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6 Sun.【#輪廓編織──被規訓的透明】李錦繡藝術家紀錄片巡迴播映活動

𝟙𝟙/𝟙𝟞 𝕊𝕦𝕟.𝟙𝟜:𝟛𝟘 🎥【#輪廓編織──被規訓的透明】李錦繡藝術家紀錄片巡迴播映活動
「當我們面對藝術的傑作,我們會先感到震撼,接著會試著分析藝術家的思維。
再來我們會好奇,究竟是什麼樣的機緣,造就了他與眾不同的心靈。
然後我們會發現,他在經歷了歲月的風霜,從年少的意氣風發,變成了一個幾乎透明的存在。」
才華洋溢的嘉義女性藝術家 #李錦繡 一生投入創作,然而他的創作色彩卻在婚後從鮮活明豔,驟變成時而單薄透明的影子、或時而被厚重濃烈的血與黑掩蓋⸺同時肩負多重 #社會角色 的女性的呢喃與吶喊, #身分 與 #自我的衝突 在創作中終得傾訴。
.ೃ࿔*:・ 看見 #李錦繡 生命的色彩,關於多重身分之女性創作的囹圄和綻放 ⇨⇨⇨ https://reurl.cc/EbnKpg
🖌️ 關於李錦繡
1953-2003,生於嘉義。大學時期進入李仲生畫室研習現代繪畫,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法國國立巴黎高等裝飾藝術學院,並獲得首獎(Grand Talent)。李錦繡凝視空間「真實與非真實」的糾纏交錯,藉由書寫性線條抒發胸臆之情。創作題材涵括:家族群像、透明空間、樹形線條、居家物件。多元的主題與表現手法,展現藝術家對於人和環境的敏銳覺察,以及追隨自我內在的感性意識。
✦•······ 𝟙𝟙/𝟙𝟞 𝕊𝕦𝕟. 𝟙𝟜:𝟛𝟘-𝟙𝟞:𝟘𝟘 ·······✦
📍女書店
#嘉義市立美術館【#輪廓編織──被規訓的透明】李錦繡藝術家紀錄片巡迴播映活動
╔═══════════ ° ❀ • ° ✮ ° • ❀ ° ═══════════╗
《#透明的人生輪廓:藝術家李錦繡的生命圖像》
細數身上看不見的透明裂縫,女性在社會規訓中的自我衝突
╚═══════════ ° ❀ • ° ✮ ° • ❀ ° ═══════════╝
📹 播映影片|《透明的人生輪廓:藝術家李錦繡的生命圖像》
2025|臺灣|紀錄片|40 min|臺灣華語|嘉義市立美術館
🎤 映後講者|
🎬 主持人: #王君琦 教授 ⸺長期關注女性藝術的影像學者
國立臺北藝術大家電影與創作學系副教授。美國南加州大學影藝學院電影與媒體研究(前電影電視批判研究)博士。研究領域及專長:台語片研究、華語電影史、媒體與性別再現、影像與社會實踐、影展研究。曾任國立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副教授、行政法人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執行長、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執行長、女性影像學會理事長暨台灣國際女性影展主席、台灣國際人權影展選片委員、文化研究學會秘書長。
🎨 與談人: #黃茜芳 老師 ⸺李錦繡昔日友人
藝術文字工作者。大學主修西班牙文,曾任職《藝術貴族》、《雄獅美術》、《典藏》、《今藝術》等藝術雜誌,佛光大學藝術學所與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深愛藝術,書寫藝術,生活在台北。著有《360度發現高更》。
°·..·°¯°·._.· 映後會前導 ·._.·°¯°·.·°
【女性藝術力量,從嘉義出發─紀錄片巡演活動】
延續2025主題展「Practice and Practice:李錦繡、謝貽娟與我」,嘉義市立美術館推出「藝術家紀錄片巡迴放映計畫」,帶你走進李錦繡、謝貽娟兩位嘉義女性藝術家的生命故事。
來自嘉義的女性藝術家李錦繡,一生才華洋溢,卻在 50歲便驟然離世。她的畫作,如她的人生,在色彩與壓抑之間游移。婚前的她,色彩鮮豔明亮;婚後,人物卻逐漸化為白色或黑色的透明影子,被厚重的黑團與血色團塊覆蓋——那是創作的語言,也是無聲的呼喊。
當女性同時背負妻子、母親、媳婦等角色,她的創作是妥協,還是另一種無聲的抵抗?性別與社會規訓從未遠離,身份的交疊又如何影響女性藝術家的自我實踐?
本場活動將以李錦繡的生命故事與創作為出發,邀請李錦繡昔日友人藝術文字者黃茜芳老師,及長期關注女性藝術的影像學者王君琦教授,與觀眾分享女性在婚姻前後的自我衝突,與被社會暗示的「理想角色」之間,那一道道看似透明的裂縫。
✦•·························································•✦
嘉義市立美術館【輪廓編織──被規訓的透明】李錦繡藝術家紀錄片巡迴播映活動
💡 主 辦|嘉義市立美術館
🎤 映後講者|王君琦、黃茜芳
📹 播映影片|《透明的人生輪廓:藝術家李錦繡的生命圖像》
📍 地 點|女書店
🔑 費 用|免費入場觀影與映後交流
.ೃ࿔*:・ 更多資訊詳見報名表單 ⇨⇨⇨ https://reurl.cc/EbnK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