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這不是你的錯:對自己慈悲,撫慰受傷的童年

作者:貝芙莉.英格爾
出版社:心靈工坊
出版日期:2016-06-06
語言:繁體中文
ISBN/ISSN:9789863570639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264頁
開數:15 x 21 x 1.32 cm開
類別:精選書展 > 心理分析/研究

定價:NTD$ 350
優惠價:NTD$ 315
庫存 > 有

作者簡介

貝芙莉.英格爾(Beverly Engel, LMFT)

  貝芙莉.英格爾是一位具有執照的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執業經驗超過三十年,個案多以童年及成年受虐的倖存者為主,自身亦為童年受虐受害者。除了影響甚鉅的《愛他,也要愛自己》(心靈工坊),其他著作包括《不讓心受傷:如何走出精神虐待的陰影》(The Emotionally Abused Women)和《情緒的療癒》(Healing Your Emotional Self〉。

譯者簡介

廖婉如

  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畢業、紐約大學教育心理學碩士,現為自由譯者。譯有《以愛之名,我願意》、《二度崩潰的男人》、《那些動物教我的事》、《塗鴉與夢境》、《榮格解夢書:夢的理論與解析》、《陪牠到最後:動物的臨終關懷》等書。

  ‧你總是推開自己所渴望的快樂、愛情、成就……卻不明白為什麼嗎?
  ‧你有困在施虐與受虐循環的傾向嗎?
  ‧你沉迷於酒精、暴食、性愛、藥物……怎麼也停不下來嗎?

  也許這些困擾的根源,來自於童年所受的傷害。

  無論傷害是身體的或精神的,往往一輩子如影隨形,且在你渾然不察的情況下,破壞成年生活。

  受了傷的孩子,會產生羞恥感、會責怪自己,卻不見得會怪罪加害人。孩子為求生存,在心理上必須否認受到敬愛之人的殘害,甚至有些知情的第三者也責怪孩子。日積月累之下,這份羞恥感往往厚重到難以化解的地步。

  腦科學研究指出,對治這份羞恥感的最佳解藥,就是慈悲心。無論這份慈悲來自他人或我們自己,都是有效的。

  本書作者貝芙莉‧英格爾是婚姻與家庭治療師,深受兒童心理學大師愛麗絲‧米勒的啟發。在本書中,她以自我理解、自我寬恕、自我接納、自我仁慈和自我鼓勵這五個要素,作為「慈悲心治癒方案」的架構,並帶入正念的技巧,將翔實的練習步驟和檢閱表單,分享給童年曾遭到錯待或虐待的讀者。

  在本書中,作者更分享了自身的受虐經驗以及多元的個案故事,循序漸進地陪伴讀者從兒時的傷痛中復原、減輕羞恥感帶來的負面影響,並給予自己更接近真實的正面評價。

真心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何素秋(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執行長)
  紀惠容(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執行長)
  洪素珍(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張 萍(人本教育基金會南部辦公室主任)
  陳潔皓(插畫家、《不再沉默》自傳作者)
  謝文宜(實踐大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副教授)

  {各界療癒好評}

  人倘或能對自己慈悲,便可解放心量,生出佈施眾生以慈悲的能力。做為一本自助手冊,《這不是你的錯》淺顯易讀,當中蘊含的反思亦值得品味。──洪素珍(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輔導學系副教授)

  第一次向太太說出我童年被性侵的經驗時,羞恥感籠罩著我,我就像三歲的小孩,深怕自己做錯了什麼。在復原之路開始時,我參閱的便是貝芙莉.英格爾的著作,她帶來了明確的方向與啟發。──陳潔皓(插畫家、《不再沉默》自傳作者)

  十年來,我因為工作的關係受理了許多校園性侵及虐童案,在心理治療資源有嚴重的城鄉差距,或部分受害者無法信任他人的情況下,這本書有具體可行的做法與步驟,讓受害者可以練習自助而獲得自由。──張萍(人本教育基金會南部辦公室主任)

  以無比的清晰和仁慈,作者直截了當地點出童年受虐暗藏的核心──羞恥。讀者會聽出這位過來人的真摯心聲,隨著她溫柔地引導讀者以慈悲心對待自己,而展開療癒。這是一本融合自我慈悲的理論、研究和練習的巧妙結晶,專為受苦已久之人所寫的書。我再怎麼大力推薦都不夠。──克里斯多福.葛莫(Christopher Germer)博士,哈佛醫學院臨床教授,《自我慈悲的靜觀正念之道》作者

羞恥感如何影響受虐者

如果你在童年時曾受虐待或被忽視,羞恥感會影響你生活的方方面面,從自信心、自尊心、自我的身體形象,到你與他人的關係、經營親密關係的能力、成為好父母的能力;從工作表現到學習新事物或照顧自己。羞恥感是形形色色個人問題的根源,這些問題包括:

◆自我批判和自責。

◆自我忽視。

◆自我毀滅的行為(譬如吃得過量或過少而傷害自己的身體、酗酒、嗑藥、抽菸成癮、自殘或易遭意外)。

◆自我破壞的行為(挑起與所愛之人的爭執,或破壞自己的工作)。

◆完美主義(基於很怕被挑錯)。

◆深信好事落不到自己身上。

◆深信假使有人真的了解你,他們會討厭你或覺得你令人反感。

◆討好別人。

◆容易挑剔別人(把羞恥感加諸於他人身上)。

◆容易發怒(常常鬥毆,或開車時容易發怒)。

◆對社會宣洩(違規或違法)。

◆重複被害或加害的行為,讓虐待的行為持續下去。

受虐經驗基本上都會在受虐的孩子身上造成改變,這不只是因為他們受到了創傷,更因為他們覺得失去了純真和尊嚴,並背負著羞恥感的沉重負荷。受到精神虐待、身體虐待和性虐待的孩子可能會被羞恥感壓垮,使得潛能的發展完全受阻。他的內心很可能一直停留在經歷受害過程(victimization)的年紀,終生不斷地一次又一次重演虐待情事。

不論遭受哪一種虐待,羞恥感都是核心問題,它深深牽動著受虐者和施虐者的行為。羞恥感會以幾種方式驅動著虐待的循環:

◆羞恥感會讓受害者不敢相信自己值得被愛、被善待和被尊重;結果之一是他們始終留在受虐的關係裡。

◆羞恥感會使得受害者相信自己受到無禮和輕蔑是應該的。

◆羞恥感會驅使人去羞辱、汙衊自己的伴侶或小孩。

◆虐待他人的人,通常是在藉此擺脫自己的羞恥感。

◆羞恥感很可能會導致情緒爆發,挑起會觸發虐待行為的憤怒。

童年受虐所導致的羞恥感常常會以下列一種或多種方式表現出來:

◆它會讓受害者用批判性的自我對話來羞辱自己,或者引發酗酒、嗑藥、破壞性的飲食行為,或其他傷害自己的形式。三分之二接受戒毒的人提到兒時曾受虐待或被忽視(Swan,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