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f asked about queer work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most IR scholars would almost certainly answer that queer studies is a non-issue for the subdiscipline -- a topic beyond the scope and understanding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Yet queer work tackles
problems that IR scholars themselves believe ...
-
性別議題的核心長久以來被想像為追求「平權」,然而十九、二十世紀之交的晚清性/別轉型相關論述並不僅止於單向度的邁向現代「權」。本書通過譚嗣同、馬君武、何震、劉師培、章太炎、康有為、《申報》、《啟蒙畫報》、《天義》、《新世紀》、晚清小說等種種論著或報刊材料,析論其中關於性/別知識之重構、婦女或性/別運動方向之設想、帝國主義批判,以及種族、國族、戰爭、殘疾、婚家、經濟體制、全球未來願景等議題。本書試圖提出一個動態的解讀,闡釋這些在視野上超越「平權」的性/別論述,如何回應殖民/現代性,如何與主旋律之外(廣義的)社會主義運動思潮積極聯結,並與「革命」現實相激盪,而對「平權」論的侷限有所批判,展開對於...
-
凱特.曼恩 Kate Manne
康乃爾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她於麻省理工學院取得博士學位,並曾任哈佛學會的初級研究員,曾為《紐約時報》、《波士頓評論》、《赫芬頓郵報》、《泰晤士報文學增刊》與《政客》等各出版品撰寫評論。英國《前景》雜誌曾將她評選為「世界十大思想家」。
另著有本書前作《不只是厭女:為什麼愈「文明」的世界,厭女的力量愈強大?拆解當今最精密的父權敘事》,以及為不分性別發聲的《懼胖社會──為何人人對肥胖感到恐慌?體重羞恥的文化如何形成,肥胖歧視如何與各種歧視交織並形成壓迫》。
相關著作:《不只是厭女:為什麼愈「文明」的世界,厭女的力量愈強大?拆解當今最精密的父權敘事【...
-
★Goodreads 4.1星,超過3,000則評價!
★亞馬遜 性心理與諮商 暢銷書
★《今日美國》暢銷書
「關於這個仍然禁忌的話題,這是一本易於理解的指南,
揭示了我們最親密的聯繫不僅能夠持續,甚至能夠繁榮。」——《ELLE》
「任何想要重新想像極致性愛樣貌的情侶,都必須讀這本書。」
──蘿蕊.葛利布,《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作者
《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艾蜜莉.納高斯基(Emily Nagoski)
她是印第安納大學健康行為博士、前史密斯學院健康教育總監,
從事性教育已25年,參透健康行為、諮商、心理學,
專門教授人類...
-
所属
東京大学 大学院情報学環・学際情報学府 特任研究員(日本学術振興会特別研究員PD)
学位
博士(人間環境学)(2024年3月 九州大学)