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黃應貴, 林開世, 方怡潔, 呂玫鍰, 趙恩潔, 張翊, 陳怡君, 羅盤針出版社:群學出版日期:2023-09-26語言:繁體中文ISBN/ISSN:9786269778904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448頁開數:14.8 x 21 x 2.2 cm開類別:精選書展 > 性別研究
黃應貴 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人類學博士,曾任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特聘教授,並於清華人社院推動「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長期研究計畫。長期從事台灣原住民中的布農族研究,著有《反景入深林:人類學的觀照、理論與實踐》、《人類學的評論》、《人類學的視野》、《布農族》、《臺東縣史.布農族篇》、《「文明」之路》三卷等書;主編《人觀、意義與社會》、《空間、力與社會》、《時間、歷史與記憶》、《物與物質文化》、《21世紀的家:臺灣的家何去何從?》、《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21世紀的地方社會:多重地方認同下的社群性與社會想像》(與陳文德合編)、《金融經濟、主體性、與新秩序的浮現》(與鄭瑋寧合編)、《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化下的族群性》、《政治的消融與萌生:新自由主義國家的治理效應》(與林開世合編)、《主體、心靈、與自我的重構》、《日常生活中的社會運動》等書。林開世 芝加哥大學人類學博士,現任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館長兼任副教授。研究興趣有文化與權力的比較、人類學理論、歷史與意識型態的生產、國家形成。研究的領域是漢人社會文化、複雜社會、比較殖民主義。著有〈對台灣人類學界族群建構研究的檢討:一個建構論的觀點〉、〈從頭人家系道斯卡羅族:重新出土的族群?〉、〈什麼是「人類學的田野工作」?知識情境與倫理立場的反省〉、〈當代「族群現象」的在地運作與矛盾:恆春半島滿州地區的考察〉、〈新自由主義與國家:對當前幾種理論取向的評估〉等論文多篇。方怡潔 英國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院(LSE)人類學博士,現任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研究領域為移民、教育與學習、工作與勞動、經濟人類學、社會變遷、性別、生命歷程與全球化等。曾在雲南、深圳、崑山、惠安等地做過田野調查,晚近的田野地點在台灣。曾發表研究著作於The China Journal、InternationalJournal of Business Anthropology、The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Anthropology、《臺灣人類學刊》、《考古人類學刊》等處。呂玫鍰 德國畢勒斐爾德大學社會科學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研究領域以社會/文化人類學、宗教人類學為主,研究興趣包括社群建構、儀式展演、身體經驗、性別與宗教、文化遺產、社會想像等主題。長期關心台灣漢人社會文化及當代宗教之變遷,探討白沙屯媽祖進香文化、客家民間信仰、當代社會的自我與性別問題。近年著有,〈天命難違:由靈乩到童乩的跨界經驗與自我探索〉、〈遺產化過程中的媽祖進香:儀式變遷與地方賦權的考察〉、〈想像、體驗與儀式再結構中的地方社會〉、〈媽祖信仰的個人化與宗教性:以白沙屯為例〉、〈由祭祀活動探討地方感的生產與再生產:以苗栗北獅潭客家民間信仰為例〉等論文多篇。趙恩潔 我是一個文化人類學者,研究興趣在於宗教、性別、種族與現代性的多重糾葛,區域專長是東南亞,其次為廣泛的伊斯蘭世界。2017年夏我出版了我的跨宗教民族誌Entangled Pieties: Muslim-Christian Relations and Gendered Socialitiesin Java, Indonesia,詳細探討了印尼爪哇一個山城中穆斯林+基督徒混居社群的跨宗教日常生活,尤其是性別化的社會關係。這幾年我都在從事伊斯蘭與實驗室相關的STS研究,重點尤其放在印尼馬來半島上,雖然也不時延伸到紐澳與歐美去。因為投入於清真驗證科學化這個新的研究主題,我開始注意到多物種在人類知識中的重要角色,也因此碰觸到獸醫科學,動物生理學,分子生物學,藥學等等清真相關的實驗,並以人類學的角度來看待這些科學的論述與發展。同時,我仍持續關注全球各地尤其印尼穆斯林女性多元的生命經驗。張翊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現職為國立新竹高中與新竹市立建功高中歷史科兼任教師。關心教育場域中的主體、主體化、主體性等議題,透過學生自治、家長參與、社團活動、服務學習等新領域,重新反省學校教育的內涵,思考不同於當代國家治理的新社群可能。以前認為性別是假議題,現在則在第一線教學現場為性平教育與女性主義奮鬥。陳怡君 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博士,天主教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兼任助理教授。長期關注台灣平埔人群及其文化樣貌,主要田野地點除了屏東萬金,也在屏東平原、恆春半島跑來跑去。雜食的研究興趣,集中在宗教人類學、基督宗教地方化、族群研究等相關議題。感謝「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叢書主編黃應貴先生,讓我有機會碰觸到更多有趣的議題。著有〈受苦,並存在著:屏東萬金女性天主教徒的多重自我與自我再現〉、〈「人不做,要做番?」從2016年屏東縣熟註記談起:屏東萬金的例子〉、〈儀式遺產、社會想像與地方認同:以屏東萬金聖誕季為例〉、〈神恩靈力與性別政治:以屏東萬金天主堂為例〉、〈慶典、聖像與地方形成:以屏東萬金的天主教社群為例〉、〈身體作為靈界戰爭的戰場:以屏東萬金天主堂的靈恩運動為例〉、〈恆春半島的老祖祭典與人群意象:滿州里德山頂的例子〉等論文多篇。羅盤針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碩士,現為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雙城分校社會文化人類學博士生,研究興趣為跨性別與酷兒研究、跨國女性主義、身體、批判理論。關注性別平等運動並參與臺灣多元性別的倡議及公共教育。
在新自由主義化的政經條件下,不同性別、世代及年齡者,會如何重新去界定性、性別與性別認同?本書並非是要探究女性認同與不平等結構的問題,而是探討一般人在追求個人整全性自我的過程中,如何透過對性別實踐在不同的時空脈絡中的改變,來摸索當代主體打造的計劃之可能性。 本書透過民族誌個案的分析,來詮釋不同世代的男性、女性,如何用不同的方式區辨出不同意義的性、愛、與性別;並且說明他們如何透過各種性別實踐,在當代資本主義所形塑的生活世界中,找到安身處世的空間,並將變動不安、對立矛盾的情境,轉化為繼續重整生命的條件。
第三章 印尼爪哇中產階級穆斯林女性的「靈性遷徙」對於阿拉伯語「希吉拉」的挪用,是印尼新世紀的獨特產物,其他地區並無相同的用法。從最顯而易見的人形地景變化來看,希吉拉可以指的是原本在實踐上不特別嚴格遵從伊斯蘭教法者,因決心成為更好的穆斯林,進而在人體外觀上從原本並不穿戴伊斯蘭服飾,變成戴上頭巾並穿上寬鬆衣物,若為男性,則穿上七分褲、長上衣、額頭略黑(顯示很認真禮拜)、蓄鬍(celana cingkrang, baju panjang, jidat hitam dan menumbuhkan jenggot)。儘管類似的的人形地景變化早已在80年代的大學校園陸續出現,但這些現象被統稱為希吉拉,而且在線上線下均蔚為主流,卻是二十一世紀的現象,尤其是2012 年後由「戴頭巾者社群」提倡後廣為傳播。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這些外貌構成是一種重要的表徵且具有影響社交的能力,但人們對於靈性遷徙的理解總是會加上一個但書,即希吉拉的內涵最重要的一個人的行為(perbuatan)是否真的從善,而非僅是外表的改變。至於從善的定義,則有極大的異質詮釋空間,但大體上是遵行五功包含慈善、認真禮拜(畢竟有許多人不會一天禮拜五次,三十年前尤其如此)、學習古蘭經與聖訓等。不容否認,這波「把自己變成更好的穆斯林」的論述與實踐,有明確的深層新自由主義邏輯在其中運作。一般而言,新自由主義的體現可以從1980 年代從英美興盛至各國的宏觀政治經濟變革中一系列國家退縮、私有化與外包化等現象中看見,也反映在公部門經費大幅縮減、社會福利退縮、政策有利資本家而不利勞工、企業增聘派遣員工以減少開銷、教育與醫療商品化等等。尤其在個人生命的層次上,瀰漫著一切都要進行「管理」並使得個人成為更有競爭優勢的基礎意識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