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世人的眼裡,
她們難道只是一群天真的新娘,或工於心計的怪物?
遠離家鄉、成為ISIS新娘的她們,
怎麼也料想不到,等待自己的,竟是一次次成為寡婦的人生。
成為ISIS的女人
2014年,以伊斯蘭國為名的激進組織,躍上世界各大媒體。他們殘酷的處決方式與斬首影片,引發各界關注、恐懼與好奇。他們一方面以暴力掠奪中東、中亞地區的婦女,一方面也用傳單、影片、網路文宣,向那些活在西方世界的穆斯林兄弟姊妹呼喊,提醒他們的「悲慘」處境,呼喚他們一起為伊斯蘭國努力。
那些年,有不少女性湧入伊斯蘭國控制下的城市。她們可能是外交官女兒、實習醫師、成績優異的少女,但也有無家...
-
在「是」的面向裡,存有在愛中實現,
唯有啟動「愛」,人才能跨越人我的藩籬
馬賽爾是與雅斯培並稱的當代存在主義思想家,其存在哲學建基於自身的經驗,而非純粹的抽象思辯。
《是與有》是馬賽爾的第二本《形上日記》,記錄他對「存在」的省思。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體驗到「存在」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不能被當成抽象的符碼。
在本書中,他舉出「是」(Being)與「有」(Having)兩種存在的面相。在「有」當中,我們把人對象化,當他是工具、計算他、不在意他自身的歷史、情感或本質,這是有主客之分的二元對立關係。
在「是」當中,我們卸下社會面具,以自己...
-
自傳的改寫、神話的變形、創傷的揭露、疾病的隱喻、離散的困境……文學扣連生命的永恆命題,從張愛玲溯回《紅樓夢》,俱是愛情
張愛玲上追紅樓,下開後現代,她一個人走了好幾代,並以愛情將小說推向最前衛之處。
周芬伶三十年張學與紅學研究集成
追溯情典文本的生成
張愛玲如何在抒情傳統中別開生面成為聖手
以張愛玲為核心,上溯兩百年前《紅樓夢》的情癡幻愛,下推現代文學中創傷、疾病、流亡離散的女性書寫脈絡,深度分析張愛玲一生不斷變體轉譯的自傳書寫與古典小說的互文交織,她彌合古典與現代的分裂,追溯傳統,將之現代化,而愛情這亙古不衰的主題,正是她把握的關鍵,愛情是她最大...
-
歷史書寫名家.陳柔縉「首部時代小說」
以日本時代高雄港為舞台,
細膩又大器,刻劃近代台灣百年流轉,
並寫出高雄的女兒如何不服輸,在異族的腳下、在異國的天空,
一步一步不停歇,衝破困局,活出自己的名字。
在送別丈夫的高雄港邊,抱著不足一歲的女兒,舉起她的小手,向著無邊的海上,
向著不知躲在哪一艘船上的丈夫,揮呀揮,「跟爸爸說莎悠娜拉!」
我問,「您哭了嗎?」她的表情嚴肅得像在指責這個懦弱的提問,
「沒有!為什麼要哭?!遇到這麼不甘願的事,哭,就輸了!」
家鄉高雄的大港,給她的不是避風與懷抱,
而是教會她不畏浪濤艱險。
◆◇──────...
-
張 雍Simon Chang
攝影師,1978 年生於台灣台北。
輔仁大學影像傳播系畢業,2003 年旅居捷克,就讀於布拉格影視學院 (FAMU) 平面攝影系碩士班。2010 年起以巴爾幹半島北端的斯洛維尼亞為創作據點迄今。以深度人文觀察 – 尤其不同環境或文化背景裡的人性與個人意志、為主流所漠視的故事及衝突地區當前現況為長期關注與紀錄之主軸。
曾獲斯洛維尼亞年度最佳攝影作品「Emzin Photography of the year」首獎 (2012) 、斯洛維尼亞新聞攝影首獎 (Slovenian Press Photo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