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崇禎年間,揚州商人蔡璉創立揚州育嬰社,是為民營育嬰堂的開端。晚明士人劉宗周指出揚州育嬰社兼具「恤孤」與「賑貧」之效,揭示晚明以降育嬰堂的兩大理念,即是本書題旨所揭之「救嬰」與「濟貧」。明清時期育嬰堂的乳婦,一方面是落實救嬰的關鍵人物,另一方面則是濟貧理念下的救濟對象。乳婦兼具施、受救濟者的角色,在明清善會善堂史中,值得深入挖掘。
本書以乳婦為核心,透過社會、性別與醫療等面向,呈現明清善會、善堂更豐富的面貌。反思士人對乳婦千叮萬囑的態度,及其對於乳婦的議論,實是行善理念、性別與階層等多方因素的相互交織,反映出育嬰堂理想與經營實況間的落差,更凸顯「救嬰」與「濟貧」難以兩全之...
-
「這本精采的書是一趟搞笑的自然奇觀之旅,也對許多有毒文化嚴厲糾正。我已經記不清楚在閱讀過程中笑了幾次,以及學到了多少。」——艾德・楊(Ed Yong),《我擁群像》(I Contain Multitudes)作者
「這本書有時聰明,甚至有點有點聰明過分,有時正經八百,有時又令人吃驚——它會讓你重新思考對性別權利的看法。」——黛博拉・布魯姆(Deborah Blum),普立茲立茲獎得主
「詼諧又極具顛覆性,這本書審視了那些被過度關注的陰莖和男子氣概文化,過去的社會氛圍扭曲了許多科學研究領域,從演化到佛洛伊德對精神分析的抨擊。這是一本重要而及時的書。」——史蒂夫・西爾伯曼(Steve ...
-
洋蔥式分層閱讀,按內容深淺階梯式排版──
依個人閱讀喜好,自由跳接、由簡至繁,秒懂當代不可不知的世界議題
◆本系列入圍英國圖書設計與製作獎(British Book Design & Production Awards)
◆大量近期時事、趨勢照片,搭配詳實解說,輔助讀者慎思明辨重要議題
◆從最大字級一眼抓出議題關鍵字;到次大字級重點式釐清觀念;亦可細讀小字、深度理解當代必知的議題內涵
▌只有雄壯威武才叫有「男子氣概」?一心追求某種特定的男子氣概是否害人害己?
一般而言,許多社會在傳統上認為男性要有不輕易低頭、強壯有力、
收斂情緒、努力爭逐金錢與權...
-
「從台灣望向南洋,在南洋尋找台灣」
[台灣@南洋]書系,與您訴說屬於台灣的南洋故事。
透過歷史田野、文化踏查、文學故事的接引,
重新捕捉失落的歷史細節,呈現台灣跟南方的文化交織。
[台灣@南洋]書系,由台灣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高嘉謙主編,主要出版跟台灣有連結對話的南洋文化人文書。
=書系精神=
[台灣@南洋]書系,透過台灣的知識平台建立一個望向南海,探索島嶼、半島、海峽等海洋視野的人文視窗,連結南洋的歷史文化與政經線索,締造一個帶有田野現場,結合廣大歷史視角的跨域視野。台灣從遠古南島民族的跨洋遷徙,大航海時代荷蘭、西班牙的占據,明鄭政權的南海貿易,締造了十七世紀以降台灣在海...
-
後記
貝克德爾測驗
「我三十三歲了,再不結婚生小孩,會不會太晚了?」來自美墨邊界的藝術家曾這樣問她母親,但母親回:「別怕,結婚又不是衝刺末班車。」她的母親就是趕在太老之前結婚,卻沒得到想像的幸福,就怕女兒步入她的後塵。另一個藝術家剛辦完離婚手續,發現律師收費高得嚇人,也不知道未來能否和別人建立緊密的關係,但到了駐村的尾聲,他說:「我準備好去約會了。」
結婚是一種病,好發於三十歲前後,還在摸索自己和伴侶的人生階段,卻被迫做出決定。當我聽見朋友說出「我有結婚病」時,忍不住讚嘆她替我們的人生下了最好的標題。這本書,獻給與社會框架相搏的女性。她們看起來也許辛苦,但別忘了,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