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為(上)
前言
第一章 行為
第二章 一秒之前
第三章 數秒到一分鐘之前
第四章 數小時到數天之前
第五章 數天到數個月之前
第六章 青春期,或者說是「老兄,我的額葉皮質跑哪去了?」
第七章 回到搖籃裡,回到子宮裡
第八章 回到你還只是個受精卵的時候
第九章 數百到數千年之前
第十章 行為的演化
行為(下)
第十一章 我群 vs. 他群
第十二章 階層制度、服從與反抗
第十三章 道德與做正確的事──在你搞清楚那是什麼之後
第十四章 感受別人的痛苦、理解別人的痛苦、減緩別人的痛苦
第十五章 我們賴以殺戮的隱喻
第十六章 生物學、刑事司法系統與(喔,有...
-
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
菲利普.津巴多是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榮譽教授,也在耶魯大學、紐約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任教。他曾擔任美國心理學會主席、兩任的西方心理學會主席、科學學會主席聯合會主席。他目前是西方心理學基金會主席。他的作品曾經得到無數獎項和榮譽,包含2015年庫爾特.勒溫獎的社會議題傑出研究獎。他曾撰寫包括《路西法效應》和《時間悖論》…等知名著作。
妮基塔.庫隆布(Nikita D. Coulombe)
跟隨菲利普.津巴多工作多年,擔任他的個人和執行助理,並與他合作進行早期的《英雄想像力計劃》,一起合寫了《男性的消亡》(The Demise o...
-
人要將經驗到的事化做自己的一部分,必須將這些經驗組合進自己的世界觀中,也就是化為自己可以接受的故事。──河合隼雄
心理治療是一門無法以科學方法進行觀察、診斷的工作,它重視「人際關係」,是在關係的進展中,幫助人「創造他們的故事」。因此如果要理解「人」,「故事」顯然是一門顯學,而追溯久遠前的故事,更能看見人類上下千年的樣貌,獲得跨越時間、地域的洞察。
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平安時代是日本文學的黃金時期,許多作品都對人們的生活型態與思想有精彩深刻的描繪。本書將討論平安至鎌倉時代的多部經典,從中探索人類靈魂與意識的發展變遷,看見隱藏在故事中「貫穿古今」的奧祕:
§ 竹取物語...
-
-
人類是地球上最殘酷的物種?
文明是由殺戮本能發展而來?
如果人性確實本惡──
我們如何用「惡的力量」創造更好的社會?
現世如此紛亂,心理學的重要性不再亞於經濟、政治、軍事。
這可能是如今最需迫切閱讀的一本書!
霸凌、掠奪、傷害等本能從何而來?
佛洛伊德曾坦承對於人類的攻擊天性「未能充分關注」,
阿德勒提出攻擊性是「追求優越」時卻遭反彈。
明明從嬰兒時期開始,人類就是破壞的天生能手,
為什麼學者曾經如此難以面對「人性本惡」的事實?
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完美維持與惡的距離,並與之和平共處?
◎獨裁政權的高壓治國方式較能維持和平?
◎民主社會確保各種意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