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精選書展

  • 文化研究期刊(第35期/2022秋)
    上原美春(UEHARA Miharu)   沖繩宮古島市立西邊國中三年級。 王墨林(WANG Mo-Lin)   臺灣資深劇場導演、藝術評論家。 林家瑄(LIN Chiahsuan)   臺灣新竹人。清華大學外語系碩士班及沖繩大學地域研究所畢業。 劉雅芳(LIU Ya-Fang)   浙江海洋大學師範學院中文系講師。 金曄路(Y. L. Lucetta KAM)   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副教授。Shanghai Lalas : Female Tongzhi Communities and Politics in Urban China(...
  • 罔兩問景II:中間物
      Cindy Patton(裴新)Professor of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The University of Simon Fraser   Teri J. Silvio(司黛蕊)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王 蘋 台灣性別人權協會秘書長   王智明 中央研究院歐美所副研究員   丘延亮 社運流浪犬   何春蕤 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講座教授/榮譽教授   吳靜如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研究員   洪 凌 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副教授   夏林清 輔仁大學心理學系退休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特聘教授   高旭寬 跨性別運動積極...
  • 一代女科技人的婦運路:植物化學家吳嘉麗
    一代女科技人吳嘉麗,走出實驗室微觀的苔蘚森林,在有機婦運路上,結群成隊,走出一整個世代的女性風潮。 我最佩服嘉麗的是她兼顧家庭、工作、公益、運動,且平衡得很好,每天都從容自在。 —— 尤美女(律師、立法委員) 嘉麗音色清亮,卻不拿來罵人,她總是有話直說,就事論事。嘉麗大我九歲,我從她身上學習甚多,她卻從不以前輩自居, 總是給身邊所有人全然支持和信任;她總是一起工作,不是只出一張嘴。 ——蘇芊玲(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監事、曾任婦女新知董事長) 她在民間社會的努力,再加上出任考試委員後不忘初衷,溫文說服但態度堅定的,勇闖文官考選任用的深水區,最後促成多項性平改革的落實。 ─...
  • 流離之書:跨界移動紀事
    靈魂的事(摘錄) 找到巴奈.母路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在十月。每年十月,是花蓮阿美族里漏(Lidaw)部落的祭師團體Sikawasay舉行巫師祭的時間,祭師每日都要沉浸在儀式中,不可遠行。年近六十歲的巴奈.母路,是這個僅剩六人的祭師團體中,最年輕的一個。 我是部落的外人,因巴奈.母路引薦,得到祭師們集體同意之後,得以參加兩日的巫師祭。出發前收到這樣的提醒:「你來可以,但記得在儀式前一天晚上開始,直到儀式結束,都不要吃雞肉、雞蛋、蔥蒜、蔬菜、水果、魚類。」即便是觀者,也要守儀式的禁忌。到場之後先mibetik(告靈)喝下米酒,才算跨入神靈的場域,正如阿美族常說的一句:「酒是我們的路。」...
  • 在奇幻地:精神病院裡的臨床民族誌
    荒謬即是日常(部分) 如果你跟上帝說話,你正在祈禱;如果上帝跟你說話,你有思覺失調症。──湯瑪斯.薩茲,《未馴服的言說》(一九九○) 二○二○年底,在我工作的這家精神病院裡,由職能治療科主辦的例行性「年終耶誕感恩聯歡晚會」,由於院區住民報名過於熱烈,只好採取選拔賽形式進行甄選。評審是院內的心理師,在淘汰近一半的報名隊伍後,剩下包括住民的民歌、國台語歌,以及唱跳、戲劇等表演,在平安夜這天晚上擔任晚會的演出內容。相較於春節、中秋、端午的辦桌形式,年終耶誕晚會是院區年度最重要的大型活動,住民不僅可以獲得院區準備的糖果沙琪瑪等零食和其他飲料,活動中也會透過有獎徵答的方式發送福利社禮券,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