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瑞森為資深編輯及作家,活躍於《紐約客》等著名雜誌,本書為她首次出版的詩集。書中魔法般的詩句,表達出都會年輕女子面對愛情和工作時所遇到的兩難及快樂。作者以本身的經驗為背景,在這二十八首關於工作、愛情、友誼及性愛的詩中,喚起了女人內在的聲音;每個女人都能從中看見自己。
本書文字輕鬆、簡潔,讀者可以在任何地方:捷運上、家中的沙發上閱讀,它甚至可以成為宴會上很有趣的話題。無論你在何處閱讀,葛瑞森的詩句都會帶領你進入她的世界並沉浸於其中,久久不能自己。
-
第一章 導論:「嗨!我回來了!」
使實際的資產者最深切地感到資本主義社會充滿矛盾的運動的,是現代工業所經歷的週期循環的各個變動,而這種變動的頂點就是普遍危機。這個危機又要臨頭了,雖然它還處於預備階段;由於它的舞臺的廣闊和它的作用的強烈,它甚至會把辯證法灌進新的神聖普魯士德意志帝國的暴發戶們的頭腦裡去(Marx, 2017a: 14)。
馬克思作品受重視的程度,大致與經濟的興衰呈現「負」相關。十年來陸續出現的次貸危機、歐債風暴、國際政治經濟動盪,乃至全球日益嚴重的社會經濟不平等及其引發的「另類全球化」(altermondialisation)運動,都在多國掀起了「馬克思熱」。這類「回...
-
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杜斯妥也夫斯基
Фёдо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Достое́вский, 1821-1881
與屠格涅夫、托爾斯泰並稱為俄國三大文豪,一生創作11部長篇小說、3部中篇小說、17部短篇小說。他擅長心理描寫,細膩而深刻地揭示人類精神中的病態,其筆下人物總是混合苦難與幸福,在正常與瘋狂、高尚與卑劣、絕望與希望之間掙扎,追問靈魂與生命的終極意義。對20世紀文學、存在主義、心理學與超現實主義等,均影響深遠。
1846年出版第一部長篇小說《窮人》。1849年,因參與反對沙皇的集會,被判處死刑,臨刑前收到特赦令,改判西伯利亞流刑。無限接近死亡的經歷令...
-
白先勇首度親撰序
董陽孜全新題字
全彩珍貴圖片32頁
文學年表‧30種《臺北人》中外版本
招喚六○年代的創作靈魂
2021《臺北人》精裝典藏版的主視覺,書衣以董陽孜的書法為主軸,滿溢的紅色喜氣,來迎接《臺北人》五○週年。內封特別挖掘出1960《現代文學》創刊時,由張先緒設計的前衛圖案,直橫線條構成的對應節奏,簡單耐看,有探索新知,向內、向上、向外的現代精神,也是「北」字的拉長變形,像一種內在投射,有「驕傲與孤獨感」,充滿矛盾也是強大的創作能量。
-
「詩是絕對精緻的藝術,詩是最高想像的構成,詩是呼之欲出的真摯,詩是矛盾語法的擴散……」本書共收五十三家女詩人代表作,都是一種鑑照與標竿。橫跨六十載、從一年級到七年級,她們創作觀念與手法迥然不同,讓現代女詩人作品展現出更為璀璨豐富的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