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哲學小分隊:暴擊藝術世界的45問

作者:耿一偉
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
出版日期:2024-01-10
語言:繁體中文
ISBN/ISSN:9786267031933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204頁 頁
開數:12.9 x 18.2 x 1.02 cm 開
類別:精選書展 > 人文/史/哲視野

定價:NTD$ 380
優惠價:NTD$ 342
庫存 > 有

作者介紹

耿一偉

  策展人、劇場工作者與作家。曾任台北藝術節藝術總監(2012-2017年)、桃園鐵玫瑰藝術節策展人(2018-2022年)。現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與台灣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助理教授、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顧問、台南藝術節策展人(2023-2024年)。曾獲第三屆倪匡科幻文學獎首獎,出版有《閱讀在靈光消逝的年代裡》、《故事創作Tips―32堂創意課》、《未來藝術革命手冊》、《羅伯威爾森:光的無限力量》等多本著作。2017年榮獲德台友誼勳章、2019年獲法國藝術與文學勳章,2023年獲頒德國歌德獎章。

內容簡介

◆藝術是人性的需求?你需要藝術嗎?
  ◆人工智慧能取代人類創造力嗎?
  ◆壞作品為什麼需要存在呢?
  ◆想創作要先端出一套理論嗎?
  ◆策展不必教?你就是自己生活的策展人?
  ◆藝術是城市保有活力的必要毒素?

  ►►►一位熱愛和學生辯論的老師
  藝評人耿一偉化身分隊教練,拋出45道題,邀你一同思考,鍛鍊你的心和腦。

  ►►►哲學小分隊邀你入團
  不管你是正方反方,同意或不同意書中見解,提出你對藝術的想法,歡迎來辯。

  ►►►穿越表象,開出思考的路徑
  穿透當代藝術生態龐雜表象,直探問題核心與創作根本,就能找到屬於自己最獨特的觀點。

  本書收錄戲劇學者、策展人及教育工作者—耿一偉,2016至2023年間的45篇《今藝術》專欄文章,這些篇章記錄下這段時光裡他對當代藝術的思考及所見所聞,文中處處可見其對藝術生態的哲學性關懷,書中反覆提及的四位哲學家康德、巴迪歐、麥克魯漢與九鬼周造之哲學理論,交織出本書的思考視野。從五個面向探討藝術的本質、藝術創作、策展機制、藝術與社會的關聯,以及當代藝術的未來與危機等議題,以通俗易懂的語言,邀讀者一同思考一些可能尚未被留意到的藝術問題。

  《哲學小分隊-暴擊藝術世界的45問》並非是一本充滿解答的書,而是讓這些不同的問題做為起點中的起點,提供讀者體察藝術與生活、城市、表演、新媒體技術及人類健康間多重關係的觀點,啟發更多靈感,並藉此找到獨立的創造性觀點。

  ◢◢◢ 本書特別收錄
  ——法國導演兼攝影師Stefan Libiot神祕迷離的黑白攝影作品
   (波蘭導演奇士勞斯基作品《藍色情挑》與《白色情迷》副導)

章節試閱

01藝術是人性的需求嗎?

有個學生在課堂上問我:「藝術是人性的需求嗎?」這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什麼是人性呢?每個人說法不同。但可以換個角度來思考,從演化的角度去觀察,藝術的出現,是否有生理學上的依據。如果有,至少藝術是我們身體本能的一部分,其必要性即能獲得某種保障。

網路上能找到一個有中文字幕的TED演講《美感演化論》(A Darwinian Theory of Beauty),講者是美國哲學家丹尼斯・達頓(Denis Dutton),他即是從演化論來思索這個問題,認為人類開始創作藝術,甚至可以追溯到語言出現之前。達頓援用達爾文的理論,主張藝術需求背後的動力,跟性的競爭是有關的。藝術品往往展現了一種美,可以用來吸引異性。能創造藝術品的人,必須有卓越的技藝,對異性來說,這種人也有著更強的魅力。

不過要從美感過渡到複雜的各種藝術創作,還是有一段距離。神經元美學(Neuroesthetics)是近二十年的新興熱門領域。藉著當代腦神經科學研究的快速發展,科學家已能對複雜的審美經驗,透過斷層掃描等技術,觀察我們大腦在觀察藝術品時,會出現對應反應的種種狀況,並加以分析。英國神經科學家塞默・薩基(Semir Zeki)的《腦內藝術館》一書,就是從這個角度,探討對不同藝術創作的欣賞,從米開朗基羅到畢卡索的立體派畫作、甚至是萊茵哈特(Ad Reinhardt)的抽象畫,在神經科學上的理論基礎。薩基說:「這些事實再次證明,藝術家其實都是在探索頭腦的奧祕,只是他們自己並不知道罷了。」。

不論是從演化或腦神經科學的角度,基本上還是一種外部的進路。但內部呢?我們是否也能從某種內在的角度,說明藝術的必要性。康德的《判斷力批判》是內部進路的突破性名著。對康德來說,在人類的認識能力中,進行某種藝術或美的判斷,是先天結構的一部分。換言之,只要人類有理性能力,其中必然包含他對美與藝術的需求。這種說法,跟當前腦神經科學的研究結果是類似的。但康德認為,關於藝術或美的判斷,只能具有「主觀的客觀性」,也就是這個判斷在效力上是主觀的,不是一種能有對錯回答的客觀知識,但卻有普遍性的要求,會期待所有人都能同意這個判斷,即使現實上不見得如此。

主觀的客觀性也意味著,即使無法找到一個客觀標準來決定什麼是藝術,但基於普遍性的要求,人們會對藝術爭辯,捍衛自己所相信的作品,結果促進社會產生各種溝通活動。長期下來的結果,是人們有機會理解各種對立觀點,反而讓社會變得更成熟,更能容納多元。或許這也暗示了,藝術不能沒有藝術評論,評論是藝術創作要引發的目標。

或許答案就在問題當中。藝術是否為人性的需要?並非是只能有對錯回答的問題。如果「是」的話,那又何必需要維護藝術的價值,根本多此一舉。「不是」的話,藝術的存在也缺乏辯護的堅固基礎。但正是為了回答這個問題,需要藝術家們不斷地去創作,去回應不同時代與社會的質疑,反而展開了藝術的豐富面與可能性。這就是我對這位學生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