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逃避自由:透視現代人最深的孤獨與恐懼

作者:埃里希.佛洛姆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15-04-01
語言:繁體中文
ISBN/ISSN:9789863591092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336頁
開數:15 x 21 x 1.68 cm開
類別:精選書展 > 心理分析/研究

定價:NTD$ 360
優惠價:NTD$ 324
庫存 > 有

作者簡介

埃里希.佛洛姆(Erich Fromm,1900年3月23日-1980年3月18日)

  二十世紀德國著名精神分析心理學家,擅長以政治經濟與社會文化的角度,分析人的行為和心理機制,可謂影響現代人精神生活最深遠的人本主義學者。佛洛姆的理論調合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和馬克思的社會批判,在人學的微觀與社會學的宏觀之間形成一種全面性的社會心理學,對心理學多元論的發展貢獻卓著。主要著作有《逃避自由,1941》、《自我的追尋,1947》、《愛的藝術,1956》、《健全的社會,1955》、《馬克思關於人的概念,1959》、《對人的破壞性之研究,1973》等。

什麼是自由? 現代人如何理解/誤解所謂「自由」?
人為什麼逃避自由? 我們真的知道自己在追求什麼嗎?

  1941年初版的《逃避自由》是佛洛姆一舉成名的著作,不但可作為兩次大戰之後社會政治現狀的詮釋,也以心理哲學角度對當代社會作了系統而強烈的批判,自發行以來風行歐美聲勢不墜,被譽為精神分析運用在社會學的傑作。

  佛洛姆從心理分析出發,關照政治、文化、經濟面向,闡釋人類性格特質與社會環境互為形塑的觀點,針對現代人的意識型態和性格結構在資本社會與民主潮流下所形成的困境,作出精闢的剖析。他診斷社會病態的歷史根源,也明確開出克服困境的處方,指出人類應如何理性生活,創造幸福、建立良好的社會結構。

  「傳統社會安全而不自由,現代社會自由而不安全;正是這種不安全的自由使人產生種種逃避傾向。」現代社會在資本主義和民主潮流發展下,雖以「自由」和「個體化」解放了種種束縛,卻在人性底層和集體心理引發孤獨的不安與恐懼,讓人覺得自己微不足道、無能為力,更形成與自然、社會和人際之間的疏離。因此,現代人無時無刻要逃避自由,潛意識希望回歸中世紀穩定的經濟地位和權利關係,以尋求安全和歸屬感。正是這種心理上的不健康傾向(施虐-受虐/破壞-迎合)形成法西斯主義的社會基礎,這種孤立和恐懼同時精準反映在現代人嚮往權威、跟隨流行、迎合社會標準等各種拋棄自我的行為。

  現代人在自以為是的獨立品味和自主選擇背後,面臨了被資本社會和倫理斷裂制約的危機,本書讓我們對「人心為何被俘虜」有更清楚的體認,從而有勇氣思考自己真正想要什麼,發揮創造力,在自我實踐的道路上重獲「積極的自由」。


本書特色

  當我們嚮往獨立與自由時,絕大多數的時刻,我們並不懂如何享受這份權利。不管是捷運上殺時間的低頭族、追求名牌的街頭流行客,鎮日工作而失去生趣的苦悶上班族,還是重度資訊上癮的青少年……。盲從潮流與閒不下來成為現代人的基本特色,空虛與忙亂的背後反映了深沈的孤寂感,以及個體迫切與社會建立連結的安全渴望。

  追求獨立自主或安全歸屬的拉踞,發展自我或社群連結的平衡,一直是現代人幸福與否的關鍵。《逃避自由》這本1940年代面世的著作出版至今已超過半世紀,但所揭櫫的課題從未過時,完全吻合你我現今的處境,讓人不得不驚嘆他的先驅視野。

  本書可謂一份從精神分析和人性心理角度的切入「社會觀察報告書」。很少有心理學家像佛洛姆這樣熱烈地談論自由的價值、社會的形塑、民主政治的真義,以及個體發自內心的愛。他努力教導人如何自由而不致孤獨、自愛而不自私、理智判斷而不找合理化藉口、擁有信仰而不迷信於神學。他的著作是從社會政治到日常文化等生活各種場域的徹底檢視與反省,每個人不論你我,都能從中得到深刻的啟發和助益。

名人推薦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系教授 林耀盛——專文導讀

  葉啟政(前台大社會系教授/現任世新大學講座教授)
  宋文里(輔仁大學心理系教授)
  萬毓澤(中山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楊照(文化評論人)
  南方朔(社會觀察家)
  朱家安(哲學部落客)
  湯舒雯(作家)——強烈推薦

  「這是一部曠世經典,不因出版年代已久而損其價值。作者在七十年前所碰觸的問題當今猶存,甚至變本加厲,值得我們予以正視。最難能可貴的是,作者提供的化解方案甚有洞見,值得借鏡。」——葉啟政

  「幾十年來,佛洛姆在台灣以《愛的藝術》作者、兩性作家的身分為人所知。然而在學院外,很少有人知道他同時也是個左派政治思想學者。我欣見這本書的重譯,並期望它讓眾人目光照亮佛洛姆值得思索的洞見。」——朱家安

  「極其重要且令人深思的著作!」——《紐約先驅報》

  「極為精彩地分析了當代文明社會的精神官能性病徵。」——《國家週刊》

  「佛洛姆思的想值得所有關切人類處境及其未來者的高度重視。」——《華盛頓郵報》

第五章、逃避機制

第一節 權威人格

對比於社會上較無害的受虐傾向,理由明顯的施虐傾向通常更少自覺,也更常被合理化。這類傾向往往以反向作用偽裝成對他人過度的善意或關懷。有幾種常見的合理化方式如下:「我管你,是因為我知道什麼才是對你最好的,而且為了你好,你應該聽我的,不要有意見。」或是「我是如此完美又特別,因此當然有權指望別人依賴我」。另一種用來掩飾剝削他人意圖的合理化方式是:「我為你付出那麼多,因此我有資格從你身上得到我想要的東西」。更具侵犯性的施虐衝動通常以兩種方式將行為合理化:「我曾被他人傷害過,所以我希望去傷害別人,只不過是單純的報復而已。」或者是「先下手為強,我是為了保護自己或朋友,以免他們受到傷害。」

有一種施虐傾向者與其施虐對象之間的互動關係常被我們忽略,在此值得特別強調:施虐傾向者對其施虐對象的依賴。

受虐傾向者對他人的依賴感相當明顯,但我們對施虐傾向者的既有認知正好相反,因為施虐者的形象似乎總是強硬而跋扈,而被施虐的對象總是軟弱而順服,因此我們很難想像強硬者竟會對其所宰制的對象產生依賴。然而徹底分析會發現這份依賴感的確存在。事實上,施虐者極為需要他所宰制的對象,因為他的力量感完全來自於他能掌控某個對象,他對某對象的依賴或許是毫無自覺的。舉例來說,一個男人可能對妻子非常殘暴,而且一再告誡她,她隨時可以離開,他求之不得。通常,妻子在壓力下根本不敢離開,因此兩人會一直相信男人說的話是真的。但有一天,當妻子鼓起勇氣宣告離開,可以想見男人會開始感到絕望、挫敗,並且哀求她不要離開。他會悲訴不能失去她,並宣稱他有多愛她云云。通常,妻子會因為習慣性地不敢肯定自我,很可能就相信他所言為真,而改變當初的決定,選擇繼續留在他身邊。至此,虐待行為再次上演,他會故態復萌,某天她再度無法忍受而意欲出走。他故計重施,然後她再次留下……。這樣的情節持續上演。

類似上述的循環發生在成千上萬的婚姻關係與人際關係之中,這些關係總是不可思議地能長久維持下去。上述例子中,當男子宣稱非常愛妻子,沒有她就活不下去時,他是否在說謊? 就愛情來說,這得檢視所謂的「愛」是什麼意思。

當他宣稱失去她就活不下去時,他所說都是真的,當然不能完全照字面來解釋。這裡所謂的「失去」,是指失去一個可以任他擺佈的無助工具,因此,所謂的「愛」似乎只在關係可能瀕臨瓦解時才會出現。而在其他例子裡,施虐傾向者的確明確地「愛」著那些他自覺可以支配的對象,不論對象是妻小、助手、服務生,甚至是路邊的乞丐,他都存在著「愛」的感受,甚至感激之情。他或許會覺得是因為他實在太愛對方,所以才會想控制對方。然而真實的情況是,他愛著他們是因為支配了他們。他會以物質滿足、言語讚美、愛的宣告、機智才華的展現,或不時表示關心來安撫他們。他會給予他們一切──除了自由與獨立的權利。這種情感尤其常出現在親子關係中。父母對子女的支配與擁有權,往往隱藏在自然而然的關懷或保護之下。子女被放進黃金打造的鳥籠,只要不離開籠子,他們可以擁有任何東西。結果,孩子長大後往往對愛有很深的恐懼,認為「愛」意味著遭到控制,將阻礙他尋求自由。

很多觀察家會覺得,施虐傾向不像受虐傾向那樣令人費解。人想去傷害或支配他人雖然不是好事,但似乎很符合天性。霍布斯認為「全人類都有一種普遍的傾向」,每個人的心中都存有「永無休止追求權力的欲望,至死方休。」對霍布斯來說,權力欲不是邪惡的,而是人們渴求享樂與安全的合理結果。希特勒將支配欲解釋為人類所獨有、被生物性制約的適者生存現象。從霍布斯到希特勒,都將權利欲視為人性的一環,它顯而易見的程度似乎使得這個概念無須多做說明。

然而,針對自己而發的受虐傾向,卻似乎是個謎。我們該如何解釋竟然有人不僅貶抑、弱化、傷害自己,甚至還樂在其中?受虐傾向是否違背了我們認定每個人都應該追求快樂與自保的心理?我們如何解釋有人深受每個人都極盡所能避免的磨難所吸引,並試圖招致痛苦與折磨?

不過,有一種現象可以證明為什麼受苦與衰弱會成為人類欲求的目標:受虐式性變態(masochistic)。在這種人身上,我們會見到他希望以某種方式受苦,並且樂在其中。當受虐式性變態者感到他人加諸在自己身上的疼痛時,會感到性興奮──但這並非受虐式性變態的唯一形式。他們所追求的通常不是真正的疼痛,而是透過身體受到束縛,讓自己成為無助且虛弱的個體,從而產生興奮與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