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代女書人鄭至慧離開人世已一年整,女書的姐妹們為她整理及彙編兩本散文集《女人且乾一杯酒》、《只見花木蘭的背影》以茲懷念。發表會上邀請婦運姐妹及好友們共聚一堂,至慧的文筆清麗,根柢深厚積而薄發,留下許多優美的散文,另外姐妹們也用溫暖的姐妹情誼(sisterhood) 互相訴說至慧對婦女運動的貢獻及她對女性主義這個園圃灌溉耕耘的精神令人感佩。
至慧一生都在追求完整而徹底的自由。她總想住到一個山明水秀的清幽之境,讀書寫作彈琴之餘,再隨意種點粗放的花草蔬果;但是,數十年來卻被人情事故牽絆的無法如願。這當中,在少年時是尋尋覓覓,及至中年,經過一番困知勉行,終於找到了志節上的依歸。開始時,她...
-
一代女書人鄭至慧離開人世已一年整,女書的姐妹們為她整理及彙編兩本散文集《女人且乾一杯酒》、《只見花木蘭的背影》以茲懷念。發表會上邀請婦運姐妹及好友們共聚一堂,至慧的文筆清麗,根柢深厚積而薄發,留下許多優美的散文,另外姐妹們也用溫暖的姐妹情誼(sisterhood) 互相訴說至慧對婦女運動的貢獻及她對女性主義這個園圃灌溉耕耘的精神令人感佩。
炎炎夏日讀至慧的散文《只見花木蘭的背影》感到很窩心,至慧的音容隨其一流的散文縈迴身邊,好似至慧沒有不幸病逝,她那麼上天下地的談女人,博學藏在幽默、諷刺的文字中,篇篇精采且又是如生活般平常道來,值得一讀再讀!
─...
-
生長於十九世紀末保守的美國南方社會,
1899年《覺醒》出版前已頗負盛名,
《覺醒》甫上市,主角艾德娜追求獨立的「離經叛道」行為,
違反傳統保守社會的道德規範,在文化界引起軒然大波,
飽受報章雜誌抨擊,不久此書即絕版。
半世紀後,法人Cyrille Arnavon及挪威人Per Seyersted等學者重新詮釋此書,紛紛給予極高評價,
名評論家艾德蒙·威爾遜(Edmund Wilson)稱《覺醒》毫無顧忌,文筆優美,
在處理女人外遇的題目上領先勞倫斯,燃起世人對本書的重視,
奠定凱特‧蕭邦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
語言政治篇
性別政治篇
-
《她鄉》是部女人烏托邦國的諷刺寓言,寫三位男性科學家闖入女人國後發生一連串令男人不可思議的故事,這裡沒有「男/女性特質」、沒有戰爭、沒有嫉妒,她鄉的社會團結合作而不競爭;而這裡藉由「處女生殖」或「自體生殖」繁衍後代;她鄉的女人個個身手矯健,敏捷有力……種種奇遇,對照我們所處社會男性價值中心的偏狹誤謬。
〈黃色壁紙〉是夏綠蒂最膾炙人口的自傳性作品,生動描述女人產後憂鬱症的治療過程,看見一位有創作力的女人在父權社會的壓力下,以自囚反抗,最後終於崩潰,讀之令人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