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跨域青年學者臺灣與東亞近代史研究論集(第六輯)

作者:林果顯等五位
出版社:巨流圖書公司
出版日期:2022-12-31
語言:繁體中文
ISBN/ISSN:9786267147146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272頁
開數:15 x 21 x 1.36 cm開
類別:精選書展 > 人文/史/哲視野

定價:NTD$ 350
優惠價:NTD$ 315
庫存 > 有

編者簡介

林果顯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主要著作:《1950年代臺灣國際觀的塑造:以黨政宣傳媒體和外來中文刊物為中心》,臺北:稻鄉,2016;《「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66-1975):統治正當性的建立與轉變》,臺北:稻鄉,2005。


若林正丈

  早稻田大學名譽教授、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講座教授

  主要著作:《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台湾研究入門》(共編),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2020;《臺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臺北:新自然主義,2009。


川島真

  東京大學大學院總合文化研究科教授

  主要著作:《中國近代外交的形成》(共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台日關係史(1945-2020)》,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1;《對立與共存的歷史認識—日中關係150年》(共編著),上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


洪郁如

  一橋大學大學院社會學研究科教授

  主要著作:《誰の日本時代》,東京:法政大學出版,2021;《近代臺灣女性史:日治時期新女性的誕生》,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性別與權力》(編著),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0。


黃英哲

  愛知大學現代中國學部暨大學院中國研究科教授兼科長

  主要著作:《民主化に挑んだ台湾―台湾性.日本性.中国性の競合と共生》(共著),名古屋:風媒社,2021;《漂泊與越境:兩岸文化人的移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臺灣文化重建(1945-1947)》,臺北:麥田,2017。

內容簡介

  本論文集由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與長期合作的日本東京大學總合文化研究科、早稻田大學臺灣研究所、一橋大學大學院社會學研究科,以及愛知大學大學院中國研究科等單位共同合作,徵集與推薦臺灣史與東亞近代史的年輕學者,共聚一堂進行交流。

  本次論文涵蓋清代初期至戰後日臺,領域從政治史、社會史至媒體史、文化史,充分展現新世代的活力與新議題的開拓。

01 清代康、雍、乾時期南北投地區漢人聚落的發展(1683-1790)/蕭坤松

一、前言

臺灣中央山地與西部平原交界的淺山丘陵地帶,是清代漢人較晚拓墾之區,被稱為「邊區」。通常具有明顯地域特徵,如沒有明確政治界限、族群複雜、治安不好、多重勢力擴張與相互競逐資源等。2 清代臺灣中部的南北投地區即屬上述所謂「邊區」。清康熙24 年《臺灣府志》記載:「南北投社離府治三百七十里」。3 若以現代地圖來看,上述南北投社所在地區即指今日的草屯鎮、南投市以及部分的中寮、名間鄉地區,此一地域正位於清代番界線所通過地區。依據相關學者的研究,目前在清代輿圖或番界圖上,可具體辨識的番界線為乾隆15 年的紅線,乾隆25 年的藍線與乾隆49 年的紫線,4 有關此三條番界線的研究,已有豐富的研究成果,5 而其設置的政策背景,筆者依照柯志明與其他眾多學者的研究,大致簡要整理成下表。

由上表可知,臺灣作為清代的邊區,清政府主要的治理政策之一就是於臺灣邊區不斷「清丈劃界」。依照柯志明的說法,清政府透過劃界發展出一套治理的「常態體制」。7 柯氏引用施添福的「三個人文地理區」,並深化其國家權力部署與族群空間分帶,建立了一套解釋臺灣歷史發展的觀點。8 筆者認為二位學者能夠將歷史文獻帶回其原屬的空間,是其理論觀點建立的主要基礎,因此番界劃定等空間分隔的概念是本研究的主要切入角度。(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