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蹤團 火花 추적단 불꽃
由「火」與「煓」組成的獨立記者團體。兩人在大學時,為了報名新聞獎,決定以「非法拍攝」為主題展開採訪,卻就此揭發了韓國史上最大宗的網路性犯罪──「N號房事件」,成為案件吹哨者及最初報案人,震驚全球。
向世人揭露網路上駭人聽聞的真相後,火與煓有感於主要加害者的審判尚未結束,被害者依舊活在恐懼之中,大眾卻已逐漸淡忘網路性犯罪的嚴重性。
未免更多人受害,她們持續不懈地追查網路上各種型態的性犯罪,並透過YouTube和Instagram等社群網站、「網路性犯罪現場」實體演講持續倡議,為杜絕網路性犯罪不遺餘力。
火與煓深信,只要兩人並肩前...
-
金智恩 김지은
兒時夢想是經營書店,大學主修文學,畢業後在政府部門負責宣傳工作。十多年的職涯都是非正式勞工,過著提心吊膽的約聘職人生。
金智恩經由介紹,加入安熙正參選總統的黨內初選競選團隊。2017年7月,派任為忠南道知事安熙正的隨行祕書,成為道知事的首位女性隨行祕書。
2018年3月5日,金智恩出現在JTBC《新聞室》直播節目,揭發自己遭受上司安熙正的性暴力,引發輿論。最終,大法院三審判決安熙正有罪定讞。
金智恩現在正力圖重返日常,並幫助更多相同遭遇的人。
-
坐在那寬敞明淨的客廳裡,我們的心充滿了喜樂與安慰。都已經是四十好幾的人了,任憑歲月催迫,鬢角星霜,我們依然在各自的天空裡描繪生命的藍圖。
她,一個與我同窗六年最為相知的朋友,是我今生今世所見到最堅強、最果敢的女子。前年,她放棄年薪兩百萬人人稱羨的職位,去補修理科的學分,然後參加考試,現在,她是醫學院的「新鮮人」。她認為她的前半生已經給了家人,後半輩子要為自己而活,於是拎著行囊,擔著書箱,讀書去也。原本有很好中醫基礎的她,現在又去接受西醫的洗禮,將來會是怎樣出色的醫生啊。聽她敘述重做學生的種種心情,以及對未來的期許,我看到她眼神裡的沈穩、剛毅與自信,那是一種崇高而壯美的生命之訊...
-
凱特‧曼恩Kate Manne
自二○一三年起任教於康乃爾大學哲學學院,現為副教授。她於麻省理工學院取得博士學位,並曾任哈佛學會的初級研究員。她曾為《紐約時報》、《波士頓評論》、《赫芬頓郵報》、《泰晤士報文學增刊》與《政客》等各出版品撰寫評論。英國《前景》(Prospect)雜誌近日將她評選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
著有《不只是厭女:為什麼越「文明」的世界,厭女的力量越強大?拆解當今最精密的父權敘事》。《厭女的資格:父權體制如何形塑出理所當然的不正義?》乃其最新作品。
相關著作:《不只是厭女:為什麼越「文明」的世界,厭女的力量越強大?拆解當今最精密的父權敘事》
-
前言
誰是西蒙‧德‧波娃?
一九二七年的某天,西蒙・德‧波娃(Simone de Beauvoir)和她父親對於什麼是「愛」起了場爭執。那個年代裡,社會期待所有女性都能把結婚生子當作人生夢想,而十九歲的波娃正在攻讀哲學,渴望找到一種她能同意並追隨的哲學觀。波娃的父親表示,愛就是對他人的服侍、愛慕與感激,而波娃實在難以苟同。她嚴正反對,驚訝地說愛不只是感激,不只是某種因著他人對我們付出而欠下的債。「有這麼多人不曾明白什麼是愛!」隔天,波娃在日記中如此寫著。
十九歲的她並不知道自己日後會成為二十世紀最著名的女性知識分子之一,也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會成為人們大量書寫與閱讀的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