小小奢侈品,準備好一起來場香氣滿溢的知識旅程了嗎?
• 《辛香料風味學》作者、Rasa品牌主理人|陳愛玲(推薦語)
香料世界總是如此炫目,色彩繽紛,從不吝嗇賦於人們餐桌上調辛、調香、調味以及上色能力。自古以來對於這些來自大自然的饋贈,人們趨之若鶩...
-
〈序章 亦友亦敵〉
這是兩位傑出物理學家的故事,講述一九四七年粉碎了他們數十年友誼的媒體論戰,也講述了科學合作與科學發現的脆弱本質。
當兩位科學家彼此對立時,他們均是諾貝爾獎得主,邁入中年,顯然過了研究生涯的巔峰期。然而,大多數國際媒體卻講述了一個截然不同的故事,這個故事有著熟悉的敘事基調:老練的戰士頑強對抗渴望從他手中奪得獎盃的後起之秀——享譽盛名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每項研究結果均為媒體所報導,相對而言,只有少數人熟悉奧地利物理學家艾爾溫.薛丁格(Erwin Schrödinger)的研究工作。
當時,關注愛因斯坦研究生涯的人...
-
一則關於鬧鬼的人類學研究
正是那些被噤聲或被消失的鬼魂,讓我們有一個重新認識歷史的開始
1973年9月3日早晨,旗津中洲碼頭,一群急著要去高雄加工出口區工作的男性女性,擠上了前往高雄前鎮的渡船,「高中六號」。這類民營渡船通常最多只能搭載10多人,但這艘渡船當時卻擠進了超過70人,在航行中翻覆沉沒。25位年紀介於13到30歲之間的女性不幸溺斃喪生。罹難者家屬和高雄市政府決定將意外喪生的女性合葬,她們被集體埋葬之處稱為「二十五淑女墓」。民間傳說未婚女子去世後會變成無家可歸的女鬼,二十五淑女墓開始出現鬼魂出沒、尋找丈夫的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