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

作者:強納森‧海德特,葛瑞格‧路加諾夫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20-05-20
語言:繁體中文
ISBN/ISSN:9789863447351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416頁頁
開數:21 x 14.8 x 3 cm開
類別:精選書展 > 社會議題/研究

定價:NTD$ 480
優惠價:NTD$ 432
庫存 > 有

作者簡介

強納森‧海德特Jonathan Haidt
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Stern School of Business)湯瑪斯・庫利(Thomas Cooley)倫理領導教授,一九九二年於賓州大學取得社會心理學博士學位,曾於美國維吉尼亞大學任教十六年。著有暢銷書《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政治與宗教如何將我們四分五裂》、《象與騎象人》,並與人共同編輯《心盛:正向心理學與幸福生活》(Flourishing: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the Life Well-lived)。

葛瑞格‧路加諾夫Greg Lukianoff
個人教育權基金會(Foundation for Individual Rights in Education, FIRE)會長兼執行長,畢業於美利堅大學和史丹佛法學院,專長是高等教育中的言論自由和第一修正案議題。著有《忘卻自由:校園言論審查和美國論辯的終結》(Unlearning Liberty: Campus Censorship and the End of American Debate)及《免於言論的自由》(Freedom From Speech)。

譯者簡介

朱怡康
專職譯者,守備範圍以宗教、醫療、政治與科普為主。譯有《為神而辯》、《塔木德精要》、《二十一世紀生死課》、《自閉群像》、《怎樣說科學》等書。其他歷史、科普譯作散見於《BBC知識》月刊。

臉書專頁「靈感總在交稿後」:www.facebook.com/helpmemuse

內容簡介


這是人人為了正義出征的年代,也是飽受憂鬱焦慮所苦的年代
差別只在於:你是為自己討回公道的受害者?還是咎由自取的加害者?
而無論何者,每個人都感覺自身安全岌岌可危,個人權利遭受剝奪

當教育方針不斷暗示年輕人「你很脆弱」
我們正親手將下一代推向毀滅之路


亞馬遜網站4.7顆星好評!
史迪芬‧平克(哈佛大學教授)、麥克‧彭博(前紐約市長)│重磅推薦
2018年《彭博商業周刊》年度好書 ▎2018年《紐約時報》最值得關注的100本書 ▎2018年「美國公共廣播電台」年度推薦書單 ▎2018年「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非虛構類決選 ▎《商業周刊》1674期書摘報導

為什麼在崇尚自由民主風氣的美國大學校園裡,「走出同溫層」成了一件最危險的事?
因為數十年來,美國的整體社會氛圍持續鼓勵年輕人以扭曲的「三大謬誤」來思考!

什麼是三大謬誤?

★「脆弱」的謬誤:殺不死你的,讓你更脆弱(╳)
★「情緒推理」的謬誤:永遠信任自己的感覺(╳)
★「我們」VS「他們」的謬誤:人生是好人與壞人的戰爭(╳)

▶「脆弱」的謬誤讓人們誤以為應該要避開受挫的風險,一切「安全至上」,包括情緒上的安全感;
▶「情緒推理」的謬誤引導我們迅速回應負面情緒,而非理性論證,陷入負面回饋循環;
▶「我們」VS「他們」的謬誤則把人分為「我們」與「敵人」,而「我們」才是唯一的正義。

╱╱╱╱╱╱╱╱╱╱╱╱╱╱╱╱╱╱╱╱╱╱╱╱╱╱╱╱╱╱
當人心對立,民粹崛起,假新聞紛至,大型社會衝突不斷
「三大謬誤」取代了理性思維,「安全至上主義」成為校園的最高指導原則
與此同時,全國性的青少年情緒疾患比例不斷創下新高
新世代人類該如何重新打造強壯的心理素質?
╱╱╱╱╱╱╱╱╱╱╱╱╱╱╱╱╱╱╱╱╱╱╱╱╱╱╱╱╱╱

2017年,柏克萊大學校園爆發左派學生對右派講者的演講抗議,1500名示威者湧入,引發流血暴動;同年的夏綠蒂鎮事件裡,一名年輕的白人至上主義者開車衝進左翼團體、少數族裔人士串連的遊行群眾中,當場輾斃一名示威者,十九人受傷。

早在數十年前,三大謬誤便已為龐大的玻璃心世代埋下種子,逐漸在美國人的日常與教養經驗裡生根。如今,它們更激化了社群中的批鬥與獵巫文化,使公共事務討論難以進行,在川普當選後,這樣的現象愈發嚴重,仇恨言論四起,連帶加劇校園衝突。

本書乃美國最具權威性的社會心理學家強納森‧海德特偕同憲法第一修正案專家葛瑞格‧路加諾夫振聾發聵之作,他們指出,安全至上與過度保護主義正侵蝕美國高等教育以及它們最珍貴的民主,腐蝕言論自由的根基,甚至催化了極端民粹。對此,兩位作者從自身專業領域出發,包括道德心理學、認知行為療法(CBT)與言論自由等相關學說,探究了自2013年以來,美國的多起重大校園事件與高社經地位父母教養方式改變、社群媒體崛起、川普上任等變化之間的交互關係,抽絲剝繭地檢視了近年來新世代人類心理以及國家未來面貌的走向,並提出珍貴的建言。

目錄

序章 追尋智慧

第一部分 三大謬誤
第一章 脆弱的謬誤:殺不死你的,讓你更脆弱
第二章 情緒推理的謬誤:永遠信任你的感覺
第三章 「我們」VS「他們」的謬誤:人生是好人與壞人的戰爭

第二部分 當謬誤化為行動
第四章 恐嚇與暴力
第五章 獵巫

第三部分 我們何以步入當前局面?
第六章 對立循環
第七章 焦慮與憂鬱
第八章 偏執教養
第九章 遊戲減少
第十章 行政官僚的安全至上心態
第十一章 追求正義

第四部分 提升智慧
第十二章 讓孩子更有智慧
第十三章 讓大學更有智慧

結論 讓社會更有智慧
謝辭
附錄一 怎麼做CBT
附錄二 芝加哥言論自由原則聲明

各界推薦

「沒有人無所不知或不會犯錯,所以願意評估新觀念對了解世界很重要。然而,雖然大學應該是開放辯論的論壇,它們卻漸漸有了教條主義和不寬容的風評。路加諾夫和海德特都是傑出的言論自由擁護者,對於大學出了什麼問題,還有我們該如何讓大學維持最高理想,他們提出了深刻的分析。」
——史迪芬・平克(Steven Pinker),哈佛大學教授,《再啟蒙的年代》、《語言本能》作者

「不容忍不同觀點的現象增加,不僅是大學校園浮現的挑戰,也是我國政治論述面臨的考驗。民主制度要求我們了解現況如何、原因何在——這樣才能找出解決方案,並採取行動。讀《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是很好的起點。」
——麥克・彭博(Michael Bloomberg),彭博有限企業及彭博慈善基金會創辦人,紐約市第一〇八屆市長

「人在社會裡的行為不能免於理性科學分析的力量。請以本書為鏡,正視美國逐漸軟弱的事實,並思考我們能做些什麼。」
——奈爾・德葛拉司・泰森(Neil deGrasse Tyson),海頓天象館(Hayden Planetarium)館長,《宇宙必修課:給大忙人的天文物理學入門攻略》作者

「路加諾夫和海德特解釋了『直昇機家長』現象及其危險——過度保護如何放大孩子的恐懼,讓他們更不容易成為能管理自己生活的成人。為了成長茁壯,孩子必須接受考驗、承受壓力——包括面對不同觀點的挑戰。」
——蘇珊・麥可丹尼爾(Susan McDaniel),羅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Rochester)教授,美國心理學會前任會長

「如果要讓不同背景的年輕人成為真理的追求者、民主的維護者,我們這個國家該怎麼做比較好?在《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裡,路加諾夫和海德特嚴格分析這項由來已久的挑戰,檢討這個問題在今日的樣貌,並為如何應對開出縝密的處方。本書作者正確指出推動進步必備的德行和實踐智慧,本書也體現了這些德行和智慧。路加諾夫和海德特不僅以身作則,也提出金玉良言,教育了孩子,也教育了我們。」
——康乃爾・韋斯特(Cornel West),美國當代哲學家,哈佛大學教授,《民主很重要》(Democracy Matters)作者;以及羅伯・P・喬治(Robert P. George),普林斯頓大學教授,著有《良知及其敵人》(Conscience and Its Enemies)作者

序章  追尋智慧



  這本書談的是智慧及其對反。它源於我們(葛瑞格和喬)二○一六年八月到希臘的一趟旅行。我們那時正撰文探討大學裡流行的一些觀念,因為我們認為那些觀念對學生有害,可能阻礙他們創造豐富的人生。一言以蔽之:這些觀念會讓學生更沒有智慧。所以,我們決定寫書告誡他們這些觀念害人不淺,也打算從親自追尋智慧做起。我們倆都在大學校園工作,最近幾年,我們不斷聽人提起米索波諾斯(Misoponos)有大智慧。他是當代神使,住在奧林帕斯山(Mount Olympus)北坡的一處山洞,潛心奉行古代夸勒模斯(Koalemos)祕教教儀。
  我們飛往雅典(Athens),再搭五個小時火車到山腳下的里托克洛(Litochoro)。次日,天色剛亮,我們便循著希臘人數千年來的足跡,踏上與希臘眾神神祕交融之路。我們在蜿蜒的山徑上走了六個小時,中午時分,山路在我們前方岔開,路標「米索波諾斯」赫然在目,箭頭指向右方。左方主徑則直通一處狹窄陡峭的山壁,似乎隨時有落石的危險,散發出凜然不可近的氣勢。
  走向米索波諾斯的小徑恰恰相反,看起來平坦、坡緩又好走,彷彿在迎接來客。我們沿著它穿過一片賞心悅目的樹林,四周淨是松樹和杉樹。不久,是一座牢靠的木製吊橋橫跨深谷,走過之後,右手邊就是大山洞的入口。
  洞裡的景象有些古怪──米索波諾斯跟門人擺了個抽號碼機(就是你有時會在三明治店裡看到的那種),其他求道者已經列隊排在前面。我們排隊、取號,繳了私下拜見這位大人物的費用一百歐元,做了規定要做的淨化儀式,然後等待。
  輪到我們時,有人把我們領到山洞後方一間昏暗的小房間。石壁上湧出一小股泉水,濺入讓人聯想起嬰兒澡盆的白色大理石缽。石缽旁邊的沙發上坐著的就是米索波諾斯。那張沙發看起來相當舒服,應該是巴卡龍傑(Barcalounger)公司一九七○年代的經典款。我們早就聽說他會講英語, 但是當他用帶著長島腔的道地美式英文開口問候,我們還是嚇了一跳。「小子們,來來來,跟我說說你們想求什麼。」
  喬率先發話:「喔,智慧非凡的神使啊,我們求的是智慧。請告訴我們:什麼才是最深刻又最偉大的真理?」
  葛瑞格認為該問得更精準一點,立刻補充:「我們其實正在寫一本關於智慧的書,對象是青少年、年輕人、家長和教育者。所以我們想請您提供您的慧見,把它們濃縮成幾句簡潔有力的格言, 最好是三句,讓年輕人能一生遵循,透過它們開發智慧。」
  米索波諾斯靜靜坐著,閉眼沉吟兩分鐘左右,最後他總算睜開眼睛,開口說話。
  「這泉呢,是夸勒模斯之泉。夸勒模斯是希臘的智慧之神,但他現在不像雅典娜那麼有名。要我說,雅典娜也太出風頭了點。你要問我,我會說夸勒模斯有些真正的好東西。既然你開口問了, 我就告訴你。讓我給你三杯智慧。」
  他拿出一個小雪花石杯,往水缽一盛,遞給我們。我們都喝了一口,捧還給他。
  「第一個真理是,」他說:「殺不死你的,讓你更脆弱。所以要避開痛苦,避開不舒適,避開所有可能讓你不快的壞經驗。」
  喬心中一驚。他寫過一本《象與騎象人》(The Happiness Hypothesis),以現代心理學檢視古代智慧。那本書有整整一章是討論與神使這句話相反的觀念,而對它最有名的陳述是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所說的:「殺不死我的,讓我更堅強。」喬認為一定出了什麼問題。「大師,不好意思,」他說:「您要說的真的是『脆弱』嗎? 因為我看到很多智慧傳統說:痛苦、挫折,甚至創傷經驗,都能讓人更加堅強。」
  「我剛剛是說『脆弱』嗎?」米索波諾斯問:「等等⋯⋯是脆弱還是堅強呢?」他再次緊閉雙眼沉思。不久,他睜眼說道:「沒錯,我沒講錯。我要講的是脆弱沒錯。壞經驗很糟,誰想碰上那種事? 啊? 你們千里迢迢跑來是為了有壞經驗嗎? 當然不是。痛苦是吧? 這山裡多的是每天坐在地上十二個鐘頭的神使,結果呢? 結果是循環不良,後背又疼得要死。要是你整天煩惱這裡疼那裡痛,你覺得你還剩多少智慧? 所以我二十年前就弄來這張沙發。我為什麼不能舒服點呢?」他語氣裡明顯帶著火氣,說:「這樣講夠了嗎?」
  「抱歉。」喬孬孬地說。
  米索波諾斯又盛了杯水,我們一飲而盡。「第二,」他繼續說:「永遠信任你的感覺,絕對不要質疑。」
  這次嚇到的是葛瑞格。他練習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多年,而那種療法依據的原則正好相反:感覺太常誤導我們,所以,除非你學會質疑它們,不讓自己陷在對現實的扭曲認知之中,否則你無法獲得心理健康。不過,葛瑞格畢竟懂得控制自己的即時負面反應,他嚥嚥口水,閉口不語。
  米索波諾斯再盛一杯,我們又一次喝下。「第三,人生是好人與壞人的戰爭。」
  我們面面相覷,一臉狐疑。葛瑞格忍不住了:「喔,偉大的夸勒模斯神使啊,」他吞吞吐吐地問:「可否請您稍加解釋?」
  「有些人是好人,」他放大聲量緩緩地說,唯恐我們聽不見似地:「有些人是壞人。」他盯著我們,眼神似有所指,接著深深吸了口氣。「世界上有這麼多邪惡。它們是怎麼跑出來的呢?」他停頓一下,像是在等我們回答。我們誰也沒開口。「都是壞人搞的!」他顯然火了:「你們得對抗他們!世界上其他的好人得對抗他們!你們必須捍衛道德和善良。你們都看得到有些人可以多壞,你們要對抗他們!去組正義者聯盟,狠狠羞辱那些壞蛋,直到他們改變為止。」
  喬問:「可是大師,他們不也這樣看我們嗎? 我們怎麼知道我們是好人,他們是壞人呢?」
  米索波諾斯立刻反唇相譏:「喲,你們今天從我身上什麼也沒學到嗎?相信你的感覺。你覺得你是好人嗎?還是覺得自己是壞人呢? 我倒是覺得會談該結束了。滾。」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