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新書快訊

  • 和鏡子說話像一隻鬥魚:The mirror of erised : a poem collection of Hong Hong
    這本詩集為詩人紅紅的第一本詩集。詩集以時間軸一天24小時推進的方式來編排章節。每個章節,就如同每天有好幾次回到鏡子前面,再次和自己說話。詩集囊括了紅紅自2018年開始寫詩發表以來七年間詩創作的其中99首詩,並邀請同時是寫作者以及自由編輯的蕭詒徽為她的詩集操刀,除了協助詩集的風格定調,更包辦編輯、版面構成以及裝幀設計。   「家中最大的鏡子始終是主臥浴室裡的那面鏡子。她喜歡在鏡子前面流連。她後來懂了,納西瑟斯在水面看見自己的時候,或許並非自戀而是孤獨。詩有時像一塊布,擦拭著她的心靈世界,擦拭著那些與自己有關,或生活林林總總帶來的雜訊。詩更像一面鏡子,有時她在鏡子裡找尋自己,有...
  • 情結:內心隱形的拉扯力量
    王浩威|榮格分析師、臺灣榮格心理學會理事長   李孟潮|心理學博士、精神科醫師、個人執業   雪力(夏瑄澧)|YouTube《雪力的心理學筆記》頻道主持人   陳宏儒|心蘊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   陳俊霖|榮格分析師、亞東紀念醫院心理健康與綠色照護科主任   廣梅芳|臨床心理學博士、榮格分析師   魏宏晉|實踐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榮格心理學指南》譯者   鐘穎|心理學作家、愛智者書窩版主   (按姓氏筆劃排列)   除了將本書當作認識「情結」與榮格心理學的入門讀物之外,它也能作為探索自己內...
  • 大凍卵時代:一場關於選擇、控制與生育自由的真實故事
      在這個「自由世代」,我們比起「要選哪個」,更習慣思考「更好的選擇」。   不想結婚,可以;不急著生,也可以,   科技替我們創造了延遲的可能——尤其是卵子冷凍,這項被包裝得體面又理性的選項。   但如果仔細看就會發現這份自由背後,直指一個被隱蔽的真相:   凍卵是讓妳擁有更多選擇,還是被迫用更高昂的代價,換取原本屬於你的自由?   當所有人都鼓勵你「多留一些可能」,其實你不用做什麼,也能誠實地說:「這是我想要的!」   作者蘭珀特以自身經驗為起點,走入這個科技與焦慮交織的產業現場。她深入醫療制度、資本市場、社會框架與女性身體政治,橫跨生殖經濟學、性別政治學與科技倫理三個...
  • 幸運的罪
    「幸運的罪」是隱匿的第七冊詩集,全書分為七輯,七輯的名稱恰如她歷來的七本詩集順序:「自由肉體」、「怎麼可能」、「冤獄」、「足夠的理由」、「永無止盡的現在」、「0.018秒」、「幸運的罪」。   幸運的罪,是來自於基督教義的概念,後經神祕主義者西蒙・韋伊的詮釋,人終其一生必須去尋找失落的另一半。無法完整的自我,對詩人來說,反而是無限的機會,能與定型的自己形成互補、補完缺陷的特質,成為自己也從未設想過的人。找尋另一半的過程,同時也是詩的契機。在不斷地尋覓過程中,在詩人所信仰的文學和天體運行之間,接納更多的可能。   「在我的枕上/有一首未完成的詩」,走到中年,詩人漸漸感到自體成為一個介...
  • 女也
    《女也》是一卷蘊藏了二十多年的身體地圖,也是一次艱難而真摯的生命歷程。   黃岡在詩集中與自己──這個「最親密的敵人」坦誠相對,剖開因身體的成長變化而疼痛的心靈,記下種種曖昧、壓抑、流動的情愫。有時是「他」,有時是「她」;「他」時而欽羨擁有大胸肌的男性,「她」時而厭棄自己不時來潮的女體。黃岡懷著困惑、掙扎和擺盪的認同,走過徬徨、焦慮而至蛻變的旅程,最終拒絕二元的性別枷鎖,擁抱內心的男人與女人──X也們。   《女也》就像一份親密的禮物,以隱密而溫柔的語言,安慰經歷同樣掙扎的人們,教人喜悅自身,並與自我和解。   ▎ 第一輯.身體體操   從青年時期的女校回憶、儀隊經驗到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