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有預感,那竭盡全力打造的生活,
最終會因為這道細微的裂痕而徹底崩壞……」
信任究竟是什麼模樣?能夠擊潰一個人對生活的信念嗎?
在愛情的世界裡,信任猶如三月春雪,隨時都可能從風中消逝——
國際布克獎提名作家朴相映出道至今風格最成熟的代表作
\\\隨書附作者「信念」祝福印簽扉頁///
★韓國文學村青年作家獎、許筠文學作家獎得主
★韓國Yes24網路書店年度選書
★京鄉新聞★國民日報★文化日報★首爾新聞★韓民族日報聯合推薦
#文藝青年 #我們這個時代的小說 #年度圖書 #引領韓國文學未來的年...
-
他寫出撼動世界的《一九八四》、《動物農莊》,
卻悄悄隱去了他的妻子。
一個文學巨人身後,被遺忘的女性故事
★法國最佳外國書獎(2024)
★女性非虛構文學獎決選作品(2024)
★《紐約時報》年度選書(2023)
★《金融時報》、《經濟學人》、《衛報》、《泰晤士報》、《每日電訊報》年度最佳書籍
他是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作家,她卻被遺落在歷史的陰影中。
1936年,喬治.歐威爾與艾琳.歐肖內西結為連理。她不僅是他的妻子,更是才華出眾的知識分子、戰爭時期的患難夥伴、創作背後的無名功臣。然而,歐威爾筆下的經典中,我們看見極權、戰爭與自由,卻幾乎看不見他的妻子─...
-
★知名書評網站BookAuthority選為2024年「最適合殘疾人士閱讀的書籍」
★《富比世》雜誌盛讚:出色無比!
★牛津大學神經多樣性研究中心讚賞作者致力於理解「神經非典型發展」
深入洞察「正常心智的發明史」,看看「正常」的背後潛藏哪些權力結構,影響了我們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
被霸凌的親身經驗,讓作者反思少數者遭受的壓迫
作者生於父親酗酒、母親離家的貧困家庭,在學校遭受霸凌,罹患飲食失調,甚至一度想自殺。他露宿街頭,靠著賣大麻維生。進入寄養家庭後,他一邊研究哲學,一邊在工廠值夜班,並拿到自閉症診斷證明。他發現自己的創傷和...
-
不是戰場,卻是每個人心裡的戰爭!
冷戰不是兩強之間的對抗,而是千萬人共同建構的戰後圖像。
從美國、中國、臺灣到日本與歐洲,
本書帶你走進一段「被相信」的歷史現實。
▍我們以為冷戰是美蘇的棋局,其實是無數人共同建構的世界秩序
這不是一部描寫領袖決策或軍事衝突的國際關係史,而是一場跨越國界、深入日常的「集體建構」。
書中詳細分析各地人民如何在媒體、教育、社會運動與流言中,被迫選邊站、製造敵人、扮演忠誠的「冷戰公民」。
從家中到學校,從社區舉報到自我審查,冷戰不只是國與國之間的對抗,更是一場深入人心與生活的規訓。在這裡,「冷戰」不是由上而下的指令,而是透過無數草根階...
-
民族主義研究的必讀經典
這本「精彩絕倫」且舉世聞名的著作,探討了人們為何會為了國家而生、而死,甚至殺戮——揭示了民族主義令人意想不到的起源與發展。——《衛報》(Guardian)
《想像的共同體》自一九八三年問世以來,不但使學界對民族與民族主義課題的思考角度產生哥白尼式的徹底翻轉,其深刻影響也廣及人文與社會學科的各個領域。除了被譯成三十一種語言出版之外,甚至成為一種近乎教科書的作品,遠遠超乎作者的預料。
安德森從文化內涵的改變與印刷資本主義的興起來探討民族主義的源起,並辨析民族主義在美洲誕生,被歐洲的群眾運動挪用,被帝國政權吸納,再到亞非兩洲以民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