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台灣客家女性(二版)

作者:張典婉
出版社:玉山社
出版日期:2023-05-30
語言:繁體中文
ISBN/ISSN:9789862943441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240頁
開數:14.8 x 21 x 1.4 cm開
類別:精選書展 > 人文/史/哲視野

定價:NTD$ 380
優惠價:NTD$ 342
庫存 > 有

張典婉

  成長於苗栗頭份斗煥坪客家山村,世新編採,文化大學戲劇系,世新社會發展研究所畢業,曾經浪跡走跳各媒體,相信文字行腳中能走出生命的璀燦。

整合文學的感性與社會學的理性,
爬梳傳統客家女性的虛實形象,
重新詮釋現代台灣客家女性符碼

  《大英百科全書》說:「客家婦女是精力充沛的勞動者。」我們從客家文學之中,或是客籍作家筆下,女性多是勞動者、生產者及象徵大地之母形象的角色,可以看出過去客家女性操持家務,忙於田事、家事的既定刻苦形象,對於傳統客家女性教育更有四頭四尾的說法:

  「家頭教尾」──養成黎明即起的習慣,從內外整潔,上侍翁姑、下育子女等家庭事務都料理得井井有條。
  「田頭地尾」──播種插秧、駛牛犁田、除草施肥、收穫五穀,不使田地荒蕪。
  「灶頭鍋尾」──燒飯煮菜、審別五味,兼須割草、打柴。
  「針頭線尾」──縫紉、刺繡、裁補、紡織等女紅,樣樣都能動手自為。

  隨著時代更迭,現代客家女性已有明顯的變貌,街頭巷尾都能看見她們的身影。然而在研究客家女性文學之際,卻未能在此類社會發展變動過程中,有著令人較為滿意與創新的詮釋。

  長期關注台灣客家議題的資深媒體工作者張典婉,以自身感知出發,從文獻、文學文本中的呈顯,加上德國社會學者Norbert Elias對功能民主化所闡釋的理論,尋找潛藏在客家論述背後的優弱勢組構關係,並從社會發展過程中的文學世界演變,探討台灣客家女性在承擔刻苦勤儉符碼的背後,還為台灣歷史發展的進程留下了什麼。

探看客家女性的另一種面貌
葉菊蘭(時任行政院客家事務委員會主委)

  對典婉的印象是媒體人、作家,對婦女、環保有高度熱誠的工作者,在這本書中,她把這些特質反映在字裡行間的抽象思考。

  「過去知識不夠普及的年代裡,關於客家的論述與主體,大半被男性所掌握,女性能為主體的可謂少之又少;女性研究者不多見,而這些擁有發言權的男性在把女性當作書寫對象時,多半受制於潛意識把自我心中對女性的要求當作典範標竿,使之浪漫化、無我化,亦即對於客家女性做出過高與嚴苛的期待,這也導致我們從文字與影像中看到的客家女性形象,清一色都是「勤儉、操勞」,呈現出「大地之母」的單一刻板面貌,而忽略了客家女性在時代中的多元面貌。

  這個現象隨著民主改革與女性自立自強、追求知識,而有所改變,這在典婉研讀社會學碩士學位的過程中可以窺見,也就是在這一本以其碩士論文為基礎的新作中,我們可以見證她努力嘗試整合文學的感性與社會學的理性雙重的辨證,以西方的歷史學、心理學,與社會學的視野與方法,對於本土的客家文學與文化形象進行深刻的反省與批判。同時,並未跌入橫向移植與濫用西方理論的文化殖民陷阱。

  就客家女性的省思而言,典婉從數十本客家的文學著作中,爬梳出前人建構客家女性的虛虛實實形象,拆解作家與其時代不同社會階層的權力關係結構,這是個創新的論述觀點,她的省視與批判,也映照出客家女性的新面貌,有其時代上的意義,更打破客家論述長期以來的一元性,讓客家文化意義更豐富。

  筆者到行政院客家事務委員會任職後,對於客家的研究與出版,一直抱持鼓勵的態度。為典婉寫序的同時,也期待有更多關於客家的著作,能夠豐富台灣的多元文化,在這片土地上可以開出火樹繁花。

前言 何謂客家女性的真實面貌

隨著時代更迭,客家女性已經有著明顯的變貌,但是當我們在研究客家女性文學之際,卻不斷要面對屬於文學與社會研究對於客家女性的認知與論述,並未在此類社會發展變動過程中,有著令人比較滿意與創新的詮釋。在文學的文本與作品中,關於客家文學的論述,或關於客家女性的研究,至今仍然缺乏相對符合社會形態長程性發展變動的論述與認知。

關於此類認識的瓶頸,將在本書中提出,本書將試圖挑戰過去分析台灣文學時所慣用的性別與族群意識角色的二元對立方式,嘗試從人類相互依賴的角度,跳躍站立在弱勢的族群中──客族、女性,以人類整體,性別、族群與階級彼此相互依存的觀點,來研究與關懷本書的課題;以相對自主性高的社會優弱勢組構圖形,來架構性別與族群研究發展至今仍然無法突破的權限,嘗試以文學作品作為社會發展研究與驗證的資料與田野,來認識社會發展的真實存在。

我們首先要探討,在社會長程發展過程中,客家女性形象如何從藍布衫、戴斗笠,任憑風吹雨打的制式與刻板形象中解放,如何從客籍男性作家、女性作家,與新舊世代接軌的文學創作者意圖中,透過德國社會學家Norbert Elias的社會發展理論所指陳的社會功能民主化的社會進程觀點,以相互依賴團體彼此形成的優弱勢組構關係之相糾葛,探討弱勢組構如何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因為團體權力落差的流動,主體自我所依賴的集體──被稱之為族群與性別的我族認知與認同價值──的變動,打破在客家論述中,長期以來佔領論述殿堂的本質論、二元對立論的單一範疇,而從權力變動的團體關係圖形,來探究優弱勢團體之間彼此的烙印機制,以及此類刻板印象在社會發展過程中變動的結構。台灣社會發展過程中,客家族群總是依賴於主流社會,向來擺盪在權力的邊緣:從早期台灣移民史中的閩客之爭,到客家人傍山而居;從日治殖民時期,到一九四九年國民黨政府遷台,客家族群歷經渡台、皇民化運動、二次終戰與專黨獨大的統治,被迫在語言與生活形態上放棄原有的族群認同。而在不到一百年的時間,在現代化台灣的發展當中,客家族群脫離原鄉到異地打拚,隨著經濟、政治、社會的劇烈變遷,一方面使得這一個島嶼上的客家族群,能夠有著前所未有的解放機會,脫離族群高度的生存制約規範,活出比昔日更加精彩的生命,但也如同其他弱勢團體一樣,在政治、經濟的優勢發展中,與原來的傳統脫離了關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