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新書快訊

  • 善良的歧視主義者
    人們總是堅信自己是善良公民,   絕不會、也不想做出任何歧視行為。   然而,歧視比想像中更普遍、常見。   無論是帶有成見,或是對其他群體產生的敵意,都是非常容易的事。   「我不歧視」的可能性,實際上趨近於零。   有沒有可能,我們其實只是「善良的歧視主義者」?   「我有很嚴重的選擇障礙……」   「皮膚黑到好像東南亞人。」   「女生本來數學就比較弱吧?」   「新住民會來都是想賺錢啦!」   這些話,說起來是不是跟呼吸一樣簡單?   無法判斷與發覺歧視的我們,會造成什麼樣的狀況?   政治人物或公職人員的失言、不周全的設計或制度、   撕也撕不掉...
  • 中港新感覺:發展夢裡的情感政治
    以2000年初至2015年的時間跨度, 從文化政治與感覺結構的分析框架, 探討新的中港台發展敘事如何在都會空間中生成, 尤其關注此一過程對於新興社會主體的形塑。   《中港新感覺:發展夢裡的情感政治》共分兩部分,第一部分聚焦中國,在「中國崛起」以及此後「中國夢」的論述脈絡之下,探究發展的大敘事孕育了怎樣的感覺結構,又再生產了何種文化想像與社會新主體。第二部分以香港為主軸,聚焦中港矛盾與港台連結現象,試圖論證香港如何回應如北進或區域整合這類主流發展論述,同時分析香港近年出現的新城市發展連結與主體性的建構方式。新的發展敘事是以本土爲訴求、反中爲內在結構、情感政治爲依託;在此情感結構下,...
  • 瘋狂之所在:瘋人院、精神病院到治療型社區,一段顛覆想像的三百年精神醫學史及未來
    他們說我瘋了,我說他們才瘋, 可惜啊,他們人多勢眾! 一部從對抗、治療到與瘋狂共存的醫學史 × 一段由精神疾患所串連的藝術史 ◆◇◆◇◆◇◆◇ 18世紀│瘋人院的存在,是為了把精神異常者隔絕於社會之外 19世紀│收容所強調人道對待與宗教慰藉,期盼瘋人能重拾理性 20世紀│精神病院崛起,以生物醫學為基礎的療法蔚為主流 21世紀│後收容所時代來臨,諮商系統、身心靈療法結合處方藥物,帶來巨大的商機,卻也成為精神疾病大爆發的時代 ──接下來,等在前方的會是什麼? 我們愈想使用黑白分明的準則定義瘋狂, 瘋狂與正常之間的界線就愈難固定。 「精神疾病」實乃一段巨大光譜,...
  • 金色筆記(首刷限量金色書口紀念版‧萊辛誕生一百週年‧影響超過四個世代女性作家的女性主義反叛經典)
    ▍《金色筆記》如何影響四個世代的女性作家? 《金色筆記》出版超過半個世紀之後,英國《衛報》特別刊載當代女性作家對萊辛文學遺產的回應。《衛報》指出,萊辛透過《金色筆記》「剖析共產主義、女性解放、母職,以及精神崩潰的基進方式,讓《金色筆記》被譽為女性主義的聖經,不斷挑起男人的閹割焦慮。《金色筆記》的遺產已經影響了四代的女性作家。」 事隔多年,當我回首閱讀《金色筆記》,我發現自己可以擱置小說頑固的結構,進而欣賞本書的野心,並且為這份企圖心深深感動。 ──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得主黛安娜‧阿特爾 我無法用任何方式衡量《金色筆記》教會我的事情,以及它給我的種種警示。萊辛拒絕任何形式的分...
  •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劇本原創小說
      三十年前,台灣剛解嚴的那個純樸年代,就讀台中保守教會學校的阿漢,在高二夏天的泳池邊遇見了狂放不羈的轉學生Birdy,從此他的世界不再壓抑與一成不變,而是充滿了青春的騷動與性啟蒙的飢渴。Birdy總是似有若無地撩動他的情緒,然而就在他愈發確定自己對Birdy的感情時,學校開始招收女生,Birdy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學妹班班吸引,與阿漢漸行漸遠……   阿漢不知所措,嫉妒、悲傷與恐懼讓他無法喘息,即使百般試著挽回與Birdy的感情,卻只是不斷被越推越遠,直到最後,失去理智的他,做下了令自己萬分後悔的事情……   阿漢與Birdy從此失去聯絡,三十年未見,直到一場同學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