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薦序 見微知著,了解生態從聆聽自然之音開始 金恒鑣
樹是地球上體型最大、身材最高及最長壽的生物體。難怪樹往往是自然書寫者青睞的主題。樹可有一百餘公尺高,胸徑可達十一多公尺,樹齡有將近五千年歲的紀錄。
今年春天,坊間出版了兩本關於樹的書。一本是李察.希京斯(Richard Higgins)的《梭羅與樹的語言》(Thoreau and the Language of Trees),他是根據《華爾騰》的作者大衛.梭羅二百萬言的日記撰寫的。另一本是入圍「普立茲新聞獎」的作家大衛.喬治.哈思克的《樹之歌》。前者尚無中譯版,這𥚃要談的是《樹之歌》。
《樹之歌》的開頭是這樣寫的:「苔蘚御風飛起...
-
自然科普寫作經典,貓頭鷹25周年巨獻,15周年香氛紀念版
花朵會低語、歡笑、爭寵;它們比你想像的更複雜多變,也更懂得生活的溫存與智慧……
本書綜合了植物學和科學史,以優美的手法生動揭露,花朵在誘人吸引力的背後如何演化、存活、治療;如何以形狀、顏色與氣味虛張聲勢,挑逗那些傳粉的拜訪者;如何選擇最好的位置接受陽光的滋養;又如何知道哪時該釋放花粉以獲得最大的效益。
作者不但為我們介紹形形色色的花種,同時還深入探討關於花香與花的知覺等最新研究。更重要的是花的治病療效;早期人類用花來緩解從憂鬱到生產陣痛等種種身體不適現象,現在更應用到兒童白血病和致病的伊波拉病毒...
-
前言
某個炎夏傍晚,我和朋友在電話中聊得正起勁,分享著為什麼會對夏天又愛又恨,對話結束在即,對方突然向我坦承自己其實是校園霸凌「加害者」的事實。
「我記得國中時期班上同學總是特別喜歡找一名同學的麻煩,對她開一些滿嚴重的玩笑,我也是其中之一,而且還一路延續到高中,所以她等於是從國三到高三都慘遭霸凌,但她從來都沒有生氣發飆過,直到某天實在忍無可忍,在課堂上氣到翻桌走人之後,就再也沒有回來學校。我本來早就忘了這件事,但是看了妳的影片以後又讓我再次想起那名同學,害我罪惡感很重。」
我不發一語,默默聆聽,於是朋友又補了一句:「其實我對妳也感到很抱歉。」雖然聽到這句話時,我不...
-
各界好評
「保羅.約翰遜在他的著作中,展現出淵博的知識和清晰的道德觀,深刻理解我們這個時代的挑戰。」──美國前總統小布希
「這是一部很獨特的作品,任何人拿起這本書就很難再放下。」──《紐約郵報》
「約翰遜先生揭露了這些偉大思想家們邪惡的一面,而這也顯示本書將饒富興味。」──《紐約時報書評》
「充滿生命、活力與迷人的細節,對現在來說多麽適切,任何拿起這本書的人,都很難放下。」──《紐約郵報》
「珍貴且充滿娛樂性,是一部心靈冒險者的入獄檔案照。」──英國小說家金斯利.艾米斯(Kingsley Amis)
「這本書對往後幾年的西方文學與文化...
-
導論
◎文/瑪格麗特.卡諾凡(Margaret Canovan)
隨著人的創造,開端的原理也進入世界本身……我們沒辦法預期會開始什麼新的事物,這就是開端的本質。
一、
大抵上,漢娜.鄂蘭是關於各種開端的理論家。她的所有著作都是關於不可預見的事物的故事(不管是探討極權主義前所未有的恐怖,或是革命的新黎明),而對於人類啟動新事物的能力的反省,也在她的思考裡觸手可及。當她在一九五八年出版《人的條件》時,她自己就把一個出人意料的事物散播到世界,四十年後,這本書的原創性依然令人矚目。它自成一格,也後無來者,它的文體和風格更是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