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翻一頁,體溫也隨之攀升。鈴木涼美的文字,一面極其冷靜地自我分析,一面又混雜著活生生的真心話,隱現著無法否定的感情。——作家島本理生
上野千鶴子解體了鈴木涼美,也使得她得以擺脫母親和男人的手,開始作為一個人生存。與此同時,這本書也是上野千鶴子向包括我在內的眾多女性伸出的雙手。這本書能夠拯救女性。——小說家花房觀音
從頭到尾,我就像被鈍器擊中了一般。仿佛有人揪著我的衣領說,“喂!別給我裝作沒看見!”讀了這本書,我想沒有女性不會成為女性主義者。——亞馬遜讀者
我深感女人生存如何艱難。即便如此,讀完這本書後,我覺得身為女人果然還是一種福音。——國際政治學家三浦瑠麗
-
推薦序
談神話性的毀滅與重生
作者、演員/鄧九雲
※本文將提到部分關鍵劇情,請斟酌閱讀。
讀東野圭吾的《單戀》時,我不斷想起蘇美神話裡的那對姊妹——伊娜娜(Inna)與娥雷絲喀格爾(Ereshkiga)。第一次認識她們,是在談論三王星的書籍裡讀到的,幾個月後她們又出現在一本三十年前出版,講述女性英雄之旅的書中對我揮手,彷彿傳達的訊息還沒結束。
《單戀》是一個關於「下沉」的故事。天地女神伊娜娜的神話跟推理故事一樣,開始就有人死。娥雷絲的丈夫死去,她居住在冥府,可以說是冥王的前身。伊娜娜想去參加葬禮,於是決心啟程前往一個她不熟悉、更不屬於她的地方。當伊娜...
-
導論(摘錄)
台灣作為南島民族、歐洲、東亞、漢人等不同文明薈萃之地,在豐富的族群與文化互動過程中開展出台灣社會的獨特性。探討南島民族各族群在其特殊的歷史文化脈絡下,殖民主義、國族主義及資本主義在不同地區發展出來的特殊面貌,以及不同社會文化獨特的歷史記憶機制,有助於重新思考台灣文化的主體性這個切身的議題。
本書以「轉化、交織與再創造」為主軸,突顯台灣南島民族和外在社會互動之動態過程。實踐擁有自身的動力學(dynamics),當地人以原有的價值系統理解外來事物,但這個實踐過程也同時影響原有價值系統。實踐承載了行動主體間前所未有的關係和對文化範疇前所未有的客體...
-
這不是一本勸善文,也不是一本勵志文集,也不是一本自助手冊。
本書的目的,是要拿我這個人的某些部分來與你分享。
這是我在現代生活的叢林中所體驗到的一些東西;
這是我所看到的;這是我終於相信的;
這也是我所面對的困惑、疑難、關懷和不確定。
但願在這分享的過程中,你會發現,有些東西正是針對著你而說的。
————羅哲斯
《成為一個人》在1961年的出版,為羅哲斯帶來了全國的知名度。身為研究者和治療者的羅哲斯原本認為這本書是寫給心理治療者看的,但是在銷售超過百萬冊之後,他才發現他是為一般人寫的:看護、家庭主婦、商界人士、牧師、傳教士、老師和年輕人。接下來...
-
【第二部】歷史的迷途 沖繩_是不是日本人?
二○一○年,結束一場沖繩旅行後,來自沖繩的比嘉夫婦、外間小姐和我約在台北六條通的一家日本食堂吃飯,討論我的沖繩之旅,同時交換自己對故鄉的記憶。餐廳的老闆安里也是沖繩人。
六條通位於中山北路和新生北路之間,這一塊區域昔日被稱為大正町,曾是日治時期行政官員的宿舍所在,「通」(とおり)在日文中是「路」的意思,保有舊稱即表示保有舊日風情,此地聚集了許多日本料理和酒吧,成為日本商務人士和旅客來台北最常到訪之處,當然也吸引許多在台定居的日本人——也包括沖繩人——在此開業。這裡,也是比嘉一解鄉愁的小天地。
比嘉來台灣多年,平時帶著點日本人慣有的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