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新書快訊

  • 形色絕響:常玉的繪畫藝術
      我的生命一無所有,我只是一個畫家。   對於我的作品,我認為無需賦予任何解釋,   當觀賞我的作品時,應清楚我所要表達的……   只是一個簡單的概念。——常玉名言   自21世紀以來,畫家常玉在世界畫壇上引發的熱度即不斷攀升,終已成為東方繪畫市場上一顆耀眼、充滿傳奇、不可多得的巨星。尤其是其作品風格所散發出來的魅力及獨特性,少有人可以取代。   常玉不經意卻刻意的構圖,真情流露,表現他對藝術的內在意念,也是東、西藝術交流下不斷創造屬於他個人的藝術特質,其一生追求的藝術表現,是統合線條與形色和諧之美的純粹藝術之路。 本書特色   本書...
  • 約翰.凱吉:一位酷兒的禪機藝語
      美國前衛作曲家約翰.凱吉(John Cage, 1912-1992)是戰後西方極具影響力的精神領袖,深受東方禪學影響的他,不僅以「反藝術」創作為音樂界帶來驚人的突破,更跨足其他藝術領域,催生出各種後現代的多元性狀態。除了為東西文化交流留下值得後人推崇的豐碩成果,面對現今情慾價值觀混亂時代,相對於文學與視覺藝術,作者也聚焦於情慾在音樂符號形塑時所產生的結構化能量更具有豐富的潛能。   本書將介紹凱吉與編舞家康寧漢(Merce Cunningham, 1919-2009)之間耐人尋味的生存與創作態度,帶領讀者從社會、文化與宗教的角度,一步步解讀凱吉音樂與視覺藝...
  • 藝術力
      這個權威性的概述將當代藝術——其美學策略、機構和驅動力——座落在現代主義革命、城市主義、新技術和後共產主義時代更深層次的背景下。葛羅伊斯結合了啟發性的分析與哲學的問題,直達今日的文化生產核心。—─伊沃納.布雷茲維克(Iwona Blazwick)倫敦白教堂藝廊(Whitechapel Gallery)館長   藝術力:衝突之間的權力平衡與協商   葛羅伊斯的論辯方式,既非哲學也非純粹美學,而是以現實為基礎的思想推演,因而包含廣闊(美學策略、藝術中的新、美術館、策展、藝術評論、藝術文件、作者權、都市生活、數位藝術、電影、後共產主義時代等),讀來相當引人入勝。《藝術力》一方面從現代...
  • 費妮:超現實女性主義畫家
      空間不是我關心的事,在繪畫誕生之前,我只想按著某種形式去描繪,這個形式本身創造了也提示了其他的形式,從而創作出一種超現實氛圍。──蕾歐娜.費妮   二十世紀初的歐陸藝壇,正是前衛藝術風起雲湧之際,蕾歐娜.費妮(Leonor Fini, 1907-1996)的藝術生涯恰好迎上這波風潮。出生於布宜諾斯艾利斯、開啟創作生涯於巴黎的費妮,是超現實主義及女性主義藝術家的代表人物。她的繪畫作品以充滿幻想式的、裝飾性、帶著頹廢又優雅氣質的人物與貓為主題的畫而著名。感受力敏銳的費妮,可以強烈地感知在她身邊無意識間傳來的所有狀態,並以個人的意志,喚起內在的創作力,進而昇華為充滿說服力、如夢一般的超現實...
  • 萬福瑪麗亞
    這是一個表面安穩,然而不小心便隨時會落難的時代。   在沒頂於泥沼之前,上天是否垂憐。   「——在那種時候反而不要救他們才是對他們好。」   「我們都要這麼好好告誡自己。」   一名臺灣男子猝死於德國柏林機場,卻意外牽引出複雜的性別、婚姻與金錢關係;同時間在臺北市中心的老舊大樓裡正上演著光怪陸離的鄰里奇譚;為療情傷而出國散心的女子,卻躲不開更龐大的疏離與孤獨;而懷抱移民夢的異鄉客卻發現安身艱難,身心俱疲。各組看似不相干的人物/場景卻隱然有著神祕玄妙的牽連……   《萬福瑪麗亞》由六個短篇一系列人物的重疊與串連,不同的身分/分身演繹一齣齣偶然與必然,宿命與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