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漢娜.羅斯(Hannah Ross)出版社:木馬文化出版日期:2024-02-06語言:繁體中文ISBN/ISSN:9786263145849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336頁開數:14.8 x 21 x 2.2 cm開類別:精選書展 > 社會議題/研究
漢娜.羅斯(Hannah Ross) 漢娜.羅斯任職於倫敦一家獨立出版社,不需要為其他作者或自己堆砌文字時,她通常都在單車上度過。 她是單車俱樂部的會員,也在慈善機構擔任義工,教導女性難民騎單車。只要時間許可,她就會打包單車坐墊袋、騎車上路,現在的她認為除非有騎乘單車,否則都不算旅行。要是可以選擇,與其去其他地方,漢娜寧可(緩慢地)騎車上山,並且無時不刻都在思考她「真的」很需要的某一部新單車。
張家綺 畢業於中興大學外國語文學系,英國新堡大學筆譯研究所,現任專職譯者。
從裙裝、馬甲到俐落褲裝 從女性不宜到踩單車環遊世界 從僅限白人男性到各族群皆可參與 從業餘活動到爭取女性參加職業賽 女孩的單車革命!持續發生中! 跨越130年的女性單車史 談賦權、冒險與改變世人對女性的種種偏見 ◎法國作家西蒙.波娃在一九四〇年代向情人借了一部單車,在巴黎逍遙騎車,立刻就愛上單車帶給她的自由。 ◎英國萊斯特工廠員工艾麗絲.霍金斯將單車當作革命工具,以此召募更多女性加入女性普選權運動。 ◎阿富汗女孩扎拉.胡薩諾跳上自行車,挑戰宗教及文化禁忌,並教導其他女孩騎車。 ◎一八九四年,居住波士頓、二十四歲的拉脫維亞移民安妮.柯瓊夫斯從沒騎過單車,卻在聽到兩個男人打賭女性無法騎單車環遊世界後,自告奮勇接下挑戰,成為第一個以自行車環遊世界的女性。 一部跨越一百三十年的女性單車歷史 如今可能很難想像,一個世紀前的女性遑論投票權,連騎單車都被視為離經叛道的行為。但更難想像的是,到了二十一世紀,仍有許多單車運動的男性選手、支持者和組織,不認為女性有能力成為專業單車手。 《踩動世界的女人》就是這樣一本關於女權與單車的書,從一百多年前劍橋男學生的抗議開始,探討自行車運動的起源,這種運具如何從娛樂演化為競技,又如何與女權運動產生連結。 自行車是「自由機器」,但女性被懷疑騎車的能力 十九世紀末的女性參政權運動者蘇珊.安東尼,認為單車是一種「自由機器」,將女性從閨閣中解放出來,與此同時,卻有許多人懷疑「嬌弱」的女性是否有能力騎單車,更將之視為「不淑女」或「淫亂」的行為,從服裝到體格,無一不被指教。 讓人難以想像的是,直到二十一世紀,女性自由車賽事仍經常因偏見而落入看似乏人問津的窘境,女性車手的待遇也與男性車手天差地別,更別提許多人仍然對女性進行單車競技的專業程度提出質疑。 世界各地傑出的女性自行車手激勵人心的傳奇故事 本書作者在阿富汗、印度、沙烏地阿拉伯等地區看到勇於突破保守性別規範的女性,因為騎乘單車,不僅能夠更順利地受教育,也投入單車競技的領域;她也採訪現役的非裔黑人女性車手,她們忍受孤獨、堅持奮鬥,只為讓相同處境的女性拓展更多可能。 《踩動世界的女人》既呈現了女性自行車運動的歷史篇章和宣言,更挑戰長期主宰自行車運動的男性主導敘事。即使仍有許多困難仍待克服,但正如那些勇於打破紀錄的女車手一樣,只要不放棄踩踏板,勝利必在前方。
這本書除了讓我們知道女性因為騎單車,而增加哪些權益、如何拓展生活方式、生命的面貌。也在談:改變的過程有好有壞,但改變並不可怕。我們現在都受惠於前人勇於改變和創新所累積的成果。
一輪(全台最多人數追蹤的戶外運動型創作者) 杜綉珍(巨大集團董事長暨Liv品牌創辦人) 柯惠鈴(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兼主任) 段慧琳(主持人、三鐵運動員) 張瑋軒(吾思傳媒(女人迷) 創辦人暨執行長) 許菁芳(作家) 陳宜倩(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 黃庭筠(Linda,台灣首位女性單車YouTuber) 劉柏君(Sophiyah,國際奧會2019年女性與運動世界獎得主) 魏華萱(單車旅人) (依姓氏筆畫排序) 「漢娜.羅斯的《踩動世界的女人》訴說人類歷史上,女性挑戰並且改變現狀的故事……《踩動世界的女人》鉅細靡遺而考究地描繪出這一段單車歷史。但車手的熱血和她們共同的冒險精神還是本書最閃耀亮點。」——《華爾街日報》 「在這本研究透澈、值得一讀的著作中,羅斯展現出名為『自由機器』的單車與女性解放和女性主義運動密不可分的原因……本書探究既全面又廣泛,並將焦點放在一段飽經冷落的歷史,同時高聲疾呼單車界早日走向兩性平權,是一部讓人增廣見聞、深具啟發的體育史兼女性史。」——《柯克斯書評》 「《踩動世界的女人》既是單車史,也是女性主義的咆哮戰吼。羅斯的研究透澈全面,提供各類腳踏車資訊,探討古今中外跳上腳踏車的奇女性……《踩動世界的女人》是一本資訊海量、引人入勝,又激勵人心的作品,讓讀者透過文字一睹女單車車手的風采。」——《Shelf Awareness》 男性單車手只不過是騎著單車的普通人,可是騎單車的女性卻帶有政治色彩,她們獨立自主,是令人恨得牙癢癢的女才子,體育細胞好得天理不容,不然就是疑似有害風化……這是一本很難不愛、資訊豐富、激動人心的好書。——《衛報》 漢娜.羅斯精采描述一段女性騎著單車衝向自由的歷史,若說這是一部體育史,倒不如說是一部社會史。書中充滿激勵人心的故事,講述女性最初是如何跳上單車、改變人們對女性騎乘單車的偏見、改變性別結構和人權……《踩動世界的女人》是一個豐富的故事,講的是賦權、是冒險、是騎乘單車的純粹喜悅。——《觀測者》雜誌 牽動人心的作品,歌頌各個不錯放機會打破傳統、踩著踏板衝向全新自由的女先驅,五花八門的故事令人忍不住嘆服……《踩動世界的女人》就是女權的咆哮戰吼。——《蘇格蘭先驅報》 令人大開眼界、鼓舞人心,《踩動世界的女人》讓我也想立刻跳上我的「自由機器」,外出騎乘一圈,絕對是一本精采絕倫、熱血激昂的好書。——Felicity Cloake,美食作家 儘管文字簡潔俐落,卻是一部充滿抑揚頓挫、高潮迭起的女性單車史。——《衛報,年度好書》 本書讚揚成功推倒父權體制的女性,講述她們是怎麼為自己爭取到權利,騎乘單車這種最能帶人上山下海的交通工具。從西蒙.波娃的巴黎兩輪歷險記,乃至一八九四年傑出的安妮.「倫敦德里」.柯瓊夫斯展開的單車環遊世界之旅,篇篇都是精采奪目的故事。——《新歐洲人》 一部經過悉心研究、跨越一百三十年光景的女性單車史,故事規模浩大多元,描寫手法純熟,讀來輕鬆無負擔,十分純粹的享受。——Jack Thurston,《Lost Lanes Central England》作者
理性服飾的形式五花八門,但主要元素是下半身和其他女性服飾南轅北轍,多半是燈籠褲或寬鬆女褲,而不是長裙。這一類褲子皆為短而寬鬆,並於膝下縮窄。 對許多維多利亞時期的人而言,採取過於男性化裝扮的女性很可能變成男人。褲子在十九世紀時屬於男性的專利,以真實情況和比喻來看皆然,而且許多人都希望保持現狀。報章雜誌取笑他們普遍視為對現狀構成挑戰的「新女性」,諷刺專文也經常伴隨女性身著燈籠褲的插畫,圖中的女性不是坐在單車上,就是在單車旁搔首弄姿。一九○○年的某張照片文字說明寫著「照顧孩子、完成洗衣、十二點整吃午餐」,畫面中女性穿著一件寬大格紋燈籠褲,佇立在她的單車旁,而她那身穿長圍裙的丈夫則是蹲下來幫她繫鞋帶。《帕克》雜誌一張插畫中,一位臉色嚴肅的肥胖女性身穿理性服飾、跨坐在單車上,一個體型不到她一半的男人則棲息在她的單車手把上,標題寫著「新女性自騎欺人」。當代的漫畫家描繪身穿理性服飾的女性背影被誤認成男性,甚至正面也被當成男人。這些人的用意已經很清楚:這些女性是對自然秩序的一大威脅,很需要導正,回歸屬於她們的位置。 自行車業者的觀點倒是相當不同。他們很清楚自由解放的女性是單車業者的收益來源,於是在廣告中宣傳堅強獨立、身穿理性服飾的女性。艾利曼通用肌肉按摩膏的廣告採用的主角,就是毫不羞愧地穿著燈籠褲、騎單車超越男車手的健美女性,其中一則廣告中,則可見一位男車手在女性超車時滾落坐騎椅墊。 《淑女單車族》雜誌讚揚理性服飾對女性的身體自由貢獻良多,卻因為發現某些以理性服飾裝扮的女性姿態「大搖大擺」,經常「在手勢和言談之間散發男孩子氣」而慌張起來,認為這種行為舉止「令人難以置信的粗俗」。從二十一世紀的觀點出發,實在難以理解為何簡簡單單的服飾會引發如此驚世駭俗的反應,也很難想像這種衣著是如何被當作文明的威脅。一名穿上理性服飾而不堪其擾的女性描述,為了獲得眾人對這種服飾的認同,簡直形同「世界大戰」。
眾多女性都不屑一顧她們面臨的反對聲浪和嘲諷,繼續穿理性服飾。這些人已經體會過理性服飾帶來的活動自由,也不打算走回頭路,重拾維多利亞女性的傳統時尚。畢竟長裙加上襯裙就可能重達六公斤,在地板上拖行又會沾染灰塵和細菌,也可能隨時被絆倒,甚至潛藏更致命的危機:某些情況下,女性的長裙會不小心掃到煤油燈,或是太靠近明火,因此被火活活燒死,有些女性則是遭到行進中的推車車輪拖行致死。所以女性不想穿裙子騎單車也是情有可原,穿長裙的唯一目的就是避免你走太遠—也許這是精心設計的一環,而越有錢的人服裝分量就越重,也越不實用。 芙蘿倫斯在《理性服飾報》發表的文章中,將女性服飾造成的限制和她們「嬌弱」性別的身分劃上等號:「習慣成自然,全世界早就忘了一件事,那就是其實這種行動不便是人為的,致使女性的身分地位普遍較為低下。」她也直截了當地指出應該由誰負起扭曲女性身體的責任:「一件裙子最寬的部分往往拖在地面,裙襬的圓周寬達兩百多公分,隨著逐漸往上而越來越細,束縛在寬度不比正常喉嚨寬多少的腰圍部位……這種服裝樣式其實正是出於男性之手,不僅漠視人體自然曲線,甚至可以說是背道而馳。」 雖然人們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培養出常識,甘願割捨將女性腰部勒成喉嚨大小的時尚,但許多女性還是逕自決定捨棄馬甲。馬甲自十六世紀起就被視為不可或缺的時尚單品,捨棄它可是很不得了的事。有些醫生也舉雙手贊成,認為馬甲不僅不舒適,也會對健康造成危害。有位名為尼森的醫師控訴馬甲會往上擠壓內臟和胃部,壓到心臟周遭,「大血管受到擠壓,結果造成血管不具瓣膜的性器官血液停滯,而這也是許多女性疾病的重大起因」。雖然我無法證實這番說法是否確實符合科學,但是過於緊繃的馬甲會限制血液和氧氣流通,導致暈厥,這點倒是千真萬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