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導論
它山之石,可以為錯
李貞德(中研院史語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前(2018)年春節假期後,大年初七上班日,隔壁研究室的內田博士送來一本小濱正子教授主編的論文集,兩週前才由京都大學出版,熱騰騰的新書:《被埋沒的足跡──中國性別史研究入門》(《中国ジェンダー史研究入門》)。翻開目錄,第一章正是內田博士利用考古材料分析先秦性別結構的大作!「啊!原來有妳的文章?恭喜恭喜!」想起本世紀初內田博士入所演講時,也曾提及對性別考古學的興趣,當時她剛剛在一本中國女性史入門的集子中寫了兩個小篇,雖然精彩,但實在太短,令人意猶未盡。演講結束後,我趨前致意,並探詢未來整體申論的可行性。一晃...
-
【序章】你是否在不健康的控制下成長?
「如果不想照顧孩子,動物會把幼崽殺掉,而不會年復一年折磨牠們。」──瑞士心理學家愛麗絲.米勒(Alice Miller)
如果你的父母以不健康的方式控制你,他們可能已經在無意間為你的心理健康埋下了地雷。結果可能是導致你戰戰兢兢地過日子,心裡假定在人生之路上暗藏的是憂患,而非寶藏。你可能等了又等、等了又等,等著獲准去愛,獲准得到成功,獲准感到滿足,但你不確定要如何獲得准許。你可能很難允許自己得到這些許可。
嗯,你不孤單。據估,美國每十三個成人當中,就有一個是在不健康的控制之下長大—那可是超過一千五百萬的人口!(參見第354~35...
-
〈當小記者遇見性工作者〉
在我擔任週刊小記者、終日追逐政治新聞的日子裡,媒體時效、撰稿品質、社會現實的轟炸機會隨機侵襲而來,時不時它們一擁而上,從我頭頂倒下整片的燒夷彈,幸好被炸成一片焦土之際,慷慨的同溫層提供防空掩護,在我工作場域徒步可及的一間服飾店,老闆歡迎我隨時去找他傾吐垃圾話。
一回我又登門,幹譙某人捅的某簍子到一段落,邊聽邊科科笑的老闆,忽然興奮不已地問我:「曉嫚,最近我們店裡有位客人很有趣,工作也很特別喔,是八、大、行、業!她是專門幫男人打手槍的按摩師,她個人的故事和經歷也超精彩的,你要不要採訪她啊?」
我向老闆解釋,由於刊物屬性和議題分線,我總是著眼金...
-
中文版自序:透過宋氏姊妹人生,重書中國現代歷史
文/張戎
二○一四年,我在《慈禧: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中、英文都出版後,開始考慮下一本書的題材。因為從前寫過《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與喬.哈利戴合著),而這兩位傳主都是主宰中國命運的人物,我想再寫一個像他們一樣的人。現代中國史上,此人非孫中山莫屬。孫首倡共和,對共和中國所走的路影響最大。我還特別希望弄清一個問題:中國為什麼會從慈禧走向毛澤東?一九○八年慈禧去世前,她已經準備實行君主立憲,給中國人以投票權,有關程序、規則都已經制定。可四十年後,毛澤東上台,中國陷入最嚴酷的專制極權。這四十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這些年中,孫中山在政治舞臺上...
-
推薦序
史上罕見的性犯罪者趙斗淳將在2020年12月13日出獄。他對一名未成年女童犯下極殘忍的罪行,卻毫無悔改之意。儘管獄方表示,出獄前將不斷實施預防性暴力教育,但真的會發揮效果嗎?一切都是未知數。如果認為他不會有任何改變,也屬合理推測。
人們在一天之內經常聽到性犯罪的報導而感到不安,媒體與學者也只會重複相同的論調。若要提出實質的預防對策,就必須先了解性犯罪者的思維、知道出現何種徵兆時應該小心。但事實上,如果不曾與性犯罪者面對面接觸,不可能了解他們。
性暴力的影響範圍非常廣泛。不僅是受害者,受害者的家人也會面臨極大的刺激與痛苦。對於加害者懷有報復心、敵對感、無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